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敬东  吕利平 《城市》2009,(4):57-60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武汉及其周边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获批,在给武汉经济带来希望的同时,也给湖北“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机遇秘挑战。  相似文献   

2.
高峰 《城市》2013,(5):44-47
一、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一)循环经济发展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几乎都已取得了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共识。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也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突破口,在产业布局和规划上以产业为链条、以园区为载体,从城市圈内外循环、产业配套循环、园区之间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等多个层次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良  曾菊新 《城市》2008,(10):13-18
党中央、国务院继在“十一五”规划中作出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决策后,又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户在中部两大城市密集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这对武汉城市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相似文献   

4.
汪明军 《城市》2009,(1):47-53
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部.以省会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及其周边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其中.武汉为中部地区惟一的副省级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5.
《当代老年》2008,(1):5-5
2007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近日,应城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开门纳谏,“借脑”生策,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邀请该市有突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为“两型社会”建设献计献策,共收集意见和建议330多条,为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提供了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陈群元  喻定权 《城市》2009,(12):34-39
2007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获得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试验权,  相似文献   

8.
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决策。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流域最大的城市群,推进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是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优劣势,同时借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发和中国京津冀一体化开发经验,对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融入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敏  刘嗣明 《城市》2008,(6):32-36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武汉城市圈圈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2006年,武汉城市圈贡献了全省60.7%的GDP和69.5%的财政收入.吸纳了71.1%的投资.承载了73.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相似文献   

10.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武汉城市圈面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挑战.要把武汉城市圈真正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平台,实现其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需要我们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实施新的推进机制,把企业推进到前台来,进一步加大城市圈联合协作与整体发展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与偏离份额模型,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组成主体产业进行分析,发现各组成主体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但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不尽相同,环长株潭—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先下降后上升.武汉城市圈第一、二产业具竞争力优势,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环长株潭城市群第二产业具有结构与竞争力优势;环鄱阳湖城市群第二产业具有结构优势,第三产业具有竞争力优势.  相似文献   

12.
郭小燕 《城市》2009,(6):20-24
当前,虽然我国各地区城镇化迅猛发展.但各区域发展仍不平衡,中部地区发展缓慢.而城镇化滞后是制约中部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背景下.从统筹城乡的视角出发,研究适合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对于统筹中部地区城乡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缩小全国区域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OTC)建设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文俊 《科学发展》2010,(1):103-112
本文总结了武汉城市圈以往探索场外交易市场的经验,分析当前制约产权交易市场向场外交易市场转型的主要因素,提出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的中长期战略和近期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体制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上海当前经济社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社会体制建设、进行社会体制建设重大战略决策,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体制建设"的主要内涵及其具体内容,还应掌握社会体制建设中诸多有待解决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体制建设的整体思路、总体框架和阶段性目标,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体制建设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翠军  李典军 《城市》2009,(11):30-35
随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深入实践.我国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逐步由不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一系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使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湖北省正致力于打造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带两圈、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是实现统筹发展、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职教新干线,构建了包括化工"仿真"教室、化工"仿真"实训平台、化工"仿真"培训资源平台在内的一体化数学平台。一体化平台为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直接服务,促进了校企合作与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9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武汉千亩曾被化工、印染等企业污染过的毒地开发陷入两难境地。有关评估报告显示,"调查范围内部分区域土壤存在重金属超标。目前已经测试到部分采样点的汞、铅、砷、总铬、三价铬、六价铬、镉含量超标。"在更为详细的调查后,发现该地土壤除了被重金属污染之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有媒体报道称,原武汉染料厂占地200多  相似文献   

18.
胡艺华  喻勇兵 《城市》2009,(7):25-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重要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一个全新命题和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赋予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省会长沙如何顺势而为.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中担当领头羊,创造新经验,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安家》2014,(8):102-109
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指导意见称,7月1日起,未来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以房养老"商业保险正式开闸。而这同样意味着在老龄化社会行将到来的今日,养老与地产将发生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养老地产",这是一个早被发展商盯梢并垂涎了十来年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曹影 《现代交际》2011,(3):131-131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就是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金钥匙"。提问得当不仅会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有时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社会不同层次的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中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逐步解答问题。总之,成功的采访是写好新闻、拍好新闻、打造新闻精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