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伯特·弗罗斯特乡村诗歌从现代主义文明下儿童成长、夫妻关系和邻里关系间的冷漠、孤独和疏远展现了人类的精神荒原,同时又将自然作为走出精神荒原、重建人类心灵家园的力量源泉加以歌颂,反映了诗人对工业文明影响下人类生活困境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我从十几年前的一个黄昏开始迷恋村庄。在这之前我很少考虑村庄是怎么回事。村庄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息繁衍,传说繁密得像天上的星星。我就住在村庄里。几间瓦房,一棵榆树,一只碾盘或一口辘轳井,还有鸡窝和柴草垛。我身居其中却可以对它们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荒原意象是重要的精神象征形式。从《圣经》记载的失乐园神话原型,到20世纪迅速蔓延的荒原意识,荒原意象反复出现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并最终完成了由自然荒原向精神荒原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荒原意象的象征意蕴及表现方式的分析,以期寻求西方文学精神流变的轨迹,并进一步认识人类精神探索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叶履森 《社区》2014,(17):5-5
古往今来,或许是因为读书人多,所以做有关读书文章的人也多。谈到读书,有人称其乐,如古人所说的“一卷陶然”,而“红袖添香夜读书”简直就是一种浪漫了,如钱谦益、王闽运等皆是;也有人称其苦,如称读书为“苦读”或“十年寒窗”。宋人黄庭坚称读书既不言苦,也不言乐,说是“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他的意思是说读书是人生的一种需要,譬如人需要吃饭穿衣一样,是须臾不可离的事体。  相似文献   

5.
当代人类由于自然生态的危机、社会关系的异化、信仰体系的崩塌,越来越感到“失去了存在的家”。帮助人们找回自己赖以生存、赋予价值寄托的家园并善待自己的家园,就成为哲学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相似文献   

6.
生态批评家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导致人类的精神生态的失衡。劳伦斯从工业文明对男性力量的消解这一视角来阐述其笔下的男性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揭示了代表父权文化的男人们的种种精神危机和心灵创伤,表达了他对男性精神生态逐渐颓废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受大众喜爱的诗人之一。他视隐喻为诗歌创作的灵魂,同时他也是成功运用隐喻做诗的大师。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弗罗斯特数首名诗的解析,旨在解读弗罗斯特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理解:孤独、空虚,理想与现实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8.
大凉山诗群将守望人类精神家园作为诗歌理想,以民族文化与人类意识作为诗歌生命的灵魂,由此构筑起他们诗歌独特的诗学品格——卓异、崇高的诗性,多元、深刻的精神文化维度,真实、强烈的诗情和醇美、悠长的诗味。他们以复归文化的姿态跋涉在诗歌复兴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9.
《还乡》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最具宿命论色彩的作品.作者借荒原这一自然意象诠释人物命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作品中的荒原神秘莫测,充满了魔幻色彩,并与人物的悲剧命运紧密相连.通过对作品中人与荒原主题的生态解读,哈代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乃是道、禅美学共同作用的结果。禅宗美学以其强调对"心灵"的直观,而在意境的创生中具有逻辑在先的突破性地位;道家美学以其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观,而为意境的创造积淀了情景合一的言说模式,具有时间在先的意义。意境的生成,经由了从直观"自然"到直观"心灵"的"向内转"。由道而入禅的背后,是心灵主体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T.S.艾略特被公认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但他的代表作《荒原》中将生死边界消融、宗教理想融合的观点体现了后现代所弘扬的多元统一的理念。而缺乏中心情节的断片式呈现,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复制拼贴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12.
借用音乐中的曲式分析这种独特方法去分析 T.S.艾略特的《荒原》,可以看到这首长诗貌似杂乱实则清晰的发展脉络 ,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 ,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精神的幻灭 ,更可以看到这首长诗的旨意所在——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代人类由于自然生态的危机、社会关系的异化、信仰体系的崩塌,越来越感到"失去了存在的家".帮助人们找回自己赖以生存、赋予价值寄托的家园并善待自己的家园,就成为哲学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相似文献   

14.
《荒原》中的现代哲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原》是一部现代史诗,深蕴着一种现代哲学精神。它在诗人敏锐的心理透视下呈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它通过隐喻方式把一种历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融于其中。诗人对时代之贫乏的深刻体验与对远逝神性的渴望,对荒诞的清醒意识与一种抗争的精神微光,都体现了海德格尔、加缪等现代哲学家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新疆诗章》是新疆诗人沈苇诗歌作品的结集。诗人用灵动飘逸的笔触及脚下那片神奇的西部大地,把对新疆热土的无比深情与彻悟浸透笔端,把他步履多年的边地世界囊括在"诗"与"章"之间。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知力和通透的彻悟力,完成了诗人对边地世界的理性认知。从最初的"荒原"感到最终的"家园"感,诗人完成了自我诗命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16.
韦哲 《今日南国》2010,(16):36-37
清洁工,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份低下的工作。然而,覃小玲在这个岗位兢兢业业地执着地坚守了19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各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扫地扫得好了,也是优秀的嘛。”在采访中,覃小玲笑着说。  相似文献   

17.
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精心勾勒了一幅精神荒原的画卷。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学的角度出发,对小说中主人公昆丁四兄妹的压抑、反向作用、投射、固着、倒退等自我防御与抗争行为进行剖析,揭示作者的"荒原情结"与小说的抗争主题。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阐述1976年以后在当代小说中存在的自然倾向及其审美动机。本文认为:向自然回归的历程,就其本质来看,是生命觉醒的历程。《九月寓言》对自然的抒写达到了诗美的极致,重现了“山野精神”的魅力。但是,文本在寓言向度的规定上削弱了文本的张力。美感和思想,或者美和真善并不总是和谐的。对日益技术化的人类来说,神话时代才是健康的生命之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相似文献   

20.
福克纳短篇小说《夕阳》细腻地刻画了美国内战后黑人南希因与白人怀孕而惧怕丈夫耶稣杀她,竭力向其白人雇主家庭求助未果的心理历程。南希以与白人怀孕为浪漫邂逅并以之为荣,但又惧怕黑人丈夫的心理动机,体现了内战后的种族隔离下美国黑人在种族关系中的尴尬处境、集体身份感迷失与人格分裂。黑人耶稣的形象体现了现代人灵肉分裂、神性丧失,从而缺乏行动意志、行动目标与行动能力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