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哈泼斯》杂志1985年2月号以《我们需要一项工业政策吗?》为题发表了一篇由5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就这一问题进行座谈的记录。这5位经济学家是M.弗里德曼(哈佛大学教授,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C.L.舒尔茨(卡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B.布卢斯通(波士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2.
弗里德曼的新古典派货币主义理论,近年来在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风行一时。本文作者是著名的阿根廷经济学家,发展主义经济思潮的代表人物,曾任联合国贸发会议第一任秘书长和拉美经委会的执行书记,他的观点和主张在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有相当影响。原题为《弗里德曼和哈耶克就外围国家的观点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在遭受了金融危机以后,韩国的经济比较困难,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尽管金融危机以后每年增加40~5 0万个就业岗位,2 0 0 3年其经济增长率为3% ,但就业岗位仍有所减少,而且失业人数也逐渐增加。据统计,2 0 0 3年1月韩国失业人数达6 8万人,1 1月为9 8万人,出现就业不稳定的现象。整个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有所减退,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增长潜力,需要更多女性和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2 0 0 2年韩国女性的经济参与率为5 3 4% ,而日本为5 9 7% ,美国为70 1 %。韩国老年人( 5 5~64岁)的经济参与率为60 4% ,而日本为65 4% ,美国为61 9%。由此看来,创造…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去年年底接受《福布斯》杂志记者彼得·布里米劳的采访,纵谈天下事。  相似文献   

5.
王东 《日本研究》2000,(2):39-44
从8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的经常收支的赤字不断扩大,美元的不安定性成了国际金融界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本位制的国际通货体系开始动摇,出现了以美元、马克、日元为中心的三极通货体制的趋势。巴黎合意(1985年G5、1987年G7)之后,美国宏观经济上的不景气及美元的不安定性等不良因素的出现,使得其他先进国家对除美元以外的他国货币依然处于附属地位这一现状,表示大为不满。  其中德国马克在欧洲货币统一的进程中,事实上已经担当起欧洲区域内的基准通货的作用。相比之下日元的地位与日本的经济规模要低得多,其原因何…  相似文献   

6.
印度当前经济形势与第二代经济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自 1 991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1 0年来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6 .4 % ,比 2 0世纪 80年代年均 5.8%的水平高出 0 .6个百分点。在这 1 0年间 ,印度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 991 - 1 992年度到 1 996 - 1 997年度 ,印度经济呈迅速恢复和上升的趋势 ,经济增长率从 1 991 -1 992年度的 0 .5%上升至 1 992 - 1 993年度的 5.2 %和 1 993- 1 994年度的 6 .2 % ,以后 3年进一步上升到 7.7%、7.8%和 8.1 % ,使这 3年成为印度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1 997— 1 998年度起为第二阶段。1 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印度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待资产价格泡沫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观,一派主张政府不应该干预,另一派则主张政府干预。从资产价格波动期间的政策表现看,既有美联储的成功经验,也有日本央行失败的教训。美联储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即使发现泡沫的存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刺破泡沫,而是在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萧条时期果断地采取救助政策。日本央行的失败教训则在于在股市与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态度犹豫,行动迟缓,从而导致日本经济停滞与通货通缩。因此,我国政府在应对资产价格泡沫时的具体策略应该是不要主动采取政策刺破泡沫,而是应在泡沫破灭后及时调整政策以缓解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据南联盟《经济政策》1 999年 1 1月 1 5日第 2 4 82期报道 ,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进程正在被克服。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 1 999年头 9个月没有超过预想目标 ,仅接近 1 .5% ,当然发展进程各异 :瑞典、西班牙、荷兰和芬兰较为强劲 ,德国和瑞士较平缓 ,而意大利则显现恢复的迹象。恢复强劲特别归功于出口增长 ,首先是对亚洲国家以及美国出口的增长 ,欧元价值小幅降低也促进出口。 1 999年法国工业生产增长明显 ,达到 3%。英国的形势因货币政策明显“放松”而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好转迹象 ,由于经济活动形势好 ,预计该年度的通货膨…  相似文献   

