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教学中,我们曾为学生无“米”下锅而犯愁,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又为学生有“米”,却不知道怎么下锅而着急。如何做到让他们变成“让我写”为“我要写”呢? 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激活孩子们的个性化感悟, 引导他们抒发个性化的情感?笔者就这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指导课是在学生动笔之前教师为进行必要的指导而上的一种作文课,它是作文批改和讲评的基础。上好作文指导课不仅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拓展写作思路,借鉴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习作水平。那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我们认为应该做到“四结合”。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语文教师视作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写作中常常存在着“无米下锅”(元材料可写)和“有米难炊”(有材料不会写)这两种现象。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找米下锅”,让学生“有米可炊”,“有米易炊”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寻求到了一条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好比七彩的万花筒,色彩斑斓,多姿多态,而我们一些学校的学生几乎天天生活在“两点一线”(学校、家庭)范围内,阅历尚浅,生活面窄,导致写作素材匮乏,每写作文往往感到无米下锅。即使勉强作文.总凭过去积累的素材,吃老本,结果写来写去仍是那几件老掉牙的事,几个面孔熟悉的人。学生一写作文就感到枯燥,毫无兴致。因此,解决学生素材缺乏的问题迫在眉睫。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写日记的习惯外,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的大海洋中,积极去搜集挖掘富于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水平偏低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改变作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克服学生中“厌写症”的通病,我们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口头作文训练是改进作文教学一个好的切入口,是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每到写作时,不少学生咬着笔杆,挖空心思,结果还是老一套。学生由于生活和阅读的积累不多,作文最感苦恼的就是“无米下锅”。因此,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积累,才能使他们左右逢源,做到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计算机网络能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包括各种内容的图片、乐曲、影像以及好词佳句、范作名篇等,并且能及时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方便了作文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在写作之前,先收集一些关于作文所需的资料,共建学生信息库,巧过“选材”关。  相似文献   

7.
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存在着无章无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更是如此。不少教师没有统筹安排的教学计划,只好课前临时抓一个材料,抛给学生。结果呢?或因学生无米下锅而不能限时成文;或因材料脱离实际,学生作文假话空话连篇,劳而无功,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笔  相似文献   

8.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上好作文指导课,更重要的是要上好讲评课。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作文指导,轻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学生不知道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各为什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评价,领略不到成功的愉悦感,同时,对作文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落实和弥补。这样激发不起学生作文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下面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而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说话、写话,是关系到整个作文教学是否具有个性化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个性化的说话、写话能力,奠定个性化作文写作的强硬基石,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问题研究得比较多,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相关理论,但是对高校阶段关于大学写作课教学个性化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展开,关于其在大学写作教学中的地位、重要性、研究意义等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在理论的建构方面还缺乏深度和广度。为此,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反思及阐释,探讨大学写作课教学个性化的一般规律,研究其实施的意义,构建大学写作课教学个性化的相关理论,推进探索中的大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应有充分的体现。根据多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很有必要遵循以下十条实效法则。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它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达到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等作文目标。一般来说,“个性化作文”应具备“自主、真实、创新、健康”这四个特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目标及实施建议里,都涵盖着和体现了作文“个性化”的正确要求。然而,在中学生作文实践中,往往千篇一律,个性严重缺失。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生作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多学生怕作文的原因是认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让学生不怕作文,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如何让俯拾皆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视野,如何让学生体验到随机习作的乐趣,这离不开老师“爱”的呵护,“心”的引领,“情”的激发。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作文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时,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这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因此我们新“课标”下的作文批改,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巾的难点。多年来,风风雨雨,教师、学生们都在作文这块大地巾上下求索:敦师们有的主张写作重在兴趣引导,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主张写作要有创新,不拘一格:还有的主张写作要生动活泼,联系实际……多年来的习作教学,加上对新课标的领会,我们觉得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巧妙捕捉教材巾的典型课例,进行习作内容训练:二要巧设计,淡化作文概念,让学生随意为文;三要巧评价,以个性化、具体化、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乐写、爱写、善写。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两三年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实验.我们的学生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作文“假、大、空”的状况,学生的习作已有多篇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而且可喜的是,学生经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引领。大都爱上了作文。达到了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的程度。几年来,我在思索中探究,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对“学生作文老师全批全改”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一针见血地予以批评:“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效果呢?叶老亦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新课标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进行改革,学生应该是整个写作活动的主体,既是写作的主体,也是评改的主体。因此,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评改是非常重要的。为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践活动,我用了近3年的时间,开展了《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教学模式探究》课题的实践研究,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做了充分的说明:“总目标”提出“表述自己的意思”;“阶段目标”提出“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学建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评价建议”提出“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自由表达是“课标”作文教学的鲜明新理念,它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速写作个性化进程.提高写作能力”。为了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提出了以下具体目标:(一)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二)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而别人没有的感受,是最有创新意识的感受。(三)在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因此.作文要有创新意识。如何给作文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怎样打开写作的新巧之门呢?下面就我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谈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据此,我们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建立习作档案,采用“档案式”作文评价方式开展作文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