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白华是五四时期著名诗人之一,是小诗体哲理诗作者中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文艺理论批评家和美学家。人们从他的新诗集《流云》,可以看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人,固然有从两千年之久的光耀万丈的旧体诗词中吸取营养的重任,同时也有避免无意中步旧体诗后尘的殷鉴;从他的新诗理论批评文字,窥见一个行进在新诗坛前列的美学家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意境说是宗白华生命诗学的理论核心和代表性成果。意境说在对意境的定义进行创新性地阐释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意境三层次结构论,将意境的内涵由"情、景交融"充实、提升为"情、景、悟(悟‘道’的体验)交融"。它创造性地给予意境以启示"真"的崭新、独特使命,升华了意境的内在精神品质;突破了古典诗学的意境理论,赋予意境以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宋诗学研究此起彼伏,成为学术史上的一道景观。宗白华认为宋诗的可贵之处在其意理,宋诗的平淡风格是光彩含蓄之美。他还认为宋人诗艺精湛,特别是在空间写照时采用了与中国画一致的视角,在意境的创造上也颇具匠心。他还赞赏苏轼是宋代最为杰出的诗人。宗白华的认识表现出一位美学家的独特视角,对认识宋诗的特质以及20世纪的宋诗学史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宗白华认为,艺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技能”与技能的“审美价值”这两点是判定艺术、非艺术的根本依据,缺一不可。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就是艺术,是艺术就存在技能与技能的审美价值这两个要素,二者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而审美即“精神界的快乐”是艺术之所以是艺术的质的特征。技能需要在一定的对象中体现出来,没有对象作为载体存在,我们就不能发现抽象的技能,这种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化的,也可以没有固化而只是一过程。是否有悠久价值不是判断艺术非艺术的标准。笔者认为,对艺术概念的理解长期存在的误区有:把艺术品等同于艺术,否认审美价值为判定技能为“艺术”的唯一依据,没有认识到艺术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论《周易》休闲哲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维度讨论《周易》的休闲哲学:从本体论的维度出发的“得休忘闲观”是《周易》休闲哲学的形上之思;着眼于功夫论的“执休用闲观”体现为《周易》休闲哲学的日常生活方式;而生存论的《周易》休闲哲学则破体用,破形上与形下之区别,谓之本然状态的“休闲正命观”。《周易》休闲哲学的这三个维度同时也是中国休闲哲学的普适维度。通过这三个维度来探讨《周易》的休闲哲学,不仅对于把握《周易》哲学之底蕴,而且对于洞悉中国休闲哲学之奥秘与发展脉络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宗白华的美学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同情”为核心概念,就人生意识、美学观念、艺术分析、中西比较四个方面,概要地阐释了宗白华美学精神的内涵──同情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宗白华的"艺境"论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他的诗集<流云>的意象分析,则可从实践的角度加深对"艺境"的理解,并进而把握"艺境"的本体论涵义在心灵"世界"化和世界"心灵"化的双向契合中,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活泼玲珑、最终通向音乐的灵境.  相似文献   

8.
《周易》与二十五史的撰写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恰恰是《周易》对为什么撰写这个问题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司马迁以《周易》为基本点。回答了他为什么撰写《史记》这个有关史学观的大问题。二十五史中多有关于《周易》研究者的记叙 ,而且常常利用《周易》达到自己的目的。深入研究《周易》与二十五史这一课题 ,将拓宽二十五史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丰富,但其生前出版的著作并不多。近年来宗白华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他的著作和译文被汇编成不同的版本出版。对其民国时期的著作、建国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译文、新时期的著作和译文的出版历程进行梳理,能够对宗白华研究提供些许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宗白华在"五四"时期对魏晋美学的解读,体现出他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与研究,重构中华美学精神的识见。宗白华在解读魏晋美学时,着重揭示魏晋人物与美学中的个性特点与情感风采,从而超越了从一般意义上来对待传统的研究,为我们今天重提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1.
朱光潜和宗白华在各自的论著中都对中国古典诗学的“观照艺术”作了细致的分析和多重解读.朱光潜在前期美学思想体系中主要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审美是形象的直觉”等重要观点.宗白华也以其颇具特色的“散步”美学,立足于艺术本体与生命经验的分析,将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观照方式相结合,建立了“艺术的、有我的、自由的”审美体验论,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审美的“观照哲学”.  相似文献   

12.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为历来的书画理论研究者所重视。我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邓以蛰和宗白华两先生都曾以各自的理论方法对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关系作过深入的探讨。由于二人的研究着眼点不同,因而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诗心千古见流云──从《流云》小诗看宗白华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白华先生的《流云》小诗作为创作实践的产物,在某些方面体现了他的美学理论中的审美追求、审美理想。本文就此从宗氏对两种文明的思索和探求、《流云》创构出的两种类型的意境、艺术创作的人格基础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宗白华基于形上学宇宙论的艺术观与美学观纠结在一起,具有艺术哲学的色彩。他始终关注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追求艺术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宗白华的艺术史观也是建立在民族宇宙观和美学诠释学的基础上,虽然没有温克尔曼所期待的科学艺术史的合理原则和丰富史实,但他并未寻找一个黑格尔式的"理念"来演绎艺术史。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域中,宗白华的艺术史研究沿着"艺术精神"主导下的艺术风格的变迁以及美感类型的演进来展开的。他主要是从艺术精神、文化象征与艺术风格、美感类型、艺术境界与价值等多个向度来阐释艺术史的观念。其艺术史观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中国文化之祖,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强调"生",所谓"生生之谓易"。生,是生生不息之意,生命的生息之道,即生命美学之道。《易经》成书于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之际,却体现了忧乐圆融的生命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的诗思想深邃,艺术精湛,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世界本质的追问和思考。在宗白华的诗中,大自然蕴含着神秘的"大优美精神",诗人沉入自然,并从中获得"大优美精神",实现了终极性价值建构。另外,宗白华诗中的自然与道家哲学中的自然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追求生命和谐是《周易》的根本理念。《周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并以追求生命的和谐为人生理想。《周易》的生命和谐观对今天人类在提升生命质量、建构生命意义的认识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炳文是元代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此书在总体致思路向上以朱子易学为宗,是提升和补益朱子易学思想的一部力作。在诠释内容上,《通释》对《周易》一些范畴的独创性诠解,对《周易本义》诸多诠解的延伸性说明,成为朱子易学解释的有益扩充;在诠释方法上,《通释》以卦与卦之间相比照、经与经之间相参照等多重诠释视角,拓展了朱熹的解《易》理路。在思想主旨上,《通释》发挥朱熹的理本论,运用政治发展与人伦日用中的诸多现象说明《周易本义》所强调的中、正、时、慎等义,对朱子的易学思想作出了一定的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9.
《周易》对情感不仅有丰富的呈现,而且有深刻的思考。据作为《周易》基本原则的阴阳之道,可将其中所涉及的千变万化的情感状态归摄为“忧”与“乐”两端。《周易》并非只重忧患,亦非仅以悦乐为尚,其所试图达到的乃是一种忧乐既相控摄、又相调适的情感模式,透过这种模式,最终豁显出超越于忧乐之对待的高卓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论《周易》的危险管理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 ,危险管理理论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欧美。其实 ,我国的殷周时期就已形成危险管理理论。文章依据《周易》的卦象爻辞 ,论证、分析了《周易》涉及的危险管理的内涵、特征、成因及治理举措 ,证实其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系统的危险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