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越国文化》有感梁白泉这几天,读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由方杰主编的《越国文化》一书不免有很多的感想,略抒浅见。首先,是作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纪念越国建都2485周年而编著的《越国文化》,选题及时、正确,填补了...  相似文献   

2.
浙江素有“文物之邦”的誉称,自古以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浙江历代人才的演变及其原因,总结历史经验,开发人才资料,振兴浙江“文物之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1 浙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河姆渡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浙江便已出现了当时世界一流的人才,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史前文明,对祖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号称“五霸”之一。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演进史》中说:越国能称霸于时,“其内部必有很大的进步,才能和中原文明之国相敌,是无待于言的”。当时,越国“人才辈山,竟为春秋  相似文献   

3.
越国富中大塘和吴塘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中大塘和吴塘是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0年自吴获释归越后,为雪国耻,以图霸业,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发动越民治水筑塘、广辟田畴而出现的,是越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富中大塘,传称大塘筑成,农田肥饶,粮食丰稔,越国炽富,故谓之“富中”。难怪左思《吴都赋》曾追赞云:“富中之畈,货殖之选。”那么,这个富中大塘在哪里呢?《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载:“富中塘……去县二十里二十三步”。宋施宿嘉泰《会稽志》引《旧经》所记,说在“富中里”。清代陶元藻大《广会稽风俗赋》据左思《吴都赋》“富中之畈放马涧”,认为“在新昌县东支道林放马之所”,又引顾母“山阴富中塘”云云。其实从《越绝书》的记载度之,决非新昌乃不辨自明。《管子·八观》曾辩证地阐  相似文献   

4.
对西汉时中印交通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滇缅印商路很早以来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法人伯希和认为这条商路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而我国张星烺先生在1930年出版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的附录《“支那”名号考》一文中说:“据《史记大宛列传》载,张骞自西域告归,已明言印度与中国在西南方久有交通。滇越国,以今地理考之,当在大理府,当时蜀贾已有贩运货物至其地者,印度人或即在滇越国与蜀贾交易,而更转运邛竹杖、蜀布至大夏也。此商道何时开通,史无详言,以理推之,当必甚早,在秦时已然也。”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著文较为系统地论述这一条商路的情况,有的同志认为这条商路起源很早,规模颇大。《史记·大宛列传》关于张骞在大夏看到邛竹杖和蜀布的记载是川滇缅印商路“起源甚  相似文献   

5.
(1) 古越族来源的考古考察吴绵吉《厦门大学学报》(史学专号)1981年增刊(2) 楚灭越年代考吕荣芳《厦门大学学报》(史学专号)1981年增刊(3) 楚越两族并非同源庄为玑《江汉论坛》1981年第4期(4) “越为禹后说”质疑蒋炳钊《民族研究》1981年第3期(5) 古代于越研究陈桥驿《民族研究》1982年第2期(6) 越国绍兴古都及文化孟文镛《绍兴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  相似文献   

6.
在这世纪之交的初春,史苑一枝红杏出墙,这就是由方杰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越国文化》一书。该书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有所发现,揭示奥秘,有所创意,从而把越国文化的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我对此感到欣慰和振奋。该书的特色大致有以下四点。一是资料丰富。书中不仅引用了大量古典文献资料(经书·正史和野史),而且征引了丰富的考古资料,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去印证、补充、订正文献资料;二是吸收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诸如地质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7.
西施与萧山     
萧山古称余暨,清张文枫《螺江日记》中说:“萧山旧名余暨,以夏少康封其庶子无余于越,而萧山适当越西尽处,故秦分郡县谓之余暨。”县南二十五里有苎萝山,山下有苎萝村,村中有西施宅。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夷光(西施名叫夷光),就出在这  相似文献   

