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泉 《兰州学刊》2014,(2):124-129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传递媒介的电子货币不仅对传统的货币理论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使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以及在把控政策效果上更加复杂困难.围绕电子货币理论及其对传统货币乘数在现金漏损率(k)、准备金率(r)和定期存款率(t)等的影响,基于中国1993-2011年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电子货币的发展在增强 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的同时,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这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可控性和有效性,增加了新的金融风险.为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中促进金融现代化,中央银行就必须主动调整传统的政策手段,积极防范电子货币给现行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电子货币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及金融政策的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使已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产生结构性变化。从货币供给角度分析,电子货币的普及会对信用创造过程产生影响,使得信用乘数上升。从货币需求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电子货币的普及产生了减少货币需求的效果的结论。相应地,中央银行金融政策操作目标及其操作就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梁歌春 《理论界》2004,(5):238-240
现代金融创新,尤其是电子货币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概念.货币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进入电子货币时代后,中央银行的货币垄断发行权将受到挑战,货币的发行将趋于分散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央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基础货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电子货币、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肯定会越来越难。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需求的上涨,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小于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比较强的投资效应,而消费效应却比较弱。  相似文献   

5.
对影响货币乘数内在因素的实证分析和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我国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管理体制.该体制中的三要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开始形成.它为我们从统计实证角度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内在因素提供了制度基础;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了信贷规模控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对我们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基础货币的控制及货币乘数的稳定,提出了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货币宏观调控权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现状与走向的一项决策与执行的权力。它是一种特殊性的权力类型,即是一种由政府行使的缺乏强制力并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准权力",它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准备金与基础货币。这种权力的实现需要通过建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杨献吉 《南方论刊》2012,(11):15-17
本文从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揭示货币的本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出货币必将从现今的有形的纸币过渡到无形的电子货币。而信用卡的产生发展带动了银行技术上的革命与人们支付手段上的革命,推动了纸币向电子货币的进程,为真正的电子货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货币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及当今信用卡的发展态势与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为我们打开了广泛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未来的电子货币,通过对未来电子货币的构想,可以看出电子货币的巨大功能,也增加了我们实现电子货币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1979—2009:三十年中国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2009年间,中国的银行体系进行了渐进式改革,这一改革过程导致货币政策实施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方式逐渐由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型.1997-1992年间,中国人民银行由单一的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转型,并对信贷管理体制进行了两次重要改革,开始采取直接控制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货币供给,但货币政策实施并不得心应手.1993-2009年,中央银行体制日趋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逐渐以间接调控为主,但并未完全放弃直接控制的手段,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时较之应对通货紧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银行的功能,通过“货币创造”对货币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动态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而说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影子银行通过增加实际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产生了强烈的物价效应,并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与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凯恩斯以后的交易性货币理论、预防性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和货币需求的消费者需求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总结;然后从开放条件、金融创新以及货币政策这三个角度来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论,提出了对中国货币需求研究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货币需求研究中 ,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政策需求管理的分析缺乏系统性 ;另一方面是对于该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较少涉及 ,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需求管理问题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认为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其标志是货币需求函数公式的演变。货币政策框架及政策变量的选择是跟随其主导理论而变化的 ,在政策框架及政策变量的选择上 ,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而改变和修正。要进行货币政策的需求管理 ,就要求货币需求总量是可测的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和总储备金的控制要有垄断性 ,货币政策目标要有稳定性 ,在利率政策上 ,利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并从真实利率出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数字货币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在我国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将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货币流通环境的改善、法律制定与法律监管、信息技术实现以及对其他性质货币的监管带来挑战。因此,我国应该对数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保证,对数字终端市场和应用场景展开配套建设,对法律和监管进行相应的完善,加大信息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超主权数字货币体系的构建,以应对并解决推行央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最终实现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外汇占款、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信贷和消费需求是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基于货币需求来实施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力.  相似文献   

14.
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由于受短期目标的约束,以及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偏差和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调控时机选择不当,政策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都有可能误导公众预期和增加市场不确定性,从而引致货币政策操作风险.通过建立货币条件指数,并考察其实际值与均衡值之间的离差状况,结果表明货币条件指数及其缺口可用于间接测度政策操作风险的大小,所得到的风险指数可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1 当前,人民银行在转换职能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仍立足于经济的发展,而没有真正转换到货币的稳定上来。 众所周知,中央银行必须把稳定币值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最基本目标,而当前我国的银行似乎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比较热衷,而对如何稳定币值思之甚少。①货币政策的制定以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当经济发展的实际速度与计划不一致时,货币政策总是被迫调整,表现出时而过紧,时而又过松。按理,货币政策的制定应以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大小为主要依据,并参考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来确定。②货币政策的实施大打折扣。由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贷款限额的执行,只能被动地去监控,究竟各行货币政策实施如何,中央银行难以从根本本把握。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简评弗里德曼公开市场操作的观点,突出强调了公开市场操作是各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十分有效的操作工具;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也多有磨难,尽管目前交易量很小起不到调控作用,但市场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如果能从国情出发,不断创造一定的市场条件,那么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我国中央银行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其货币调控作用必将得到显现。  相似文献   

17.
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景玉  唐平 《学术论坛》2008,31(4):65-69
随着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网络金融以其独有的特征对传统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基于网络金融下的电子货币,对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基本内涵、货币职能、货币供给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表明网络金融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指出在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时,应当注意在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交融阶段对基本理论的延种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其数量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造成货币供给结构和投放结构失衡,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由此,本文提出应采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外贸依存度、偿试进行人民币国际结算从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考虑外汇储备的多元化运用途径等方式降低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法律意义上的货币,必然是法偿货币。法偿货币必须是法定货币;法偿货币不但具有广泛流通效力,而且还具有绝对债务偿付效力。由于电子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广泛流通效力,也不具有必须强制接受的绝对债务偿付效力。所以,电子货币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货币。各国调整法偿货币的货币金融法,并不适合用于调整电子货币法律关系。对于电子货币的法律规制,国家应制订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立法予以规范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大庆社会科学》2013,(6):119-119
郭家新撰文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发生了渐进但重大的转型。"大一统"银行时期主要依靠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直接控制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专业)银行体制建立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