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中尉春秋末期的孔子(前551—前479年)、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前565—前485年)和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是公元前6—5世纪世界上三位杰出的伦理型哲学家。他们的伦理哲学思想分别体现在他们关于“仁”、“慈悲”、“善”的思想中。若对此略加比较分析,找出其异同点,或许有益于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2.
孔子哲学的“体”,是“仁”。孔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怎么体现“仁”的呢?这是关于实现其哲学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这篇论文旨在通过以“孝”、“忠·恕”、“中庸”为“用”的研究方法,探索孔子哲学以“仁”与“孝”、“忠·恕”、“中庸”的关系及内容。“仁者人也。”(《中庸·二十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孔子在不同场合对“仁”作过多种解释。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在那个鬼神观念弥漫全社会的时代,人们普遍以为自己是自己头脑创造物的附属品,缺乏独立“人”的观念。这时孔子强调“人”的存在,强…  相似文献   

3.
马越 《阴山学刊》2021,(1):50-56
在孔子以前,“仁”与“孝”作为具体德目分别出现;在孔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体系中,“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内在普遍道德性,而“孝”则是一种伦理层面上的特殊。先秦儒家对于仁孝关系的讨论实质上体现了中国哲学对于普遍与特殊这一问题的关注。近年来,很多学者着眼于儒家注重血缘宗法的特征,认为“仁”与“孝”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悖论,这种“仁...  相似文献   

4.
孔子“仁”的思想是关于人的思想体系,它兼形上、形下为一身,融伦理、政治、宗教、哲学为一体。“仁”的形而下呈显了人作为道德存在的“应然性”,由此揭示了人由类’向个体转化的实质和意义。“仁”的形而上,拓展了现实社会关系人的生存空间,揭示了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孔子的“仁”具有独特的人学个性。它再现了人的互体性向人的自体性转化,并最终达到人的类本质回归的完整图景。从人的世界走向人学世界,这不仅是孔子“仁”所蕴含的人学核心,而且也应当成为当代入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主题。孔子的“仁”寄托了对生命存在——人…  相似文献   

5.
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王佃利,刘宗贤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所以又称之为仁学。仁学的建构与形成,是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仁学思想的价值导向,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社会倾向性。本文拟对孔子仁学的社会伦理导向作一分析,以说明孔子仁学价值体...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伟大的,但孔子的学说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孔子要一分为二。孔子伦理哲学的核心是"仁",这是精华。孔子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是"礼",其中糟粕较多。对孔子学说的正确态度是吸取精华,弃去糟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的一个哲学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二千多年以来,不知有多少专家、学者为此耗尽心血。而关于孔子思想中仁、礼的关系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莫衷一是。特别是近百年来,许多人把属于辩证法范畴的“形式”与“内容”应用到“仁”与“礼”的分析上。具体说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其一,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而“礼”是“仁”的“形式”,亦即“仁”之为里,“礼”之为表。执此意见的始作俑者已无从可考,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礼本乎仁,是仁的表现,仁的象征。”(一九三二年稽文甫著《先秦诸子政治社会思想述要》)“仁是内  相似文献   

8.
“君子”是孔子为人设定的应当达到、经过努力也能达到的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中庸”是道德的极致。“仁”与“知”是构成君子人格的两个基本因素。“知者利仁”、“知及仁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作为至德的“中庸”是“仁”与“知”、道德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在“中庸”中,“仁”起着为行为定向的作用,“知”则起着使行为适度,无过不及的作用。孔子“仁”、“知”并重的思想涉及了真与善、知性与德性、智慧与道德的统一等重大哲学和伦理学问题。在我国古代这一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充分肯定孔子“仁”、“知”并重思想时,必须看到,他在“仁”、“知”并重中已存在重心略向“仁”倾斜的倾向,同对孔子对“知”的理解也存有缺陷。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代“诗”之兴盛与“礼坏乐崩”相伴相随。孔子对“诗”进行了哲学变革,“思无邪”与“仁”相互发明,是对道德生命的安顿,此为“诗”之“体”。“雅言”“礼后”“乐正”是孔子诗学的思想展开,此为“诗”之“用”。其中,“修辞立其诚”为“雅言”之确解;“礼后”指向“人而不仁如礼何”;“乐正”即“尽善尽美”、“乐”中涵“仁”。孔子诗学之“体”“用”,是从诗学理路对“仁”的体证与推阐,此即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这对于正确评价孔子和开拓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但从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多数着眼于“仁”的结构及“仁”与“礼”关系的探讨,极少涉及孔子“仁”的思想的立脚点。这里,笔者试从这方面作点努力,就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立脚点——“患不均”经济思想谈点粗浅的认识,向学术界的同志们和广大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11.
白炜 《江汉论坛》2003,(11):63-64
孔子“仁学”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本文通过对《论语》中有关“仁”的语录的考察,认为“仁境”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状态,即一种知、情、意统一、融合的精神境界。“仁”是人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学说里强调最多的是“仁”,“礼”其次。在《论语》中讲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5次。难怪有些同志说:“几乎为大多数孔子研究者所承认,孔子思想的范畴是‘仁’而非‘礼’”。本文亦以“仁”学作为重点,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一点浅见。关于“仁”、“礼”的关系,长期以来争论纷纭。在我看来,从伦理学角度而论,“仁”是指人与人关系间的思想原则,“礼”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前者是伦理,后者则是道德。故本文论“仁”不论“礼”。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伟大转折,他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天上拉回到人间,把对“善”等“一般定义”的追求作为哲学研究的目标,精神助产术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法。但由于苏格拉底不懂得认识发展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抛开认识发展的过程去片面追求绝对真理,又使精神的助产术最终蜕变成精神堕胎术。  相似文献   

