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文化体现着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反映和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和谐文化具有社会思潮、社会价值、社会道德和文化资源整合功能,能够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人类有史以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自然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的总和,科学技术史就是将这些成果如实地记录下来,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同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性质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就科学技术史在人们认识科技发展规律,了解历史指导今天工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优秀的主体知识结构人才等方面所发挥的教育功能进行阐述,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怀民  阳素云 《天府新论》2007,5(3):109-1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和推动。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深厚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并为和谐社会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为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坚持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贯彻落实文化发展的“双百”方针;正确处理多元文化的辩证关系,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具有内在的节约机理和重要的节约功能,因而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助推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节约功能,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从转变观念,构建体制、机制,落实政策,建立法制保障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浅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教育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高效、激励、创造、教化和心理保健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支撑,而作为和谐文化核心的和谐精神的培育,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任务。培育和谐精神,要求树立和谐理念、倡导和谐思维、养成和谐心态,形成和谐的社会形态。同时,培育和谐精神,还必须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并贯穿于这一伟大实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座架(Ge-stell)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语词,在海氏那里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对自然的支配和强制;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支配和强制."座架"被视为技术的本质,这对当今人们批判、反思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即生产力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生态、社会、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其中,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关键;内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和谐社会的这三个层次在相反相成的区别中存在,在相辅相成的互动中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生态、社会、人三者之间关系,保护与优化生态,强化对和谐社会的载体作用;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增强和谐社会的底蕴;弘扬和谐精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浅谈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建立和谐务实的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孙华玉 《东岳论丛》2007,28(6):46-4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性因素。科学技术不仅对生产力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技术不仅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而且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不仅对生产力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管理水平得到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人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人生为基础。本文论述了和谐人生的内涵与意义,认为和谐人生是一种理想,是一个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支撑作用,并且详细分析了实现和谐人生的基本条件以及需要克服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谐文化是和谐现象、和谐本质、和谐规律和达成和谐的一系列路径的一种思考、认识和意识的总和。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倡导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形成和谐风气,完善和谐文化载体,不断完善各种制度,积极夯实和谐文化的建设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坚持"一个中国"和遵循"九二共识"前提下,构建"和谐海峡",进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以和谐促发展,以和谐促统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导向、个人导向、学术导向,是高等教育三种不同的功能观,三种导向的功能观各执一端的非和谐态始终伴随并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三种功能观的和谐,既是高等教育三种功能和谐的反映,也是高等教育功能充分有效实现的需要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长明  管斌 《北方论丛》2008,(5):125-129
和谐发展,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这种基于东方文化的发展模式是发展智慧的集大成,演绎的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求真、向善、达美之圆。和谐发展观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圆理”:天道生生、圆融互润的智慧之圆展示了和谐生物的“圆真之理”;天道酬善、惠及众生的伦理之圆,给我们指出了和谐伦理的“圆善之理”,这一“圆理”要求我们法和谐酬善之道,描万有向善之圆;天道和美、魅力四射的美丽之圆,诠释了和谐生关的“圆关之理”,这一“圆理”要求我们修和谐生美之道,绘万有和关之圆。全真呈圆,至善象圆,大美似圆,和谐发展中的“三圆哲学”使其成为发展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来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必须树立良好的和谐观,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道德的和谐,构成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霍益辉 《云梦学刊》2010,31(4):72-75
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和谐的本质包含九个方面的涵义:和谐是一种社会趋势;和谐是一种社会理念;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和谐是一种社会理想;和谐是一场社会建设;和谐是一种科学方法;和谐是一种人生境界;和谐是一种理想人格;和谐是一种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不仅仅指自然科学技术 ,它还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也具有生产力的功能和属性。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度综合 ,加快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转化 ,并抓好社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