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天地》2007,(2)
我今年56岁,按一般同龄老友的过法,现在应该在家下下棋,锻炼锻炼身体,和老伴享受闲暇晚年生活。不过,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我和老伴双双退休,我们都是闲不住的人。老伴首先被小女儿“挖掘”了去,帮她照看刚出世的小外孙女,有时候晚上就住在那里。  相似文献   

2.
方园 《老友》2012,(7):55-55
编辑同志:由于子女都不在身边.我和老伴3年前养了一条宠物狗“寞寞”.作为精神寄托。前不久.我和老伴牵着“寞寞”在小区道路散步时,“寞寞”被一辆轿车当场撞死。我和老伴遭受了极大的精神打击.老伴更是天天以泪洗面。请问:我们能否向肇事司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3.
万令 《老友》2014,(12):40-40
在职时,单位里的同事常笑我是“妻管严”:“在学校,学生听你的;在家里,你听老伴的。”此话不假。我大多数时间待在学校,家里的事全由老伴打理。每月我的工资除去在校的伙食费和零用钱外,其余全交给老伴:处理人情世故、父母的生活费用、儿女上学费用等一切由她安排。由于老伴掌握了“经济大权”,周围一些邻居、家里老小有什么事都去找她,我完全被“搁置”成了局外人。  相似文献   

4.
邱晓冬 《社区》2005,(3):52-52
记得那天是情人节,我们全家正在吃午饭,忽然门铃响了,老伴开门一看,一位青春勃发的礼仪小姐双手捧着一束火红的玫瑰站在门口:“请问谁是刘娟?”“我就是。”“您在上海打工的男朋友祝您节日快乐。”礼仪小姐不容老伴分说,便恭恭敬敬递上玫瑰花,并请老伴签收。“上海的男朋友?”也许事出突然,老伴拿着那火红的玫瑰花一时不知所措,我赶紧上前询问收花人的门牌号,终于弄明白,原来鲜花是送给楼上小刘娟的。一听我的解释,礼仪小姐道过歉后,拿着鲜花蹬蹬蹬上楼去了。“唉!我说有谁会给我这个老太婆送玫瑰花?”老伴回到饭桌前自言自语,看她那失落的…  相似文献   

5.
我和老伴都离休了。 过去,我在岗位上忙于工作,顾不上家,再加之有十余年和老伴还是两地生活,很少请假回家里。那些年多亏老伴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做饭、缝补衣服、料理一切家务。多年来,锅、碗、瓢、盆、勺,我从来没有摸过,厨房的这一大套我还真弄不明白。 自打离休后,老伴看到我“闲”起来了,就把厨房的事“匀”给我,让我帮着她干。有时,她忙别的事,索性把厨房的事都推给了我。开始,我做的饭可不好吃哩。蒸蒸馍不是碱少了发酸,就是碱多成了“黄梨”。焖米饭不是“夹生”,就是烧糊。炒菜就更不用说了,就以家常烩菜来说,不是没味儿,就是太淡或太咸。饭菜端到桌上,爱挑剔的老伴眉上常常“锁起圪瘩”。  相似文献   

6.
家有好闺女     
廖锡麟 《老友》2012,(5):40-40
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认为这一封建说法不妥当.不能一概而论。我有一个女儿,我和老伴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她。她长大后成了我们家的顶梁柱,对我和老伴格外孝顺,是我俩的贴心“小棉袄”。  相似文献   

7.
女人心就像天上的云,男人也许永远也读不懂她。这不,年近六旬的老伴最近常问我:“你还像年轻谈恋爱时那样爱我吗?”面对这个有点可笑的问题,我总是用沉默来回答。每当此时,老伴便更加焦急地问:“你说呀,你到底还爱不爱我?”“老夫老妻哪有这么多爱不爱!”“唉,我真的老了吗?”老伴听到我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一时不免自卑失落伤感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到北京颐和园喂松鼠成为我和老伴的一件趣事。今年入冬以后,老伴提议:“天渐渐凉了,我们该喂一次松鼠了。”我打趣道:“你是看到二弟给我们送来的新花  相似文献   

9.
煲电话粥     
退休在家又得了青光眼,只好找朋友打电话解闷,就这样学会了“煲电话粥”,每当老伴出门时我就拿起听筒开始“煲”。听到老伴上楼的脚步声,或开启门锁的声音,我就撂下听筒装作没事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有人敲门     
梅承鼎 《社区》2012,(14):63-63
万局长退休了,躲在家里一个多月。老伴催他出去走一走,他偏不。憋了两个月之后,万局长终于憋出抑郁症来了。老伴没法子,送他去住院,日夜守护在身边。 从第三天起,万局长的目光经常瞟向房门,看一阵子,再侧耳静听。第五天一早,老伴买回早点,刚放下。万局长突然说:“快去开门,有人敲门。”老伴疑惑地说:“不会吧,我没听见哪!”万局长生气了:“叫你去你就去,我听见有人敲门。”老伴半信半疑,走到门边,把门打开,没人。万局长语气强硬地吩咐:“你出去看看!”老伴走出病房,朝两边张望,依然没人。见老伴回到床前,万局长自言自语道:“我明明听见有人敲门。”  相似文献   

