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籍作家在创作时或借鉴中原曲艺文化,或表现中原神秘文化,或体现中原民间道德,或展现中原农民顽强的生命力,或反映官本位等权力政治思想对人的影响和戕害,以及对中原民俗文化、中原诙谐文化等的借鉴与表现,不仅丰富了小说内容,而且提高了文学的品味、认知价值和文化审美价值,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原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地理环境、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以马王堆为代表的汉代初期审美文化,形成了具有浪漫诡异的地域特色的审美趣味。同时,又熔铸中原文化和南方各种文化,具有多元化的艺术特征,体现了汉代初期审美文化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骑楼街是较有特色的岭南都市建筑景观。它随着中国城市近代化而产生、发展。其功用和建筑风格与岭南气候、人文等环境相联系, 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岭南建筑面貌。今天随着现代化建设(旧城改造)的推进而日渐被淘汰。因此, 有必要把它列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加以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王维诗《过香积寺》中的"香积寺"一直被各家注释为"长安香积寺"。根据实地勘查,长安香积寺不具备王维诗中的各种自然环境,而且王维不可能不知道寻访长安香积寺的道路。而诗中特征,汝州香积寺全部具备。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确认:王维所访当为汝州香积寺(今风穴寺)。  相似文献   

5.
楹联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书院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审美的综合载体,是具有典型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的艺术。文章从楹联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建筑审美取向。通过选址、空间布局、艺术特色和修饰手法四个方面,分析了书院建筑的审美特点: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秩序与和顺的相辅相承、兼容与坚守的两相兼顾以及教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是推动人类建筑与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两条主线。东方和西方为国际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因此,国际现代建筑文化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而保护民族建筑文化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7.
“馨庐”是迄今为止青海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代表性民居府宅建筑。“馨庐”既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特色,又融合了回、汉、土等民族的建筑风格,甚至吸收了欧式建筑的某些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政府建筑是一项间接消费型公共物品,亦是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因而在公共管理语境中,其供给和设计必须既能够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引入民营化模式以及革新官员非理性心理等途径体现出效率的诉求,同时更应在地理布局、建筑风格与审美情趣等方面努力嵌入一度为传统公共行政和政府建筑所弃绝的公平、民主和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家对装饰艺术的把握在于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谙悉.继承、创新和发展,已是当今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如何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日益突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运河南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杭州香积寺的还原与复建对于大运河"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的实现而言,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从佛寺的周边环境、寺名内涵、沿革等脉络入手,系统阐述了香积寺的历史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马了·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译文的审美方面的问题,分析了审美过程中原文、译文、原文作者、译文作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内容与形式、修辞和意境、结构和音律三个组合层面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陷入了阶段性的迷茫和困惑。在建筑领域中表现为,在传统的地域文化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得不到认同,全球化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风格形成冲击等。这些现象都不免让我们对于传统中国建筑的地位产生担忧。但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很多中外建筑师在设计中利用多样化手法不断尝试应用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形成新的设计理念——“旧元素,新组合”的中国新风格。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是历史的承接、创新、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于中国传统元素之一的冰裂纹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引导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甘南藏族民居建筑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建筑,民居,不仅表现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表现一种生活方式和与这种生活方式相关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民居建筑以其相对的稳定性和所蕴含的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被誉为社会历史的“活化石”。甘南藏族的民居建筑,无论是纯牧区的帐房、冬窝子,还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土木结构的平房或楼房,或是城镇居民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房或楼房,都具有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甘南藏族在建筑民居方面所形成的独特方式与经验,在建筑领域和文化领域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调查考证,研究此类型住宅建筑所反映出的近代沈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总结此类型住宅建筑的特点。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沈阳“西洋古典式”住宅建筑的历史背景,并对几个典型建筑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此类型住宅建筑的建造特点和建筑风格,确定了沈阳近代建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建筑的形式。由于沈阳近代历史时期的背景,决定着此时期的住宅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反映出近代西洋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沈阳的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沈阳地区近代住宅建筑独特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对皖南泾县黄田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风格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进一步解读徽州古建筑多元化的文化内涵。黄田村古建筑多为对称布置的建筑群,主次关系明确,基地不受太大限制,街巷通直,建筑装饰简约。艺术创作的审美判断是相通的,黄田的建筑,无疑是总的印象胜于细节的。保持建筑中的地域乡土文化特点成为当代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建筑中文化内涵的发掘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建筑本身艺术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侗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审美特征。从美学的角度选取侗族最富有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吊脚楼、鼓楼和风雨桥等建筑进行论述,可以向世人展现侗族建筑文化审美之精神风貌,丰富我国民族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17.
运用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建筑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体验的变革,指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体验包括: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的建筑审美体验,数字图像的视觉冲击与瞬时性审美,“沉浸式”体验与虚实的反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市棋盘山地区最具代表意义的托斯卡纳风格、英伦风格、北美风格和西班牙风格四种风格别墅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D法对筛选出的四种不同风格的八个别墅区样本进行综合性景观评价,绘制其心理评价曲线图,并利用SD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和相应数据进行综合性比对分析,最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得出形态因子、多样性因子、氛围因子、形式因子和色彩因子五个因子轴。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棋盘山别墅区建筑风格多样,景观风格千篇一律,并且植物景观单一缺乏对文化的表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沈阳市棋盘山别墅区的建筑风格与景观风格要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注重植物景观与建筑风格的和谐,突出对特色文化景观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和平古镇民居建筑雕饰精美、青砖黛瓦,其砖雕题材丰富、内涵深蕴,作品集吉利祥福、寓教于美、闲情雅致为一体,精湛的刻绘工艺与多样化装饰风格相融合,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谷川逸子建筑风格平实,遵从自然,同时把社会性放在第一位.本文对其思想渊源、建筑特点及重要作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