9.
同天勇,1958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出版有:《劳动乌经沉增长》(上活三联书8写上海人民出版社)、《汉率军供给经环学》、《社会正义接轨经典学》等专著.发表的论文盲:《中国特殊的担担率通货菌胀)((经沉研究》1994年第9用)、《放虽面临重大劳折:从国家后负经回转向社会资本经济》(《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清:《论在岗闲田方为》(994零美6期)、《中国的供给世鼓声通货匾股导货币银6危机则仍96岸第2期)等.肖合,文爿957氏6目生则986fy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货币学派领袖弗里德曼夫妇,于9月下旬访问我国。他们是一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的。美国《货币》杂志1980年5月号发表的这篇文章,是本文作者访问他们的谈话节录,原题是《弗里德曼夫妇的一些忠告》,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里根把自己的经济使命归纳为做五件事。“人们选我来减税;削减民用开支;制定稳定的货币政策;放松政府管制和平衡预算。”他自认为五项目标中的四项已经完成,干得算是相当不错了。当然,里根事实上是想实现大满贯的,这是因为在有里根经济学之前,已经有了密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经济学“货币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他在70年代成为里根的经济学导师。弗里德曼强调货币的至关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绝对的必要保持用于经济流通的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学派是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在西欧和北美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这个学派认为,美国的凯恩斯经济学已经破产,解决不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因而出现了“滞胀”的局面,即恶性通货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兀术不死,兵革不休”,其实是一种误解。金兀术并没有一味主战,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主战到主和的转变过程。在天会八年(1130年)以前,他是一位积极主张攻宋的“狂热”分子,之后,开始向主和方面转化,到了金熙宗即位以后,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转化。天眷元年(绍兴八年,1138 年)宋金初步达成和议以后,兀术又撕毁和约,重新发动侵宋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收回河南陕西一带土地,并非是在对宋议和的目标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主张在有利于金朝的条件下与宋朝达成新的和议。“绍兴和议”以后,兀术主张与宋朝保持和好。兀术这种并非一味主战,也非一味主和的两手并用的对宋政策,使他获得了成功,但也损害了宋朝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984年10月23日号载江口雄次郎的文章说,10年以后,日本的对外纯资产可达5,000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确有可能成为继英、美之后的第三大债权国。日本将怎样按军事、金融、情报三要素组织适合于本国的国际组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超过以前英国的对外投资。为了成为第三大债权国,日本的国际组织应和美国的国际组织共存。美国虽然使国内经济出现复苏,但经常出现收支赤字,1983年为416亿美元,1984年增加到888亿美元,1985年可达1,139亿美元。美国的经济实际增长率将从1984年的7.4%下降到3.6%,对日贸易摩擦更加激烈,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限制从口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所谓“黄金时代”,特别是1973—1975年危机的爆发,资产阶级经济理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状态。西方经济学家开了各种各样的药方,“从弗里德曼主义到凯恩斯主义,从‘自由放任’政策到价格控制,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主义,从企业行动自由到社会责任性思想”,但都无济于事,不能消除作为当前危机特点的“停滞膨胀”这种恶性循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李卡希曼在《陷入困境的经济学家》(Robert Lekachman: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的复苏正在放慢速度,储备仍然在进一步降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和日本7个主要工业国家经过物价调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从1984年的5%下降为1985年的2.8%,而且还可能继续下降.自从198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几乎仅靠美国费劲地推动.经济的蓬勃增长和庞大的联邦预算赤字促使利率上涨、美元坚挺,为美国的贸易伙伴造成繁荣出口的机会.事实上,在"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其他6个国家中,经济增长的25-50%是由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基本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从货币通货到纸币通货的历史演变,说明了当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通货主要是纸币。基于纸币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行使流通手段的作用,导致了纸币与商品的交换形式的成立,在纸币与商品的交换形式中,交换内容和交换规律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创造了另一种类的通货膨胀。正因为这样,作者认为,国内外流行的“通货发行过多是通货膨胀基本原因”的观点,已不再是真理。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的苦恼1982年世界经济自从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已经经过了4年,经历了比七十年代更加严重的困难。例如,发达国家的经济在六十年代,增长率是5%,遭遇两次石油危机的七十年代,下降到3%,1981年降到1.2%,到了1982年,终于出现零增长,甚至还出现负增长。于是就业情况也恶化了。美国失业率11月是10.8%,欧洲共同体11月是10.5%,到年底发达国家的失业人数将超过3,000万。人们估计,1983年失业  相似文献   

19.
弗里德曼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他是竭力颂扬自由竞争下的资本主义的市场和价格制度,认为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和价格制度是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最好机制。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批评美国遏制中国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1996年8月6日在悉尼的一个午餐会上说,美国有许多人主张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他们把亚洲看作是经济上的威胁而奉行遏制政策。他指责美国这种“荒谬的全面否定的态度”,认为,事实上美国并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