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分析中国和日本各自的对外经济结构和双边经济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总结日中经济关系出现的"新常态"特征。2008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日中两国经济关系趋冷,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出现大幅度的下降,日中两国各自的经济因素也显现在双边经济关系上。这些变化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新的常态性的变化。第二,首先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东亚GVC的形成背景、作用机理,其次讨论以GVC为基础的附加值贸易的特征。第三,从附加值贸易角度分析中国、日本的经济贸易结构各自的特点、存在的差异。第四,分析前文研究结果包含的与日中经济及双边经济关系发展相关的政策含意,提出了"积极参与GVC"、"振兴服务业"和"推进多边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东北亚韩日中三国的经济合作:问题和方案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主席金基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韩国、日本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很少有令人满意之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大体说来,这三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只对更强大一方有利,在二战之后,境况进一步恶化,并且...  相似文献   

3.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可用“相互依存关系(interdependence)的进展”一词来概括,而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进展与不平衡的扩大同时并存”。那么,日美经济的相互依存与摩擦间是什么关系呢?经济相互依存也是发展变化的事物,那么,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变化与摩擦的发生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呢?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一战后日美两国间的经济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日美经济关系紧密,且相互依存;第二,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贸易不平衡。日美间经济相互依存十分紧密,从生产资…  相似文献   

4.
1999年4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邀请日本驻华大使馆官本雄二公使作了题为《日中关系的新思考》的报告。约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报告会。官本公使在报告中强调:日中间稳定的政治关系与合作关系是整个亚太地区政治安定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日中两国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两国国际化的急速进展将会扩大双方经济交流,增强双方经济的相互依存。两国间稳定的政治关系对双方的安全保障来说也十分必要。宫本公使认为: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领土问题这三大问题是影响日中关…  相似文献   

5.
在南亚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尼泊尔同印度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关系向来相当密切,但是这种关系是不平衡的:一方面,尼泊尔虽然一直是印度在南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对象之一,但它在印度整个对外经济活动中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另一方面,在尼泊尔对  相似文献   

6.
日中民间经济交流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中民间经济交流不仅仅是在过去,即使是在今后仍然需要加强。此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中,日中民间经济交流和合作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应将视野从日中扩大到东亚整个地区去考察。尤其是在中国经济繁荣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和日本都应重新审视世贸组织协定以及经济合作协定对今后经济贸易的影响,并考虑出对策。而为此,“官”和“民”都应该发挥其各自的作用和职能。  相似文献   

7.
一、日中关系面临的两个问题从整体来看,日中关系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特别是1978年日中友好条约的签订,使日中两国关系的基础更为巩固了。然而,在其良好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时常给两国关系带来阴影:一个是“战争责任问题”,另一...  相似文献   

8.
苏杭 《日本研究》2011,(3):26-29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GDP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正面临与20世纪80年代日美货币谈判时相类似的国际环境,即中国持有大量对美顺差,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加贸易平衡压力等。在日本和中国先后成长为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的国家的过程中,都遭遇了美国强大的贸易平衡压力。日本在应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回顾了两国遭遇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大致过程,分析了两国针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差异化应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初期曾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从1948年开始,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在这一政策下有所恢复。但在冷战格局下,这一政策并不持久,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实行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卢沟桥事变发生50周年和日中邦交正常化15周年。 今天的日中关系,总的看来还是好的。但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容轻视的问题,主要有“教科书问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蒋介石遗德显彰”、“防卫费突破国民生产总值的1%”、“清津号事件”和“光华寮问题”等。这些事件的特点是,全都是由日方挑起的。因此,作为我们日方,需要深刻认识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日本流通结构和流通效率及其与欧美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89年9月开始的几轮日美贸易结构谈判中,围绕着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竭力攻击对方经济上存在的问题,力图把责任推给对方。日方强调,企业管理松弛、劳动生产率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而美  相似文献   

12.
《日本学刊》2021,(1):41-43
正今天,美国实施的各种政策对日中经济合作造成了阴影,我想围绕这些政策谈一些想法。众所周知,从2018年开始,美国和中国相互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当时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对中美双边贸易表现出一种不均衡关系而感到不满。2020年1月美国和中国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了一定共识,按照约定,中国将从美国增加2000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进口。应该说这个结果对于美国而言是很好的。但是之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中日美三边关系的角度探讨安全保障领域的日中关系 ,并就近年来中国的安全保障战略及其对东亚安全保障的核心日中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中国和日本是亚洲的大国 ,日中关系的状况如何 ,不仅影响到双边关系 ,对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日中关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对日中两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和平均是重要贡献。 2 0 0 2年秋季以后 ,中国的对日战略开始出现了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安全保障战略的变化 ,使日中间的战略关系面目一新。本文着重探讨如下两个问题 :( 1 )中国的“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14.
程永明 《日本研究》2007,26(1):71-77
战后以来,日本成立了众多的民间对华友好团体,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历史使命中日友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不懈的努力。作为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前身的日中贸易促进议员联盟通过积极向政府提案、参与签订中日间四次民间贸易协定等活动方式,在50年代的中日民间贸易关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奉行和平通商外交,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但是,没有持续多久就颁布了“锁国令”,建立起锁国贸易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对外贸易只限制在对中国、荷兰贸易,一直持续到幕末,达二百年之久。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对外贸易发生转变?转变后的日中、日荷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如何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世界体系、国内政治和两国间相互作用等三个层次对邦交正常化 3 0年来的日中关系做了回顾和展望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日中关系虽然不能保障 70— 80年代那种亲睦性 ,但也不可能产生 1 971年那种敌对关系 ;日中两国的国内政治 90年代以后都趋于多元化 ;在双边关系中虽然不时出现相互排斥作用 ,但更要看到存在着“相互促进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全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唯有日本不断扩大出口。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提出强烈的要求,要改变贸易不平衡的情况。贸易磨擦起因于日本同美国、西欧生产率的差异,但是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吸取劳动力发生了困难。  相似文献   

18.
15年前,匈牙利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经济和文化之间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文化教育以及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问题的另一方面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即意识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应当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文化的传播?经济环境对这一点有什么影响?有关资料说明,在匈牙利,对文化的需求很不平衡,在不同领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中国周边外交的拓展有赖于平衡安全合作与经济增长两个方面。本文首先梳理了周边外交在整个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格局中的地位,进而分别以中国亚洲贸易格局调整与企业“走出去”战略为例,论述了贸易、投资如何与安全合作、地区合作相互促进,拓展了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快速增进了东南亚、中亚与中国的投资贸易关系,而投资贸易关系的深化又促进了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日渐均衡的相互依赖阶段。  相似文献   

20.
雷兴长  曹文环 《社科纵横》2008,23(10):29-31
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文化贸易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目前,国际文化贸易格局逐渐显现:文化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美国文化贸易的优势明显;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贸易的主体;版权交易是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内容;南北文化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