14.
“美人”:孔子育人的理想标准叶太平如果从“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最核心的范畴、是其最高的道德原则这一基本事实中就得出结论认为孔子育人的理想标准是“善人”,这似乎肤浅了些。细读《论语》,笔者认为,孔子盲人的理想标准是“美人”。本文就此阐析之。我们从“乐...  相似文献   

15.
“仁”这一范畴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在《诗经·齐风》中即见“仁”字:“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滕》中亦提到“仁”:“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不过,以上文献中所说的“仁”,似乎只是仪文关备的意思,而并不表现为价值领域中的一以贯之的理想和观念,到了孔子那里,仁发展出了新的结构内容,文章从伦理心境的角度对比解析仁的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罕言“性”,但这并不表明孔子不重视人性。事实上,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人性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春秋时代,论性者往往“以情释性”,而此情又是“喜怒哀悲”的自然之情。孔子则推崇“仁”。“仁”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又来源于血缘亲情的自然情感,因而具有沟通天人,连接天命与自然人性的特点,更具伦理价值。本文分析了孔子之“仁”的内涵,揭示出“诚”的情感是“仁”之本体,“仁”是在“诚”基础上的美善合一。同时说明,孔子重视情感教育,以体现于“诗”、“礼”、“乐”中的中正平和、真诚恻怛的感情来涵养塑造美好人性,起到化性成善的作用,并进而向“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的理想境界与和谐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孔子诗学视域中“不学诗,无以言”,从“诗”之意义视域的转换、“学诗”与“学礼”的对应、“诗”之“言”的价值依据,推动了孔子诗学“哲学的突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味着孔子诗学的道德取向、语辞与语气的温文尔雅、“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执礼”与“仁”的相通。我们既不能仅以现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也不能以古希腊哲学传统的诗性语言,来评判孔子诗学视域中“诗”之“言”与“雅言”的思想价值,唯其如此,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才能得到更合理的安顿与理解。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的时候,提出“克已复礼为仁”,在回答樊迟问仁的时候,提出“爱人”。孔子谈仁,重视克已工夫,复礼乙是克己的重要条件,爱人是克己的政治要求,复礼与爱人的政治性是强烈的。在孔子的仁的思想里面,贯串着修己治人之道,这是他的仁的见解的本质。孔子在回答子路问君子的时候,提出“修已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以敬”,就“克已复礼为仁”说;“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就“仁者爱人”说。“修己以安人”,与“君子学道则爱人”的道理相通;“修已以安百姓”,与“小人学道则易使”的道理相通。孔子在谈修己,谈敬,谈安人,谈安百姓,都是在谈仁的修养。克己、修已是不能从抽象的角度来谈的,需要有一定的具体内容。孔子谈仁,提出复礼作为克已的  相似文献   

19.
“情”“理”之间———两种传统伦理思想框架之下的个案比较唐文明苏格拉底相信,游叙弗伦坚持讼父杀人是有理由的;孔子在类似的个案中却采取了相反的态度,认为“子为父隐”才是正确的。这两种不同的选择表达了中西方伦理文化传统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通过对苏格...  相似文献   

20.
在自今为止的人类思想史上,关于“爱”的思考和讨论屡见不鲜,其课题内容不仅仅滞留在伦理学范畴之内,而且广泛涉及到哲学、宗教、政治、文学和心理学等各个领域。[1]这些思考和讨论足以展示出“爱”在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无意对“爱”的话题作进一走的发掘和论证,而是试图依据四位中西学者对于“爱”的考察和阐述.从而发现并探讨中西思维角度和分析方法之异同。对“爱”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当首推孔子无疑。孔子将“仁”作为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这已成为一定的共识。旱在《吕氏春秋·仁》中,孔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