11.
我和老伴都年近六十。一双儿女成家立业,前年女儿又给我们添了个小外孙,周末或节假日全家相聚,欢声笑语充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周末,孩子们打电话说不回来了,我便和老伴商量;吃点剩饭算了。老伴不咸不淡地说:“随便吧,如果拿根麻绳把脖子扎起来,连剩饭都免了。”我一听话茬不对,扭头一看老伴阴着脸,便又随口说:“不就为吃剩饭嘛,至于这样。”他大声反驳说;“我都‘连降三级’了,连说句话都不行吗?”我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但事后仔细想想,这些年确实把老伴给忽略了。刚结婚那阵子,吃什么我们总是两人商量着做,我炒…  相似文献   

12.
家有好儿女     
谢虞 《老友》2011,(10):39-39
我和老伴育有两儿两女。儿女们从小跟着我们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内乱”的艰苦岁月,所以深知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都能自爱自强,好学上进,孝顺父母。两个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回家时间少,但常打电话来对我和老伴嘘寒问暖。他们若出差或去外面旅游,动身前和到达目的地以及回到自己家里时,都会打电话把情况告诉我和老伴,  相似文献   

13.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14.
在家扫墓     
清明节我不用外出扫墓,因我老伴的“坟”就在家里,那是一盆米兰。在1997年初,老伴已经病入膏肓,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就与我商量后事。他安慰我说,人的生与死是最自然的事,不要太悲伤,没有必要在丧事上肆意铺张浪费,也不必惊动他人,免得让亲人们伤心。所以他的丧事一定要从简,死  相似文献   

15.
给老伴理发     
“请你帮我把头发剪短点儿。”第一次听到老伴这样讲真把我吓了一跳:我怎么可以剪发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1993年,应儿子之邀我和老伴赴美探亲。临行前俩人好好“包装”了一番。脑袋自然是“包装”之首,请名师给老伴烫了个当时最时髦的发式,衣着也是精心购买的。到了大洋彼岸,发现美国人穿着很随意,并不如国人讲究,脑袋上的事更是追求自然,女孩多自然披肩,职业妇女齐耳短发多、烫者少,老伴的发式一点也不比老美“土”。 一两个月后,我和老伴的头发都嫌长了,尤其是老伴的蓬蓬松松连耳朵也盖住了,很不利索。其实,早些天儿子就劝我俩去理发,只是我们担心美国服务业收费太高,下不了决心。一天,儿子趁买菜之机把我俩送到了唐人街理发店。一看价目:剪发14美元,洗头剃发12美元,洗剪吹风20美元,普通电发40美元,10%的小费还没在表  相似文献   

16.
张园 《社区》2010,(30):23-23
“邻居老张早上出事了,被送去县医院抢救了。”从菜市场回来的我刚踏进家门,老伴就迫不及待告诉我。听完老伴的话,我不仅没有意外,而且觉得完全在预料之中。  相似文献   

17.
何亚琴  凌彬 《社区》2011,(21):22-22
“既然居民选她当人大代表,我就把老伴‘嫁’社区”,这是退休教师董华泰的“戏说”。他的老伴贾本芹是江苏省如皋市大治街道花园社区不拿工资的工作人员。只要是社区的活动,她就“上班”,“下班”后仍是大忙人。  相似文献   

18.
我于1986年退休后,待在家里与老伴朝夕相守,相依为生。时间长了,总感到生活乏味,于是老伴就把孙儿接来,常绕膝下,以娱晚年。后来孩子上学了,我也就成了家庭教师。 一天,孙儿拿着一首古诗要我讲。我接过来一看,是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相似文献   

19.
弈棋四得     
闲来与友人弈棋,既消磨时光,解除寂寞,也调节神经,怡情养性,堪称一乐。 老伴对我之举倒是未加褒贬,只是得知小孙子亦入此道,便向我兴师问罪: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玩物丧志”呀、“拉人下水”呀,言词颇为偏激。我便耐着性子,翻肠倒肚挖掘平时在报刊上看到的有关知识,结合自己的见解,慢慢地向老伴阐述。  相似文献   

20.
老伴打工     
老伴退休之后闲不住,她在写字楼里找了份保洁工作.国际化的管理,快节奏的效率,并没有让老伴退下阵来,反而让她很得意. “没想到这份工作,竟然给我带来了如此的快乐和满足.”老伴激动地对我说.“和那些青春飞扬的白领一样,我每天早上急匆匆地赶去上班打卡,中午休息1小时用餐,傍晚一阵风地往家里赶.白领们每天在写字间里绘制蓝图,我在屋外擦洗明镜般的楼道.同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工作,可是让我们享受着一样的好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