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新夏 《社区》2010,(8):14-14
从小就爱读书,但“博览群书”这一词语,却是十多岁时从一位中学国文老师谢国捷先生那里听到的。他刚从辅仁大学毕业,风流倜傥,出口成章,颇受学生爱戴。他的话像金口玉言那样被奉为经典。从此以后.我就把“博览群书”作为读书的目标。见着书不管内容讲什么就看,为我后来号为“杂家”奠定了基础。稍长,读了一本《颜氏家训》,有句话大意说:读书未遍,  相似文献   

2.
害怕读书     
麦家 《社区》2009,(17):17-17
我生来惧怕黑夜,为了逃避黑夜,我从小学会了读大部大部的书。读书成了我命定的一种生存方式,逃避苦难和惩罚的方式。然而,近年来我对读书产生了一种异样的不祥感觉.有些书读着你就感到自己不是在学习、在享受,而是在受惩罚。所谓“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现在感想起来似乎有点茫然。2008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也许到了2009年又会变得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3.
人说:季老是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季老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季羡林老先生的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季老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据说,这一辈子季羡林有200多个“职务”、“头衔”。虽说这些职务有“实”的,也有“虚”的,但是光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这两个“实打实”的职务集于他一人之身,就已经是超工作量了。除了每天凌晨三四点到七点半这几个小时有保证外,上午与下午,老人的时间多半被名目繁多的会议、各色人等的拜访分割得支离破碎。然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4.
陈雪娜 《社区》2011,(29):57-5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书的宝贵就在于无论人们读书时出于怎样的目的,怀揣怎样的心境,都能在书籍中获取所需的能量。回忆我的读书往事,让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5.
周大新 《社区》2010,(11):6-7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山东肥城的一个野战炮兵团里当兵。没过多久.我被连里提拔当了连部的文书。当了文书就可以进连部的那个大仓库,在仓库里,我意外地发现了儿本盖有“内部书。供参考”红印章的书.其中有一本是苏联的小说《你到底要什么》,爱看小说的我当即眼睛放光如获至宝,拿起书就翻了起来。翻开才知道,书里还夹着一个纸条,上边写着,本书是供干部们了解修正主义在苏联作恶的情况而印的.要求干部们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要看出问题来。我见字条急忙把书又放下了,文书只是个班长.不是干部.看这书有点越级犯纪律。  相似文献   

6.
程潇潇 《社区》2010,(29):40-41
下午一放学。肚子就开始叫饿。决定去一家比萨店买比萨吃。进门。选口味,无聊地等着我的比萨被烤出来。可是接下来这件事的发生.就让这次买比萨变得一点都不无聊了.甚至有点“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7.
王翔 《社区》2009,(17):16-16
我面前摆着一本书,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哲学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书很厚,600多页。另外,叫人触目惊心的是.书标明“内部发行”.这勾起了我的一些残缺、痛苦而又欢欣的记忆。“内部发行”意味着.有些书你不配看或没资格看,你只能看指定的书。20世纪七十年代,机缘巧合,我接触到了大量的“内部发行”的书籍,都是当时作为“反面教材”小印数出版的国外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和文学方面的著作。虽说发行控制得很严.但我外号叫“空子”,所以读到这些书虽非易事.但总难不倒我。  相似文献   

8.
书缘     
胡忠伟 《老友》2021,(4):23-23
书海茫茫,聚散是缘。有的书,读过了,糟如皮糠,被风吹去,不留痕迹,而有的书,如美人勾魂,哪怕只看一眼,却再也难以忘却了。我喜欢读书。上学时,没钱买书,到处借书、找书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姐姐哥哥他们正上初中,每周末总会从学校带一些书刊回来,在他们写作业的当儿,我就去翻阅这些书刊。  相似文献   

9.
斋缉 《山西老年》2012,(10):24-24
中国共产党内一直有着读书的良好风气,热爱读书乃至成为藏书家的"读书种子"大有人在。胡乔木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书迷"。据他的女儿胡木英回忆,胡乔木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把看书当做了最大的乐趣,读书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即"父亲的生活很简单,不工作的时候就看书,各方面的书都看,历史、自然、哲学、文学,古今中外的书都看,还有政治方面的书也看。”至于读书方法,胡木英说,她父亲看书很快,挺厚的书没两天就看完了;也有看得慢的,比如思想史、哲学方面的;“有时候父亲是几本书同时看,比如在床头、桌头扣下来,折起来的,就是看到半截的。”  相似文献   

