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当代学术界在阐释《诗经·关雎》主旨方面,"恋歌说"和"贺婚说"颇为流行。依据周代金文文献和先秦礼仪制度,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辩驳,主张此篇当为歌颂夫妻和谐相处、婚姻幸福的颂歌,本是专属于天子诸侯和其他特殊贵族的"房中之乐"。  相似文献   

2.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诗经四始"之首,也是全部六经的起始。《关雎》从鸟兽虫鸣之声起兴,渐而进于人文礼乐的琴瑟钟鼓之声,体现了《孔子诗论》所谓"《关雎》之改"的诗教大义。从诗教的角度出发来读《关雎》,会发现求取淑女的过程虽然是全篇的主线,但男女德性的相逑才是核心。现代爱情注重"求",而古典夫妇之义关心德性之"逑"。从德性诗教出发,可以展开《韩诗外传》所谓"《关雎》之道"的天人一贯大义,和"《关雎》之事"的通古今之变大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历史和文化常识,以古代风习避雍为有力证据,力图辩明《诗经·关雎》的主题既非"吟咏后妃之德",又非"男子爱而不得乃成梦幻,幻想中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梦想写真,其本事写的则是一个典型的爱情故事,所表现的则是一个完整而又圆满、实实在在的恋爱过程.《诗经·关雎》是一首叙事诗,而非抒情诗.  相似文献   

4.
杨德春 《殷都学刊》2011,(4):125-127
《诗经》名称英译为The Song Book或The Book of Songs不符合《诗经》的实际情况。又因为"经"与"集"构成矛盾,英译为The Poem Scripture或The Scripture of Poems不可取。英译为The Poems和The Mao Poem Book或The Mao Book of Poems也不可取。《诗经》名称应该英译为The Poem Book或The Book of Poems。  相似文献   

5.
尽管<诗经>并非专门的审美理论文本,它所包含的人体审美观念却大有可观.<诗经>所表现的人体审美观念极为丰富:既承续了中华远古以来积淀的以"大"为美的形体关观念,同时以五官和肤色为主体的客貌美意识也已然自觉,并呈现出由重视之外美转向关注人内美的过渡性特征.凡此,可显示先秦人自我欣赏审美意识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的美女对后世美女有着某种模式性的影响,是美女的文化源头.<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散见于十多篇<国风>中.仔细阅读这些描写美人的文本后,我们发现,<诗经>里的美女有两个层面.其一,女性的整体之美.其二,女性的外在美.在<诗经>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男女身份上的相对平等,男性的审美目光是平视的.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关女对后世美女有着某种模式性的影响,是关女的文化源头。《诗经》中对女性美的描写散见于十多篇《国风》中。仔细阅读这些描写美人的文本后,我们发现,《诗经》里的关女有两个层面。其一,女性的整体之美。其二,女性的外在美。在《诗经》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男女身份上的相对平等,男性的审美目光是平视的。  相似文献   

8.
钱伟 《兰州学刊》2007,6(4):150-152
<诗经>文本自身的审美性与其由"经"的地位而产生的政治道德要求之间的张力,决定了儒家在解释文本--尤其是文学性文本--时的主要任务.在对<关雎>的释读中,通过认定作者和调整诗歌重心这两个策略,文本中原有的以男女情爱为中心的个人体验被置换成了道德训诫.儒家的这种对文本的控制,对文本释义权的控制,实际上决定了对读者进入体验通道的控制,并最终决定了对读者体验取向的控制.这一释义策略最终又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倾向和批评态度.  相似文献   

9.
<周南·关雎>中"流"、"芼"二字,在<毛传>里训为"求"、"择".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毛亨之说的不妥于字无征,于文无理.认为"流"训为本义,"芼"解为以蔬菜伴祭,即"熟而荐之",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文章上看都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文本解读较为重要的视角。《关雎》作为《诗经》首篇,历来是儒家经典释读的批评对象。在归纳分析儒家阐释《关雎》经典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为视点,剖析《关雎》文本所蕴藉的文化内涵,进而可以总结文化批评理论的具体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诗歌翻译是难度最高的翻译,关键问题在于译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再现原诗的形式和神韵。要再现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再现诗歌的音韵之美,诗歌的译者必须具备诗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译诗话诗魂     
诗意即译中之所失。”因此,译诗艰辛。1.理解阶段——准确把握诗意:诗意是诗的生命与灵魂。这是译诗的症结所在。诗精炼且多度,须慢咀细嚼以悟之。步骤有三:(1)吟读以知慨貌。(2)探索言外之意以把握深层内涵。(3)遁出现实,化入其境,译者变成诗中发言人,亲历其一切以把握诗意。2.表达阶段——忠实重现原作诗意。(1)先注重首要任务,忠实地再现诗意。这是译作成功与否的试金石。(2)提练整饰,使译作成为言简意赅的“音乐”。译者应精益求精,力争最大限度地理解并重现诗意。这是译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诗人兼翻译家朱湘翻译了大量的诗歌。在译诗中,他对许多诗歌的意象做了改写。对比分析译诗和原诗可以发现,朱湘主要采用替代、删除、增添等方式改写原诗的意象,以求获得对等的翻译效果。通过运用这些翻译改写策略,朱湘成功地美化了译文,使译文获得了与原文相当的审美效果,从而实现了诗歌翻译之目的,为中外文学交流谱写了新篇章。在诗歌、散文、书信、文学评论等作品中,朱湘间接地表明了他改写意象的缘由。研究认为,朱湘的文化立场和诗学诉求是他改写原诗意象的两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诗歌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局限性进行了论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狂欢化诗学"揭示了"狂欢化"对作家艺术思维和体裁形式的影响,对文学与人学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文学观念的层面上,巴赫金独树一帜地宣称:文学是一场"狂欢化"的活动,一切本真意义的文学应具有"狂欢化"的精神,呈现"狂欢化"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6.
<诗经>"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傅道彬先生引用史念海的观点,认为顿丘是在浚县东北方的屯子、蒋村一带,实则有误.根据<水经注>中的记载,应该在浚县西部20公里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江河"作为普通物象,经过历代诗人不断地刻意营造,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源远流长的"江河"意象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崇拜与个人离愁的抒怀,滚滚东去的"江河"意象体现着雄浑劲健的壮美与逝者如斯的哀愁,惊涛骇浪与清澈澄明的"江河"意象分别喻指动荡浑浊的世道与宁静纯洁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原作的形式与内容. 笔者以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为依据,从舍形曲意,意象尽失;求形曲意,意象缺损;求形存意,意象完整等三方面分别对翁显良、许渊冲、丁衡祁等名家的汉诗英译作品加以比较,探讨汉诗英译中的意象转换问题, 以求原诗与译诗从形式到内容的最大近似.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方法,一直以来争执不断,各抒己见.本文梳理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汉语言的浸润和对译者翻译观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地域译者的译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即鉴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独特的翻译方法具有可行性.一言以蔽之,异化翻译于中西方文化互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的古诗今译活动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新诗”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古诗今译是对“新诗”写作的有益探测和锻炼,而古诗今译所生产的文本,也是一种“新诗”,一种被更新的诗。就整体而言,古诗今译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早期新诗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姿态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