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周恩来的管理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同福同难,强调顾全大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指出:每个单位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在总的财经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这样才能不犯本位主义,不单纯依赖国家,并在各自的范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他有关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工商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上下关系的论述,处处体现着顾全大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向世界展现我热爱的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之音!这就是马克·力文的中国梦。3月14日晚,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华灯璀璨。中国梦——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新任外交部长王毅、毛泽东女儿李敏、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等观看了精彩的节目。晚会上,美国乡村音乐之父马克·力文演唱了英文歌《淮安的未 相似文献
8.
3月14日晚,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流光溢彩,华灯璀璨."中国梦——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新任外交部长王毅、毛泽东女儿李敏、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等观看了精彩的节目. 相似文献
9.
10.
11.
童箴童心未泯。他想的是孩子,教的是孩子,这里做的也是“孩子”——乒乓球玩偶。 用乒乓球制作独具魅力的玩偶,是木偶艺术园地绽开的一朵新花。童箴这一发明,引起了人们尤其是孩子的极大兴趣。 14年了,童箴,这位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从事木偶艺术教育的教师,精心培育出一批批会演木偶,会做木偶,还会排演小型木偶节目的小艺术家。然而,被选送到少年宫的孩子毕竟有限。每当木偶室有演出时总是门庭若市,正襟危坐的小观众,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一幅幅活动的连环画。演出结束,当他们看到小演员手擎木偶从幕后走到台前,发现摆弄这些玩意儿的竟是自己的同龄人,当即纷纷拥到演员身边,有的呼 相似文献
12.
在大秦铁路工地,许多人都很熟悉瑞典专家奥克·埃里克森和他的中国“学生”。英国人傲慢。他们是大不列颠帝国的臣民,他们在半个世纪前还占有着印度、缅甸等几乎一半的亚洲,他们的历史上书写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日本人精明,他们是骄横一时之后又不得不从失败的废墟上爬起来并站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1月7日,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上出席了十月革命的庆典,可是,仅过了两天,即11月9日深夜,这位当时苏联的头号人物,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睡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近,勃列日涅夫的贴身警卫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撰写回忆录,透露了许多关于这位大人物的鲜为人知的细节。每逢“五一”和十月革命节,我们这些警卫人员就特别忙,免不了要加班加点。节日前夕,政治局委员们的警卫员往往打电话间我:“明天列昂尼德·伊里奇穿什么衣服?”政治局委… 相似文献
14.
重新起飞“我要把电子工业出版社做成面向世界的电子工业出版社……”时年.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明君意气风发,年少气盛。作为电子工业出版社最年轻的副社长和总编辑,王明君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才,周恩来自己就是一位世界重量级、罕见的杰出人才。毛泽东曾赞扬道:“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日本首相田中对周是这样赞誉的:“身似柔柳,心如巨石。”后来,田中还对身边的一位亲信评价过各国的领导人,其中有这么两句:“周恩来很了不起,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人物。”这一切都说明了周恩来作为一位世界级的杰出人物的影响和魅力!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者之一的周恩来,对人才的罗致和关注堪谓倾注了毕生的心力。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就注意人才的搜罗了,当时。年仅19岁的青年摄影师徐肖冰,原在太原阎锡山的“西北电影公司”工作,他不愿随国民党撤退到重庆去,就找到太原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但彭雪枫同志认为目前八路军无条件开展摄影工作,故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许传玺,1968年11月出生,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本科,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硕士。1990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博士与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人类学学刊》主编和《哈佛国际法学刊》编委,并于2000年当选美国比较法学会理事和《美国比较法学刊》编委。回国后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译审委员等。2004年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成为该院院士中第一位中国内地学者。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