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谈如何实现人事管理体制的调整吴德贵当前,全国人事战线上的周志正在贯彻落实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精神,实践看宋德福部长提出的人事工作"两个调整"必将会有力地推动人事事业的发展和人事部部门的自身建设、那么,怎样才能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对应两个转变实现两个调整推动人事工作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做好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  相似文献   

3.
实现第一个调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朱庆芳"把适应于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这是国家人事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如何实现这一调整,近来各级人事部门...  相似文献   

4.
人事工作“两个调整”随谈原所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人事工作不失时机地提出"两个调整",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人事工作"两个调整",就是改变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的人事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  相似文献   

5.
抓好重点,搞好"两个调整"王通讯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同志在去年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要求全国人事系统1996年要做好两个调整工作。一是将以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体制调整为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体制;二是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这...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6年,人事部根据我国经济的两个转变,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上世纪最后的五年当中,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的人才(力)资源开发上来。新世纪的头三年已经过去,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的人事管理却没有实现从形式到实体的完全调整。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新中 国诞生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任务,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缺乏自觉开发人力资源和使用优秀人才并使其在竞争中不断涌现的机制。虽然近年来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但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为此,人事部根据国家的两个转变,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一个热点。许多大公司把原来的“人事管理部”换成了“人力资源开发部”,面向日益逼近的二十一世纪,人才资源开发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视为新世纪的“朝阳事业”。 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历来十分重视。1995年12月,人事部长宋德福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指出,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实现人事工作的上述两个调整,是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这就为我们指明了人事工作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便于广大人事工作者学习、了解、掌握最新的人事政策、人事理论、人事信息,本刊特开辟人事工作测验栏目;测验题分填空与简答题两部分,题后附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工作与学习提供帮助。 一、填空 1.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培养.吸引和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任务切实抓好,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用好战略) 2.“九五”期间,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上来;为国民…  相似文献   

10.
从公司化人事管理体制看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趋向滑县人事局滑县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选好用好干部已成为强化企业总体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精简、高效"的公司化人事管理体制是董事会领导...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刍议李佳骐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人事部提出了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这是新时期人事工作改革的方向。把传统的人事工作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为了正确地贯彻"两个调整"方针,必须搞清楚,什...  相似文献   

12.
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合理调整政府经济职能郑志龙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转...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政府人事制度实施战略改革,主要任务就是调整人才结构,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与多种人才分类管理相结合。为此,各地政府部门从自身条件出发,在调整公务员职位设置和机构编制的同时,转变人事管理思维,建立更加灵活多变的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人事厅召开人事工作“两个调整”研讨会近日,省人事厅召开人事工作"两个调整"研讨会,就人事工作如何适应"两个转变",进行"两个调整"进行了研讨.会议交流论文16篇,厅机关全体同志参加了研讨会,林艾英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各处室对这次研讨会非常重视,进...  相似文献   

15.
(一)从“等、靠、要”调整到主动地进行人才资源的市场开发。(二)从“怕流动”调整到在流动中优化人才队伍。单位完全可以把人才流动作为改革自身工作的契机,在流动中可以选优汰劣,可以合理调整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能结构。(三)从“服从型”调整为“契约型”。人才与用人单位是契约关系,在契约面前人才与单位地位是平等的,单位应把自己与人才放在平等的地位,通过协商来处理问题。(四)从鄙薄物质利益调整到服从价值规律。(五)从“垄断”的管理心态调整到竞争的心态。必须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体制之中,建立起公正…  相似文献   

16.
人事工作两个调整的提出,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人事工作的目标任务。同时,也向人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才培训与开发工作,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黑龙江省人事厅把地方人才培训工作纳入人事管理,这是人事部门为经济建设眼务的重要举措,也为人事工作实施两个调整积累了经验。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黑河市的人才开发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由部门行为上升为社会行为是加大人才开发力度的组织保证 人才培养开发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重视的一项工作,现已把地方人才开发培养提高到积蓄专业技术人才后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直沿用党政机关人事管理方式,尽管经过多次变革和调整,但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人事管理的阴影,其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和制度设计,已难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并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18.
浅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性问题李志远最近,宋德福部长在谈到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时指出:第一个调整的重点在于"配套性".第二个调整的重点在于"整体性"。那么,在我们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的实践中,如何突出和体现"整体性"这一特征呢?我认为,至少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十个关系郭九林一、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关系建立以国家公务员制度为基本特征的我国人事管理新体制,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要求。我国现行人事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主要弊端是:(1)职位设置缺乏科学分...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于1996年12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两个调整开局之年取得的成绩。确定了1997年人事工作的总体思路。提出,1997年是实施人事工作两个调整的改革落实年、调查研究年、自身建设年。 李鹏总理给会议发来贺信,国务委员李贵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国家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报告用“五个新”概括了1996年人事工作的成果。一是扭住改革不放松,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取得新进展;二是围绕中心找抓手,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展示新势头;三是连续性工作和创新性内容紧密结合,人事工作不断拓宽新领域;四是抓典型树形象,人事制度改革与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协调发展新气象;五是加强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