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语史研究取得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值得反思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时间范围上,未能对汉语整个历史实现全覆盖,具体而言,就是缺了现代汉语这一段;第二,在研究对象方面,很大程度上把文言和白话这两种文体搅在一起,又与口语纠缠不清,因此不具有严格的同一性;第三,在研究内容上有缺漏,对中古及以后的文言发展付之阙如。基于此,提出复线多头模式的五史并存的新汉语史:复线指汉语史有文言史与白话史两条主线,二者合为新汉语史的主体;此外的几个重要线索,近期主要有语音史、方言史和通语史,远期还要再加上口语史,以上多史合一,才能构成完整的新汉语史。  相似文献   

2.
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史研究的事实发掘成果卓著,令人目不暇接,但理论滞后于实际的状况却愈显突出,主要症结在于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还没有确立起来,所以导致我们连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的认识都十分模糊。范畴的概括化与系统化是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确立科学的汉语史研究理论范畴当遵循下面的一些原则:以汉语史研究科学体系为构建框架,突出汉语史科学范畴体系的特点,按相对稳定的定型化思维样式来表述。无论是从汉语史研究范畴属性、汉语史研究范畴认识类型,还是从汉语史研究范畴视野来看,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包括基本概念、分期理论、史料科学、理论模型、方法论、学术视野、学术评价、学术演化、学术关系、学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3.
陈春雷 《学术界》2013,(4):109-116,286,287
世纪之交出现的汉语危机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对汉语危机论的否定批评指出了危机论在事实根据与语言学理论上的缺陷,但也存在对语言现实问题重视不够、对危机论的批评以偏概全、对危机论的价值与意义未予正视等问题。不过,上述两种观点都认为汉语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定性分析可知,汉语危机已是一种真实存在,但它并不是整个汉语的危机,而应该定位为汉语书面语的使用、传承与发展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著名语言学家洪诚先生曾多次论及对一些重要语料的看法及把握语料的方法,其中最著者有:阐明《商书》的语料价值;分别对待后出史书中的不同语料;实事求是地分析所谓伪书;科学地运用文例原则、相互联系原则、发展趋势原则,等等。洪先生对于汉语史语料问题的真知灼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不但其语料鉴定分析成果对汉语史研究工作本身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其语料鉴定分析方法对于汉语史语料学的建设也作出了“导夫先路”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任玉函 《东南学术》2013,(1):243-248
汉语史分期问题是汉语研究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建国以后,特别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这一问题曾进行过较为热烈的讨论。本文在总结了汉语史分期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史分期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和汉语史分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邓程 《江西社会科学》2004,11(2):183-187
古诗由于兴的存在,形成独特的意象语言系统.这是新诗应该向古诗学习的地方.而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根本差别,即是双音节与单音节的差别.这样我们可以澄清关于口语、文言、白话的许多误解.郑敏先生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了新诗与传统的断裂及其不合理,但郑文依据的是神秘主义的语言观,而在具体论述中体现出的西方的就是正确的方向,其实是一种更彻底的反传统.  相似文献   

7.
韩晓 《兰州学刊》2006,(3):96-97
白话取代文言成为主流语体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提倡复兴文言是违反历史潮流和语言发展规律的,是行不通的语言割据。要对“白话文运动”进行修正和补救,为当代文学发展寻求切实可行的出路,关键不在于倡导复兴文言,而应大力倡导白话创作,完善以白话为主体的现代汉语,盲目倡导复兴文言则只能走向违背历史潮流的文言复辟。  相似文献   

8.
汉语史分期研究分歧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史分期问题长期存在分歧,即使是分期的标准,也是矛盾重重,众说纷纭。原因在于:第一,分期的对象尚不明确,必须清楚要为什么“汉语”和为汉语的“什么”进行分期;第二,已有的分期标准是不全面的,很少顾及促使汉语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第三,分期研究缺乏系统观;第四,分期研究应当吸收、借鉴和采用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语言的目的是揭示语言规律,语言规律既可以从共时系统内部来研究,也可以从历时系统之间的演变来研究.但历时语言研究也存在着语言材料方面的诸多困难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时语言学引入了类型学方法加以弥补.汉语史研究属于历史语言学的范畴,它的最终研究目的是通过汉语的发展演变探索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引入类型学的视野,有助于汉语史研究更早为人类语言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彭启福  叶美芳 《学术界》2005,(3):129-132
与文学中"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二分的状况不同,哲学理论与哲学批评是无法截然分离的.西方哲学中的批评已经成为沟通不同时期的哲学理论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的哲学理论的经纬线,离开了它,很难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和逻辑进程,西方哲学史也必将因此而变得支离破碎."西方哲学批评史"即便能够创建,也只能作为一种专门史涵盖在西方哲学史当中,而不是独立于其外;"西方哲学批评史"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是不能与文学中"文学批评史"与"文学史"的关系相比附的.  相似文献   

11.
从前人学历史,必特别注重政治制度方面。亦可说中国历史价值,即在其能涵有传统的政治制度,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若不明白到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可说就不能懂得中国史①。这是钱穆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新亚书院说的一段话。确实如此,在“政治主导”、数千年政治传统赓续不断  相似文献   

12.
范传贤  范喆 《东南学术》2007,2(6):136-144
本文根据文献考古成果,描述中国古代经济社会运动过程及其面貌.依据劳动手段、生产方式、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实际,试图解开中国古史分期要害.文章论证了泰汉官私营大农业是建立在奴隶主拥有大宗土地、农具、奴隶,役使奴隶进行集体劳动、商品生产的奴隶经济形式和特征,确认秦汉社会性质是奴隶占有制度,封建社会不能出现在这以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史在50年代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标志是,已往文学史的进化论观念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史观.这个时期的文学史,在写法上,评判的立场占据上风,对材料的重视让位于理论的阐释力.文章从中国文学史参与民族现代性寻求的角度探讨了这一转变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以来的民族史研究,已有许多新成果问世,对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诸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凝聚力、新时期的民族关系等,仍有讨论的空间。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汉语维度建构新文学史,既是对胡适"白话史学史"的历史回应,又是"重写文学史"的一种具体实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学史写作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弥合文学史分期中的裂隙,并对文学史的性质进行新的厘定,为解决文学史撰写中所存在的范围、对象、分期等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新的思路与策略,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新的文学史框架和版图.  相似文献   

16.
问:您长期以来兼治中国史和世界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路径和治学方法,取得了丰厚的学术研究成就。这必然伴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同时,您早年的求学经历也一定会在您的学术道路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可否请您先回顾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刘:我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一、学术追求:文史哲的融会贯通 马世年(以下称简"马"):谭先生,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委托,给您做学术专访,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  相似文献   

18.
口述史学的引入,推动了当代中国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丰富了国史研究的史料来源,突出了其学术性特征,带动了其他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并使当代中国史研究更趋于社会化、民主化。但是,口述史学方法存在的弊端也严重影响了其在当代中国史中的运用与发展。因此,研究者应积极采用口述史学研究方法,同时又要认真研究,努力避免口述史学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促进口述史学方法在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关于汉语隐语的几个问题——兼论隐语与黑话的区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汉语学界眼下通行的隐语定义存在着缺憾,同时在隐语同黑话的关系、隐语的确认以及隐语的类别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学界至今对隐语在语音形式、词义架构、词语的内部结构等等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一些特征等基本问题依然一无所知。而上述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着手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