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圳、苏州、北京、成都四个城市的个案访谈资料表明:农民工城市社会地位的获得受到诸多制度性障碍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地域排斥等方面。在城市生活中,农民工主要通过教育和技能实现向上流动,而逆向流动则是他们面临城市社会排斥的一种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在城市间流动是中国现存的普遍现象,本研究以农民工城市间流动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并对多次流动的后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民工多次流动的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家乡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外出务工时间,以及外出前拥有的技能,非东北地区的农民工流动性高于东北三省的农民工。从农民工多次流动的后果来看,经过流动,职业声望上升非常小;从收入变动来看,流动多次并不必然带来收入的上升,但多次流动却能使低收入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农民工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选择大城市的比例上升;多次流动也带来农民工对技能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变换劳动角色的过程,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在大城市中勤勤恳恳的农民工而言,职业流动与生计息息相关,因此格外值得关注。通过对M大学后勤部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城市中的农民工满足于现状,并不希望发生职业流动,即使发生了职业流动,更多的仅局限于水平流动,缺乏垂直流动。  相似文献   

4.
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流动结构不断变化、农民流动模式发生变迁而衍生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作者以昆明市盘龙区、呈贡区等区域的农民工子女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昆明市进城农民工子女当前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改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环境、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民工子女教育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不断改进、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在一些诸如参保率、预防措施、伤后康复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对泉州市区39家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情况的实地走访调查结果,分析泉州市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主张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方共同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珂 《调研世界》2012,(8):38-41
以社区为研究单位是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研究传统.通过对北京某典型社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与早期农民工群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流动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求职途径已打破了传统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网络的限制,更倾向于通过个人应聘获得就业机会;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政府和社会需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南通市所辖崇川、港闸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的414份问卷调查,借鉴以往对老一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从定量角度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理念中传统与时尚元素并存,用于自我能力提升和人际网络构建的消费比重攀升,消费方式呈多元化并出现群体分化。群体性因素、婚姻及人生规划对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如何引导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社会流动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几个方面探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各种途径,对于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障碍,尽早实现农民工城市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工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规模巨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里的住房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问卷形式获取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南京市农民工廉租房需求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人口数、月平均收入、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主要结论:家庭人口数越多,月收入越高的农民工对廉租房的需求度更强烈;农民工对廉租房的需求度与农民工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存在相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流动是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流动与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密切,而农民工流动的生态转向是未来农民流动的趋势。从生态哲学的视角对农民工流动进行哲学解读,是进一步建构农民工生态流动模型的基础和前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将从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维度对"农民工生态流动"进行解读,试图对构建农民工生态流动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情况,我国农民工的流动虽具有其特殊性,但对于实现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经济生活水平是有益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和动机复杂,但以经济利益为根本驱动力的大量农民工的流动,无论对流出地还是流入地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方志和相关文献记载,秋收起义前浏阳农军在8月14日左右到达铜鼓;警卫团在行军中曾路过高安,并在8月19日到达修水,与平江农军再次相遇后合编为一团,8月下旬收编邱国轩部,9月5日将罗荣桓率领的通崇农军编为警卫团特务连。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都是首先用来说明私有财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前的思想家并非没有看到劳动在使用价值和财富形成中的作用。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历史上劳动人民伦理道德中的价值观,存在相通之处。在近代,启蒙学者最先从理论上把财产权利的起源归结于劳动。把完全凭个人劳动占有的财产以外的财产看做社会公有的,这并非仅是社会主义者的主张。马克思主义者所主张的并不是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待的“公平”和“正义”,而是要根除私有财产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根本分野在于是否承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主张把他们的劳动价值论直接应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却并非没有留下研究的余地。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出发,开展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湖北农户家庭人口年龄分布呈现一种典型的"M"型,这预示着在未来10-20年湖北农村会有一次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但新的生育高峰对未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程度明显要较上一高峰小得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的婚嫁行为也发生着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初婚嫁年龄明显反弹,婚姻倾度显著增大,通婚半径也相应加长.尽管这一结论在民族间、村落间有些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导致农民婚嫁行为变化的根源主要来自农村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已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研究,结合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的劳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学界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以文献分析为研究方法,从相关概念理论界定,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关系的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予以归纳,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恒新的问题,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例较高,虽然吉林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仍是制约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下大工夫,要坚持抓好基础义务教育工作,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机化率和良种普及率,同时应转变思路,在努力培育劳务市场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法律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利,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行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健全劳动司法保障机制,加快法律援助进程,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的计量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计量关系密切。然而 ,目前的计量方法多为静态计量 ,几乎没有一种方法能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全面系统的数学表述。为了能更准确地进行长期预测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动态的计量方法。文章通过引入农村可劳动人口概念 ,借助人口发展方程的建立思路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系统的数学表述 ,相应提出了连续型和离散型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问题一直是影响兵团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不但影响着兵团农业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兵团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以至于影响着兵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灰色系统模型对兵团今后的劳动力总量需求给予较精确的预测,并且分析出未来劳动力需求状况以及满足劳动力总量需求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