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给翻译研究的启示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然而要实现译文文本的意义,译者对译语读者期待视野的重构也同样重要,这在典籍英译中尤为突出。重构读者的期待视野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信息补充,产生的信息即为副文本。文章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副文本理论和深度翻译,探索典籍英译文本意义实现的模式,并结合黄继忠《论语》英译本,验证接受美学与副文本理论、深度翻译方法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文化的差异及观众效应,即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等多角度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论述了翻译电影片名中的四个原则,即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审美原则及获利原则,并辅以大量例证,展示了中西片名翻译的可行之道并提供了"宏观结构"、"剧情要素"等可供具体操作的片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3.
《匆匆》是我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作品,文章结构精巧,纯朴简练,文字清秀隽永,充满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然而对于其译本和翻译策略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张培基先生的译本很好地向英语读者传递了原文的美学价值,结合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充分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审美接受。通过以张培基先生对《匆匆》的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了“期待视野”“视野融合”以及“未定点”三个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张培基先生在散文英译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巴斯奈特指出动态表演性原则是以演出为指向的戏剧翻译原则,其实质与改编和改译相似,因此不宜再被用于戏剧翻译中.巴斯奈特认为戏剧翻译研究若要有所突破,需要解决翻译与剧本和演出的关系,以及译文“忠实”这两个核心问题.本文在对动态表演性原则进行反思后发现,剧本是戏剧翻译的对象,戏剧情境的迻译能够保证翻译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给翻译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译文读者接受之维。从接受美学来看,林译小说在晚清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林纾古雅的文笔、合宜的翻译选材及其中国语境化的翻译方法,这使得译文不仅迎合了当时读者的期待视野,且提升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林纾翻译的成功也给当代翻译实践提供了借鉴: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来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和译文的"异质性",要根据读者期待视野与原文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来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文学里的一种精品,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高难领域。传统的诗歌翻译观要求原文与译文在内容、风格以及形式上一一对等,忽视了译者在解读原作时的能动参与作用。而接受理论的翻译观则认为:诗歌本身存在一些意义未定点和空白,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特殊读者对原文有不同的期待视野,不同译者因期待视野的差异会生成不同的译文。本文以《露西诗组》第二首的汉语翻译为例,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探讨诗歌翻译的多元化标准。  相似文献   

7.
"期待视野"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误读”是文学翻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运用接受理论的核心观点 ,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期待视野”造成“文化误读”的理据 ;从译者的角度 ,分析了“期待视野”中文化意象、语言的文化内涵对文学翻译造成的影响 ;从译文读者的角度 ,分析了同一时代的读者和不同时代的读者不同的“期待视野”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文章最后指出文学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误读”有着消极的作用 ,但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很大借鉴意义。本文试在现代阐释学的框架下,分析朱生豪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通过描述译者自己的阐释环境造成特定的“视域”,反映出这个视域直接影响了他选择莎士比亚戏剧作为翻译对象、以及在文化过滤方面其倾向归化的翻译原则,从而进一步认识朱生豪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从戏剧舞台艺术的视听性出发,以《茶馆》英译本为例,论述了戏剧对白翻译在语音效果、塑造人物形象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三方面的特征,同时探讨了这三个特征在具体文本中的表现及应用,其目的是指出戏剧翻译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殊性,为译者在具体翻译中应持有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姚斯的期待视野理论为观照,选取了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两个时期的经典汉译本,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译本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从词汇、句型和翻译的美学方面分析比较译者的决策,探究译者的期待视野与其译本呈现。  相似文献   

11.
翻译活动是一个“翻译→作品→读者”的线性接受过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读者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理论来看,文本意义的实现在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基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活动,应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关注“未定点”,聚焦如何实现“视野融合”,如此才能有效解决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接受性问题,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林译小说增减改翻译策略的新视角。以读者关照为主旨,从文化视野、文学视野的角度举例论证林译小说中的部分有意误译本质是为达成翻译目的在当时特定时代、面对特定读者群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3.
根据接受美学“意义未定和空白”以及“期待视野”理论,文学文本中的空白及文本与读者“期待视野”距离是吸引读者阅读从而延续文本生命的关键,而异化翻译法能实现空白的保留和上述距离的拉大。实践证明,异化法表达更能赢得读者青睐,即便会造成一些阅读困难,也能随读者“期待视野”的发展而被接受。所以,异化法在文学翻译中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林译小说"增减改"翻译策略的新视角.以读者关照为主旨,从文化视野、文学视野的角度举例论证林译小说中的部分有意"误译"本质是为达成翻译目的在当时特定时代、面对特定读者群的有益之举.  相似文献   

15.
译者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原文的创造性叛逆以及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关照。翻译研究的伦理回归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阐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其实体现了译者对翻译伦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戏剧翻译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并未遵从传统的翻译理论,而进行了大胆编译(删除或增加某些内容)。从语用学理论和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在戏剧翻译时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红豆词》的两个译本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汉语古诗词英译问题。指出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古诗词意象当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因而在翻译时必须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翻译策略,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8.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将翻译纳入系统的、动态的功能研究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以改写理论为指导,分别从意识形态、诗学形态、读者期待、赞助人要求和译者动机5个方面探讨分析非文本因素对文学翻译过程的无形操控,及由此导致的译者的策略性误译。  相似文献   

19.
从戏剧语言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戏剧翻译中一些实例的分析,认为戏剧语言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以及戏剧对舞台直接效果的追求,使得传统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有时会在戏剧翻译中失效,而编译则在此领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译者在理解和传达两个过程中的审美期待。理解阶段的审美期待主要表现在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两个方面,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期待作用,译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建构和丰富。传达过程中的审美期待主要表现在译者对译作潜在读者的考虑上,这一阶段的期待是和译作读者的审美期待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