8.
论“西游记”续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书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多有续书,形成同一题材故事多种敷演生发的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明代中叶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问世,流传很广,影响甚大,于是,在明末清初,改编、仿作、续书送出,一时蔚为大观,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游"文化系列。这些续书流传至今的有《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西游补》。《续西游记》一百回,明无名氏撰。此书流传甚少,一向为学界罕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又有《续西游记》,未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师国小说史胁仅提到"出现了《续西游记》"而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9.
孔子著《春秋》,经学家为其作传甚多,亦为精湛,东汉通儒马融则另辟蹊径,立足于《左传》,著《春秋三传异同说》。《春秋》三传,鼎足而立,各有偏重,各有特色,马融善于发现问题,于三传之说之外,阐发自己不同观点,也使人们对《春秋》研究有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发愤之作:《夭火在中国燃烧》作者王观泉先生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享受国家津贴的资深。研究员其社会兼职为中国鲁迅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会理事。王先生已出版的著作有:《鲁迅年谱》、《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席卷在最后的黑暗中一一郁达夫传》、《一个人和一个世界一一瞿秋白》、《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及《人,在历史的漩涡中》等。传世名著多为发愤之作。司马迂因自己受宫刑而痛不欲生,然未自弃,发愤作《史记》是也。上世纪2 0年代开新红学先河之《红楼梦考证》乃胡适于上海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水浒》内容与宋元时期杭州的说唱艺术作了比较分析,从一个侧面论证了施耐庵及其《水浒》与杭州说唱艺术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唐都学刊》1995,(4):7-10
十年回首望《唐都》──为《唐都学刊》创刊十周年而作本刊编辑部1985年的金秋,在三秦腹地的关中平原、周秦汉唐的旧部──古城西安,一朵学苑新花,悄悄地绽放了。她,就是被誉为"古苑新葩"的《唐都学刊》。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回首逝去的岁月,《唐都学刊》从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道”的逻辑演进为序,以哲学为视角,阐释了《老子》“道”的分成系谱,提出了“道”分为“无名”的本体之道与“有名”的规律之道,并对“道”如何内化为本体和外化为规律,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对《老子》研究中的一些疑难作了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作为中国哲学原点的《易经》文本的思维特性,并与《诗经》的思维方式作了比较,认为《易经》与《诗经》是中华民族思维不同的两列系统,二者之间不存在源流关系。《易经》的卦画符号不涵有文学的象征意义,自然亦非文学形象思维的滥觞。进而作者具体而微地辨析了长期以来被混淆的“比”与“兴”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质的区别,认为前者主理,后者主情。  相似文献   

15.
范蠡是春秋后期人,生于楚国,出身微贱,后到越国。据《国语·越语下》的记载,他与文种是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发愤图强,灭吴称霸的谋划者。据《史记》载,灭吴后,范蠡为上将军,自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弃越去齐,变姓名在齐国海畔治业致富。齐国想用他为相,范蠡辞相印,散家财,移居当时的商业中心定陶,自称陶朱公,从事贸易,“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又致大富。从范蠡生平来看,他是一个政治家和大商人,又是  相似文献   

16.
王筠《说文系传校录》(简称《校录》)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字头、释义、音切等内容做了全面校勘和研究,成为清代《说文系传》校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初为校补朱文藻《说文系传考异》而作,后另择善本进行系统校勘。在征引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见出土文献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考证详尽,规模庞大,创见精审,取得了重要成就。《校录》一书集中体现了王筠对《说文系传》的研究成果,为其“《说文》四大家”之一的学术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推崇孔子,并把自己写作《史记》比作孔子作《春秋》,在《史记》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春秋》之言语,甚至以孔子语代言.《史记》的撰著,深受孔子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寓论于史的修史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柳永《乐章集》中《少年游》十首是很惹眼的。原因有二:柳词同一牌调下的词作很少有五首以上的,而在一个词牌下,连续写了十首词,唯有《少年游》一例,此其一。细读这十首词,实是写同一情事的,可以作一整体来读;就是说这十首词,是词体中的联章,此其二。《少年游》...  相似文献   

19.
《焦氏易林》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历来解说纷纭。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曾以此书为基础,引用中西文献进行了多方面阐发,是当代研究成果之一。本文对《管锥编·焦氏易林》卷有关内容及其引文进行了逐节考辨,在很多方面作了补充、引申和发挥,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近阅王炜常《越国固陵城考辨》,使我不能苟同,特撰此文与其商榷,并求教于行家。众所周知,春秋晚期吴越结怨,烽火四起,战争频繁。公元前494年吴越二国曾在夫椒发生了一场重大战役,《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夫差二年:“吴王悉(发)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而据《越绝书·记地传》称,由于越王勾践错误地任命了“贪而好利”、“无长策”的“细人”石买为越军主帅,石买发兵至钱塘江上,即“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卒,独专其权”,导致“士众鱼烂”,越在此战役中惨败,退守会稽山,最终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