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我国有8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如何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旧的生育观,树立社会主义生育观,搞好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思考着、探索着,有的地方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在这方面,江苏省如东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一、基本情况如东县是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之一。该县地处长江北岸,黄海之滨。总人口为109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是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的农业县。该县六十年代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四点四个孩子(高的年份平均五个以上),七十年代初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到  相似文献   

2.
“三结合”的发展与农民传统生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 ,生育行为是受生育意愿的影响 ,而中国农民生育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计划生育“三结合”作为以利益导向为特点的新型人口控制的工作模式 ,其运行带来一个极好的“附属效应” ,即加快了农民生育观转变的进程。因此本文意在分析“三结合”的深化发展对促进农民传统生育观转变的作用。一、农民传统生育观及转变的条件生育动机源于生育需求 ,生育需求又受生育观念 (也称生育文化 )的影响。中国农民传统的生育观是传统经济和传统社会的文化体现 ,受家庭文化和村落文化的影响。家 (族 )文化注解着农民生育最原本意义 ,村…  相似文献   

3.
对转变人们生育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中,强调要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已有多年。但生育观的内涵是什么,生育观转变的标准是什么,似乎还处于模糊状态。因此,在这方面作些思考或许对计划生育工作是有益的。 一、生育观的内涵。所谓生育观就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相对稳定的看法和主张。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生育观的实质是人们在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们东莞市的农村正处在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商品农业转变,从温饱生活向小康水平发展的时期。面对这一转变,计划生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怎么搞?有人说,有钱了,把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往家里一摆,什么文明都有了。也有人说,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荷包开始胀了,会自然而然地不想多生孩子了。其实不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反而产生了多生孩子的要求。因为他的生育观还没有根本转变,只不过在穷的时候,怕超计划生育要受罚,不敢多生,现在他富裕起来了,有了钱,你罚钱就是了。这使我们意识到,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继续努力把人们的思想往新的高度引,不帮助农民破除封建主义的种种陈规陋习,转变生育观,计划生育就很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说不上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从宏观的要求出发,确定了本世纪内人口数量不超过十二亿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生产水平比较落后,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国家里,传统的生育观还相当顽固,许多家庭,特别是农民,往往从微观利益出发,对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要求,思想阻力很大。承认这个现实,千方百计地通过教育,改变一代人的传统的生育观,逐步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新生育观,是实现计划生育的国策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国家,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研究、认识和掌握农民生育意愿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才能抓住计划生育工作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其中,人口生育观有五大转变:1、生育目的观由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向为社会尽义务转变.人口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就自然属性来说,人类生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延续和繁殖,即维持个体生存和传宗接代。就社会属性来说,人又是社会的产物,人类生育的目的,要受社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生育观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农村社区发展与农民生育观现代化陆杰华(一)自七十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我国生育率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最为突出。数据资料表明,196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34.11‰,而1992年人口出生...  相似文献   

9.
计划生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生育要求转变群众的生育观。生育观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在进行这场变革中,思想政治工作应放到什么位置?能起到什么作用?围绕这个问题,笔者最近到资兴市波水乡作了一次调查。调查证明,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培养一支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农民群众的生育观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一、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 波水乡是资兴市的一个山区乡,总面积为七十点三五平方公里,耕地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九亩。全乡有十三个村,一百二十二个村民小组,二千七百一十九户,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人。  相似文献   

10.
城乡生育观的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育观就是人们对生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它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影响着生育率的高低。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人们生育观的差异,对于科学地选择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生育观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该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宗教、道德等诸因素的制约。因此,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生育观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城乡差别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它表现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城市居民在生活条件、教育训练、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而农村在经济、  相似文献   

11.
生育观转变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育观转变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难题。作为一种生育文化,其转变具有意识形态的滞后性、缓慢性、长期性、摇摆性的特点。但尽管如此,生育观转变问题仍日愈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因为这个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一是80年代生育率下降水平难以稳固,难免再次出现反弹;二是在当前许多体制发生变革,计划生育行政干预效应愈来愈低时,  相似文献   

12.
笔者把“养儿防老”、“(认儿子)传宗接代”,“为了(男)劳动力”等看重生儿子的观念在此合称为“重男轻女”生育观。“重男轻女”生育观是我们时下计划生育工作极大的思想障碍。过去学术界对“重男轻女”生育观多用经济目光去看待;或者说,多从经济方面去理解,将其完全视作经济色彩的东西,并总是局限于经济措施来解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人口来源十分复杂的地区,这里既接纳了随城区不断拓展而外迁的许多城市居民,也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习俗各异的外来人口。这一地区一直是广州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而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更是难上加难。毋庸置疑,外来人口跨地域流动的特征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国内有关研究和我们的调查均发现,因经济压力和环境压迫所致,外来流动人口的整体生育水平实际远低于当地农村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结合部农民的生育状况是影响广州市整体生育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城乡结合部农民的生育文化,挖掘农民生育行为的根源和深层动力,对稳定广州的低生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育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婚姻、生育子女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是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因素。解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的生育观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加上漫长的封建社会意识的影响,旧的生育观念严重地障碍着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因此,转变生育观念,是当前我们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迫切任务。就生育观念来看,当前主要存在两种思想:第一是旧的传统观念“无男便是绝后,断了  相似文献   

15.
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进入低生育水平的90年代后,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一轮以生育的性别为焦点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本文正是对于这一挑战的理论思考。文章从社会人口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农民生育文化边际性的理论命题,认为性别是农民生育的核心内容。“生一个男孩”体现了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在生育问题上最基本的价值性需求,是他们难以逾越的文化边界,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长期的稳定性。在农村人口控制中,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农民生育的文化边际性,并考虑将它作为日后制定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将计划生育的正当性建立在文化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使宏观的“抓紧”,更有可能真正落实为基层的“抓好”,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实施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农村,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在于占全国80%以上的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是人们的生育模式。目前,农民的生育模式同计划生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是造成计划生育成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根源所在。一、当代农民的生育模式人口生育模式是在一定地区、一定群体内进行的对人们生育子女数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一定文化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受人口规律的支配,以具体的人口生育率表现出来。中国农民要求子女数  相似文献   

17.
浅谈区域经济文化对生育观的影响——温州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经济模式蜚声中外,但温州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未能与温州的社会经济保持同步发展。本文试图从阐述温州区域经济特征和精神文化现象入手,结合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分析经济、文化和生育观三者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着重说明经济和文化对生育观和计划生育的深刻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 生育观指导着人们的生育行为。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阶级都有不同的生育观。生育观的形成有其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意识、传统习惯等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它和其它意识形态一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并不随着社会制度的消亡而立即退出历史舞台,正如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旧生育观,直到现在仍有相当大的影响,成为贯彻执行现行人口政策的严重障碍。因此,破除旧的封建主义的生育观,树立新的社会主义的生育观,已经成为控制我国人口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我国封建主义生育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条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封建主义生育观的主要特征:一是主张早婚,  相似文献   

19.
皖北皖南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芒  孙中锋 《人口研究》2002,26(5):41-48
利用“皖北皖南生育水平差异比较研究”项目第一阶段调查资料 ,对安徽省南北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 ,认为皖北皖南农民生育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育水平的高低是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 ,经济、社会、文化和计划生育是影响农村家庭生育行为 ,进而制约生育水平的四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论生育观的超前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理论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水平的高低,是由生产力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这一观点,对人们的影响颇深。笔者把这种随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生育观也自然而然地发生转化的现象称为生育观的自发性转化。人们的生育观的转化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多方面的努力,人们生育观念也会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我们把这称之为生育观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