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1949-1956年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中,政府与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各自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时期,政府与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经过了此消彼长的过程,最终伴随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中断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市场经济地位成为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等贸易摩擦事件的重要原因,而欧盟既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为此,利用重复博弈模型从动态视角对中国与欧盟市场经济地位谈判中双方谈判的可行性、谈判的模式以及双方的收益和策略选择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中欧之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谈判带给双边的收益是不对称的,对中国来说,越早得到欧盟的承认,收益越大;对欧盟来说,在一开始就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是其最优选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市场经济地位谈判的价值将减小,而欧盟所承担的机会成本将上升。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不断与欧美日韩等国发生农产品贸易争端是源于双方面原因的:进口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质疑以及在摩擦裁定过程中的歧视诱发了贸易争端;而中国自身农产品出口价格偏低、质量低下、行业协会不作为以及质检标准的滞后等问题则使得摩擦得以持续。这一问题的解决则必须由政府部门、行会以及农业经济个体共同通过完善农产品贸易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行业协会、提高农产品质量等各种手段完成。  相似文献   

4.
指出中国电网企业因其自然垄断地位在市场上极可能产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中国行业规制法的缺位使得《反垄断法》成为在这一领域适用的法律根据;但《反垄断法》在规制电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时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欧美等国相关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对中国电网企业的拒绝交易、垄断价格、差别待遇以及其他限制竞争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严格规制,以完善《电力法》。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也遭遇了更多的非关税壁垒。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核心问题,所以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与非公有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新兴社会阶层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继党的十五大科学地解决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地位后,建党八十周年大会和党的十六大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又科学解决了我国新兴社会阶层的政治地位问题。这对于在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和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台经济的独有特征和数据要素的独有属性引发了传统反垄断法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理论和方法的适用问题。新要素对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冲击使得构建新的平台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思路和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反垄断基本分析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数据要素作为市场份额的内部考量因素和平台经济的外部特有因素嵌入平台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构造数据要素的“二元嵌入”模式,对数据要素影响市场力量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为实现该理论模式设计类型化规制和动态化调整的制度方案,从而为基于数据要素考量的平台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实践提供行动指引,也为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理论重构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力市场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电市场在中国电力市场的地位 ,指出了目前开拓农电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以市场营销的观念和策略来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观点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要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更是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因此,当前分析和研究中国农村金融深化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来看,只有通过不断深化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三大效应,才能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而实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涉及到怎样通过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来推进市场体系的建设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特别是随着我国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即将恢复和随之而来的减让关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将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当务之急更应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大前提下,尽快按国际惯例规范  相似文献   

11.
房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资产价格市场。房产市场由于资本投资性高、行业带动性强,所以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处于支柱性地位;资本市场则是现代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表现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是我国数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却出现了房地产市场极度繁荣,资本市场长期过度萎靡的发展格局,二者的失衡性发展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文章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房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失衡性原因,以促使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页岩油气技术突破、欧佩克国家不减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际石油市场正步入一个“再平衡”时期,国际石油供给、需求和价格面临新一轮重构。运用均衡模型分析国际石油市场供求趋势和国际油价走势,从短期看,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难以改变,油价仍将低位运行;从中长期看,国际石油市场的均衡价格可能为80美元/桶左右。作为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中国,要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加快推进油气全产业链结构性变革和能源结构改革,建立更加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快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国2004年兑现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零售市场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尤其是大型综合超市在我国发展迅猛。政府和企业为正确应对零售业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首先应充分认识FDI对我国零售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建立零售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零售业产业安全度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自2007年开始,我国零售业产业安全状态从基本安全向不安全发展,其不安全程度越来越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使我国零售业转危为安、稳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由于地缘与区域市场优势,日本成为我国禽肉出口的重要市场。然而近年来中日禽肉贸易时有摩擦,波动频繁,出口减少。宏观上分析主要是因为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变化;客观上分析主要是由于日本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与我国目前禽肉的生产标准或流程难以有效衔接,例如像"肯定列表制度"、卫生与动植物检疫(SPS)等贸易壁垒措施;主观上分析我国禽肉从生产、产品质量控制、市场监管、流通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内功"不足问题。因此,我国在短期应以增加熟肉出口为主攻方向;长期则应不断地在提高产品质量、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生产等方面下大气力;建立"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的生产技术体系、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和行业监管法规及其执行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资企业融资上市的法律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加入WTO后,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法律问题逐渐清晰显现.但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明显滞后,加上中国证券市场未全部开放,阻碍了外商投资企业上市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目标.因此,在外资政策、证券法、反垄断立法等方面加以完善,将有助于引导外商投资企业融资秩序有序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迄今为止,宗教的经济学研究进路还仅限于分析基督教国家的宗教现象,尽管这一进路的核心理论家们对其普适性充满信心。并且,宗教市场的供给理论所考察的只是宗教性表达的一种形式——正式宗教组织里的宗教参与(成员身份和活动参与)。为分析当代中国(一个与欧美国家在宗教传统和宗教管制上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的宗教现实,文章提出了一个三色市场模型:红市(官方批准的宗教),黑市(官方禁止的宗教)和灰市(合法性/非法性地位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状态的宗教)。灰市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的是宗教性表达的非制度化方面。三色市场模型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复杂的宗教现象。而且还可以被拓展应用到其他社会。  相似文献   

17.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往往也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过程,而当前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过程陷入了"瓶颈期"。注意到国内证券市场与产业升级关系相关研究在视角、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利用2006-2010年的省际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融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结果显示,证券市场融资不仅没有推动反而阻碍了产业升级,且阻碍主要来自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则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政府改革在下一步改革中将居于中心地位,它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战略意义。这表现在:亟待创新的政府体制是计划经济遗留下的“硬核”,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障碍;进行政府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政府体制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交会点,因而政府改革具有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9.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理论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模式,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但这种经济模式缺乏活力,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为资本主义所特有、为社会主义所不容的僵化理论逐渐松动。但社会主义的中国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可以统一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要有市场,这些问题在理论上的突破经历了十几年的争论,才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国内市场体系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列举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特征指标,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等领域的迅速崛起不仅使中国成为统计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大国,更重要的是,这种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对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大国经济特征对培育国际竞争力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利于在国际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和获得贸易条件之利;二是对出口产业的规模经济支撑;三是当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旦受阻,国内市场可以为出口商品提供一个缓和的平台;四是大国富有潜力的市场是吸引国际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