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与文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作为民众集体程式化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不仅是文学起源的中介,也是文艺样式的渊源。作家文学取材于民俗活动,文学的发展也无不与民风民俗相并。民俗在文学作品中呈多层次渗透,文学民俗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远古神话产生起,中国文学中就流贯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儒家学说中得以发扬光大并在现代文学中演变为“感时忧国”精神。十七年文学中忧患意识并没有断流而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十七年小说对古老中国民众所遭受的重重苦难继续作了一定程度的书写与表达;二是十七年作家在以文学作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三是十七年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仍保持某种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美国文学有着浓重的忧患意识,不仅在小说、诗歌中,甚至在一些散文作品中都有承载。对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核灾难,以及对传统家庭崩解的担忧,无不在二战后美国文学中找到清晰的踪迹。不仅如此,一些作品还提出了解决之道,尽管未必现实可行,但其中洋溢着的乐观情怀无疑给作品带来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作家和文学的忧患意识与进化论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民族危亡的特定处境 ,使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更多的是在对来自西方的进化论进行了有益的“误译”与“误读” ,而在社会达尔文主义意义上被接受的进化论 ,对现代中国作家的忧患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而对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中,忧患意识是深入其文化骨髓的人文传统。历史证明,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突出表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国到治国的一条主要政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夏志清教授曾认为“感时忧国”精神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其他各历史阶段的文学是不存在该精神的。但是,如果仔细辨析“感时忧国”精神的源流,深入分析十七年文学相关文本,我们会发现该精神不过是积淀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深层的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置换与发展,它在十七年文学中并没有全然消失而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对此,夏志清的相关文章也是充满悖论的。  相似文献   

7.
象征(symbolon),源出于希腊文,原意是指“把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为概念的符号,“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代表”。后来,象征成了生活和文艺创作中联想的一种方式,即把眼见所见的事物与以往所感受过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意境。正因为如此,艾青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之后,象征又演变成多义词,形成了诸如象征、象征手法、象征主义等多种概念。本文既不讨论生活中诸如火炬象征兴旺发达、红十  相似文献   

8.
古代优秀作家通过忧国忧民忧己表达出来的忧患意识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在“立德立功”之途不顺畅时 ,以“立言传世”的表达方式 ,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追求和精神上的不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些文艺理论家大谈文学的忧患意识,而闭口不谈文学的振奋意识。似乎这两种意识是对立的,不可并存的。而且从一些理论家的论点看来,似乎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品,才是含蕴深邃的更有社会意义的,而振奋意识对于作品来说?是不必要的。他们说的这个忧患意识,主要是从一些专门描写农民的愚昧落后的作品中概括出来的,有的可能把一些揭露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的作品也归类到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品中去。  相似文献   

10.
古今中外不少统治集团或统治者因面对过去成绩和已有成果不能保持忧患意识而陷于自我陶醉情绪,使大好形势迅速逆转,甚至导致统治覆灭。面对当今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国家之幸。可惜也有一些人因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近三十年成就等原因而自我陶醉,忽视和否认当前的各种危机,这对国家发展有害...  相似文献   

11.
乌托邦思想一般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形态:宗教乌托邦、政治乌托邦和审美乌托邦。审美乌托邦是乌托邦思想的现代形态,它直接呈现为美学和艺术理论;反面乌托邦特指二十世纪西方曾流行的一种文学,多以构想恐怖、非人的世界,反对机器对人的统治而著称。审美乌托邦体现的是乌托邦精神,反面乌托部体现的是人的忧患意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对人类终极命运的关怀。作为人类文比精神的两种主要类型,乌托邦精神与忧患意识从两个不同方面体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乌托邦精神同忧患意识是互补的,二者携手并进,使人类文明亘古长新。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增强忧患意识是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党所肩负的伟大任务的客观要求。要正确认识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真抓实干。  相似文献   

13.
14.
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至古于今延绵不息。它是主体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出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忧患意识,作为集各种痛苦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魅力是人类需要文学的真正原因,文学批评应为文学具有或保持魅力而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却远离了自己的职责,或去搞所谓理论批评,或去进行文化批评。文学批评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获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应取“文化诗学”的理论,以使自己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审美感情是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 ,是构成文学的有机要素之一。审美感情的抒写使文学获得生命活力 ,显示语言艺术特有的美感 ,联结了读者、作品和作者 ,带给读者多样的审美感受。审美感情的抒写应避免唯情或寡情 ,达到情和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忧患意识即主体对对象客体的关注态度,就中华民族而言,忧患意识即其民族精神的内在核心;忧患意识由于中华民族成长过程的特殊性质而获得其特殊内涵;"儒道互补"的中华主流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忧患意识是一种政治意识,它是从政治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近代爱国者的忧患意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忧国、忧民为重心,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这种忧患意识根源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又赋予以崭新内容,其总体上看是积极的、进步的,然而不可避免地打上历史的烙印,有一定局限性.与历代仁人志士的忧患意识相比,近代爱国者对现实空前忧患的同时,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仍充满自信,他们积极入世,发奋图强,以期富国强民.  相似文献   

19.
易经的忧患意识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易经提出的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现状,时刻抱有警惕之心的忧患意识,锻炼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意识和生活智慧。易经中的忧患意识,经过《易传》的阐发,对中国人的政治生活、道德生活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政治生活中,提出了物极则反、居安思危的治国原则,并且基于居安思危和拨乱反正的忧患意识,提出改制的要求。这种忧患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一。在道德生活、人生观中,提出了在危险和困境中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坚守自己的理念和做人准则的“唯义所适”的义命观。这是中华学人安身立命的依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中开设文学类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如何提升文学类课程的价值,促使此类课程有益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有益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则是任课教师必须思索的。作者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认为首先理清审美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文学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在文学课堂的教学中,从文学鉴赏、文学知识和文学创作三个方面入手,是展示文学课程魅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