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平等互利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学习邓小平同志“建立国际新秩序”理论的体会何俊林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要论之一1988年12月,邓小平同志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说:“当前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几点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几点思索蔡拓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当代人类最为关注的跨世纪的重大课题.几年来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定深刻表明,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国际新秩序的自然确立,因此,有必要对国际新秩序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一、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历史前提世界格局的巨大变...  相似文献   

3.
目前,和平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和平发展不仅反映了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也符合建立国际新秩序所依据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并促进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各国都在思考未来的世界究竟向何处去,一些国家先后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和设想。其中,中美日三国的构想各具特色和代表性。下面,我们拟就这三种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构想试作比较评析。一、美国“世界新秩序”的内容特征及前景自从海湾战争以来,美国总统多次就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发表主张和看法。不久前,白宫新闻办公室就布什总统经常使用“世界新秩序”的含义发表声明,指出:“布什总统使用此一术语意在陈述他对正在出现的冷战后时代的看法。在这一时代,国家间的恐惧与怀疑已被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的发生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以美苏两极为中心的国际霸权体制一一冷战体制的崩溃,从而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构筑后冷战时代国际新秩序的关键时期。在构筑未来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为了在新秩序的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都积极地调整其国家发展战略。在世界各大国国家战略的调整过程中,日本尤为引人注目,它提出并积极推行旨在构筑国际新秩序过程中实现其成为主导国际新秩序的重要一极的“政治大国”战…  相似文献   

6.
深入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推动和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积极推进国际文化新秩序建设,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时话,积极利用国际机制,弘扬中国先进文化,使之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础,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政治保持着一种所谓的两极格局,即以美、苏两强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社会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对此,长期以来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缺乏热情的西方国家也一反常态,提出了他们的主张。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几任领导人都表现出了对国际新秩序的热衷,美国所设计的国际新秩序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张文武 《学术探索》2005,1(6):73-80
由于旧的国际秩序在许多方面被突破,而新秩序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一个相对“无序”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显著。在我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指出:“世界上有两件事情同时要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此后,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曾多次论及此事,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报告也阐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2003年5、6月间,胡锦涛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上发表了三次讲演,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五点主张,即:一,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二,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三,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四,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五,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重要作用。新秩序观也涉及到了国家的主权问题,它一方面坚持要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平等,因为这是实现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保障。另一方面,它强调应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要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为此,应尊重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国的权威和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协商和签订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议,来协调各国的立场和政策。只有建立起公正平等的国际新秩序,才有望从根本上探索出一条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旧秩序阻碍了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导致世界贫富两级分化 ;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欲借全球化使西方价值观和政治霸权全球化。但是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将催生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国际新秩序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同时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核心作用 ,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倡议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随后,中国政府多次发表谈话,表示要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而努力。 国际政治旧秩序,是由帝国主义建立的。其具体特征是:强国控制世界,战争威胁人类,强权政治猖獗,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处于  相似文献   

11.
国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新秩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和人类环境保护活动的不断强化,一股环境外交热正在各国兴起,建立国际环境新秩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治家的重要议题。本文拟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就建立国际环境新秩序的问题作些探讨。 一、国际环境法在建立国际环境新秩序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环境新秩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指国际环境领域中各国共同协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平的世界贸易规则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部分,发展中国家在WTO谈判及制定中努力体现公平公正原则。WTO机制对维护国际经济新秩序有积极的作用,其弊端也产生着不利的影响,要不断推进WTO运行机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其实质就是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进行改革,以平等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争鸣则为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4.
余建华 《社会科学》2003,3(4):34-39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机制的发展,不仅是当代中国同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超越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的辉煌篇章,也是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致力于探索新型国家关系,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深远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提出并同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它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新发展,为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指明方向,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榜样,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16.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坚持了这一重要思想,明确指出:“要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真学习和领会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把握、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冷静观察世界,确认当代世界主题新变化,准确把握国际格局发展新趋势,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秩序的变化是以世界格局为基本前提的。多极格局对建立国际新秩序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国际新秩序的结构框架和保障问题 ,以及它所遵循的原则 ,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国际战略大思路,是对冷战后国际事务的战略大谋划,是对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大设计.新安全观是指导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处置安全问题的一种思维意识和行为准则,为使这种思维意识和行为准则转化成具体实践,需要有一整套运作机制,而国际安全新秩序就是将新安全观落到实处、统筹各种运作机制的必需载体.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以新安全观为主导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进程已经启动,并正将国际安全秩序引入健康、稳定的新轨道.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对外战略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提出 ,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国家利益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美国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使国际社会感到担忧和不安.世界需要多极化,因为只有多极化才能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像欧洲国家一样,亚洲国家也一定能以新思维和向前看的态度处理所谓的"文化裂痕",进而启动统一进程,最终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多极化世界的一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