10.
余玮 《华人时刊》2006,(7):44-50
高龄曰“寿”,体健曰“康”,劳作曰“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正是因“为”而康因“康”而寿。人有生理的生命,也有学术的生命,若两个生命都充满生机,则可谓不老。每有记者采访他,他总是说:“你们采访我,就是一个考试。我是考生,准备答辩。你们考吧。”每每客人造访,他总是起身亲自送客人到家门口,无论是党政要人,还是庶民百姓,他都这样对待,从不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其德学双馨的风范令人肃然起敬。走近季羡林,宛若是走近一座学术文化高峰——近之,愈觉其高。也有人说,季羡林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  相似文献   

11.
我的读书乐     
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每当我在读书的时候,我就会把烦恼忘记,而且书能带给我很多丰富的知识,能让我在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自由想象。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西游记》,即使  相似文献   

12.
“多读书才能教好书”自古以来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有关教师读书情况的调查显示,当前不少教师很少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究其原因。我想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四面八方     
《成才与就业》2013,(24):62-62
观点我前两天坐高铁,在车里溜达了一下,想看看有多少人读书。真不幸,我那车厢里就我自己拿一本杂志,剩下的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那大家是不是拿着iPad看书呢?我过去一看,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近日,在"第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馆长马未都谈起了阅读问题。在他看来,今人读书,可以吸取古人的做法,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读书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从记事起我就与书有缘。母亲曾经说我,小时候就痴迷读书。躺着读书、坐着读书、站着读书,一书在手,万物皆可无。岁月久远,我不知道母亲所言可属实,但我现在是爱读书的,家中也唯有书多。《小窗幽记》中道:"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第一眼看到这段话就心生欢喜。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意义     
王涛 《社区》2008,(23):17-17
为什么要读书?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学知识、学文化。书与文化与知识总是相连的,书是学习的媒介。这一点并没有错。然而,我这儿说的书,和我们现在进行关于书的话题的书,与学知识学文化的书并不是一回事。我说的书,不是那些政治文件、技术手册,也不是那些庸俗低下的粗制滥造的“地摊书”,更不是那些被称之为“谋略”、“智慧”、“商战技能”和“厚黑学”之类的书。  相似文献   

16.
安武林 《社区》2005,(6):58-58
爱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去读他的书;爱一个作家的书,莫过于把它丢进厕所里。厕所是一个污秽的地方,但若把你喜欢的书放进厕所里,绝无不恭敬的意思。我一直想在我的厕所里建造一个书架,可惜厕所的空间太小,无法把我最喜欢的作家的书放在那儿。读书是一种享受,古人有“三上”读书的习惯,其中之一便是蹲在厕所里读书,看来这般美妙的享受古人早已懂得。但古人所言的“红袖添香夜读书”,我倒没觉出什么好来。读书是绝对需要安静的,大概在家庭里,再也没有比厕所更安静的地方了。一个人独占,绝无人打扰你。即便你偶然想起某一件比读书更要紧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家的书     
陈惠 《社区》2011,(26):53-53
我们家的房子不大,桌上、沙发上、床上常因摆着或打开或合上的书。而显得凌乱不堪。有时也想狠下工夫收拾一番,可往往收着收着就又坐下,看了起来。因为好多书都是正看了一半.还没来得及看完的。我有时埋怨先生,说是他到处乱摆书,他听了一笑.说:“室有诗书气自华,洋溢的书香不正好可以帮咱们的陋室升华一下品位吗?而且也不全是我一个人摆的。咱仨都有份。”  相似文献   

18.
阿忆 《可乐》2008,(2):75-75
书海无涯床作舟。不知从何时起,我养成枕上读书的习惯,每晚睡前,非要在枕上看会儿书不可。哪怕是凌晨上床,我也要先看上十来分钟书,方可安心入睡。因为有睡前读书的习惯,我的床头总是堆满书籍,要么歪歪斜斜地拥挤在床头柜上,  相似文献   

19.
去年春天,厂里竞聘上岗,妻被“刷”下来。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只能闲居在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闲妻”从19岁起,妻就在厂里工作,到现在也有10多年了,一下子没了工作,心里很不好受,最初的一个星期简直是吃不香、睡不甜,整天为自己闲着而犯愁。的确,妻在家中除了那么一点仅有的家务活外,就别无它事可干,成天看电视也觉得乏味,才30来岁的人就这样闲着,心里自然会感到非常无聊与空虚。为了解决“闲妻”问题,我找来了许多报刊书籍,让妻看书读报打发时间,此法果然奏效。妻中专毕业就参加工作,平时由于忙,很少有时间读书,现在闲下来读…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07,(2)
单位附近有个修鞋摊。修鞋老太与别处的无异,粗糙有力的手、黝黑沟壑的脸,让人无法猜出她的真实年龄。“多少钱?”一日我把坏了的鞋子拿给她看,她看了看小声说:“就给5块钱吧。”仿佛作了亏心事般,轻声细语。坐在那里无聊,我跟老太闲扯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