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的仙鹤湖西社区,有一个由一群退休仍心系辖区小学生们安全的志愿者自发组建的校外交通疏导站.自2005年以来,这个校外交通疏导站的志愿者们无论严寒酷暑,一直坚守在辖区内的小学校门外.他们针对道路狭窄、每到学校放学时间过往车辆和接送学生的私家车较多,以及小商贩占道经营、交通状况十分混乱,给学生安全带来威胁的实际,长年风雨无阻地自愿疏导交通,为孩子们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被孩子和家长们誉为"安全爷爷"、"安全奶奶".日前,这支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如今12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发起的"为孩子们送去平安"服务项目,被民政部评选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是辽宁省唯一获奖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社区志愿者的培养和发展是社工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现实情境中,社区志愿者只是低层次、高频率地参与社工机构举办的各类活动,社工机构在志愿者发展过程中亦往往错误理解"增权",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开采式利用".本文将从增权理论视角出发,以广东省为例,反思当前社工机构对社区志愿者的使用模式,探讨社区志愿者在机构中新的角色定位,以实现社区志愿者自身的真正发展. 社工机构对社区志愿者增权的误读 将"赋权"等同于增权."赋权"就其表面意思而言是赋予权力,是一种权力的施予,存在的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与增权理念不同的是,赋权强调的是外在权力的引入,当事人是被视为无权或缺权的群体.增权则并非"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在社会交往、言语交流、想象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障碍。由于专业老师及相关自闭症儿童的实践经历,就志愿者的外在和内在要求提出相应的建议,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同时提倡用更合适的方式去关注自闭症儿童。  相似文献   

4.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警方审讯时除了借助测谎仪,还可以通过要求嫌疑人绘画来判断他们是否撒谎。英国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绘出一个场景比口头描述更容易揭示一个人是否撒谎。间谍实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研究人员组织31名志愿者参与一场间谍实验,志愿者要从一名秘密特工手上拿走笔记本电脑,交给另一名特工。  相似文献   

5.
向东和向西是对结婚12年的夫妻,丈夫向东是报社记者,太太向西是电视台化妆师,他们每天都像热恋中的男女,令人羡慕,在约请这对时尚夫妇喝咖啡聊天时,他们道出了很多个人主义的情感保  相似文献   

6.
金色的九月,我们迎来了第23个教师节。人们总是习惯用"园丁"、"红烛"来赞颂光荣的人民教师,难以忘怀恩师的缕缕白发。我们同样不能忘怀,在一些边远贫困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有一批特殊的教师在默默地耕耘着,那就是支教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远离家乡与亲人,在陌生的土地上默默奉献着,用智慧传播着文明与新知,用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心灵,用青春书写着希望与未来。他们是清贫的,他们是富足的,他们是可爱的,他们是可敬的。教师节之际,我刊籍此文向大家介绍这个群体,让大家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了解边远贫困乡村的教育现状,更是为了向这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致敬。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到很幸运,而另一些人却常常觉得不如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赫特福德大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称他已经找到了答案。十年前,怀斯曼教授开始研究人的运气。他在全国许多报纸上刊登广告,让那些总是感到幸运或总是感到不幸运的人与他联系。数百名男女志愿者参加了他的研究。这些年来,怀斯曼教授采访他们,让他们参加各种实验。比如,在一个简单的实验中,志愿者们分成了两个组,一组是那些总是感到幸运的人,另一组  相似文献   

8.
我也曾是"留守儿童"自从接触了"种爱计划",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次线下培训中,被授予"种爱计划"爱心大使的我,和杂志社的同事以及志愿者,一起聆听中科院心理所韩茹博士有关留守儿童支持工作的专业培训,我一边听一边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回忆中。其实,留守儿童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曾经的我们。  相似文献   

9.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已有—个月;但在许多人的心中,世博会留给他们丰富而美好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被亲切称为“小白菜”的世博会中国志愿者,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世博游客;而你可知道,19名来自西班牙的志愿者也曾远渡重洋,在世博园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世博“洋白菜”。  相似文献   

10.
时讯盘点     
非常声音"作为一名汉语志愿者教师,我觉得十分荣耀。每当我听到学生发出标准的汉语语音的时候,一种荣誉感油然而生。"——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世界各地从事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工作。虽然这些来到异国他乡的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不一帆风顺,但他们还是安下心来努力工作,完成好志愿者服务任务。  相似文献   

11.
姜菁 《职业》2008,(19)
在经历中长大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青年一代的成熟与成长.在抗震救灾队伍中、在奔赴灾区的志愿者中,有许多被称为"80后""90后"的青年和大学生群体.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责任.  相似文献   

12.
志愿者行为动机是洞悉志愿行为的重要因素,从志愿者行为动机功能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志愿行为动机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任务特征确实可由大学生某些被满足的志愿行为动机来体现;大学生志愿者会偏向性选择与其志愿动机相匹配的志愿活动任务类型。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志愿者机构可尝试实行"预调研制"及"菜单式,,的志愿活动任务展示方式。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项目的运作离不开志愿者,然而目前在社会服务及项目运作过程中,对志愿者的关注度较低,导致他们产生被忽视的感受."老年乐园"项目就是在意识到志愿者培养、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后,采取培训、管理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注重志愿者服务他人的能力,也注重志愿者自身能力的提升,让老年志愿者在实现老有所为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他人.  相似文献   

14.
正儿子的被欺负事件历经四年,终于圆满解决……被同学连打三次那天,他刚从一年级的教室走出来,老公一眼就看到他脸上的小伤痕,着急地问怎么回事。他说是同学冯某打的。老公问他有没有还手,他吞吞吐吐地说:"没有。"老公非常生气,大声质问:"为什么不打回去!"他沉默,怯怯地上了车。回到家,老公还在大声教训:"明天你必须给我打回来!男子汉,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一位学传媒的朋友和笔者聊起志愿者.因为是准同行.所以很自然地说起媒体视野中的志愿者。她感觉。媒体报道志愿者总体上并不多。我承认这点。我说,能引起媒体兴趣的是“志愿者事件”。比如去年年初南方冰冻灾害中的志愿者.紧接着是汶川地震后的百万志愿者,然后是50万奥运志愿者。他们在2008年轰炸式地群体性出现,媒体自然“兴奋”。  相似文献   

16.
称2008北京奥运为全民奥运一点不假,仅志愿者就有近百万人.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奥运之后,他们的职业发展将走向何方?志愿者的经历是否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拐点?<职业>杂志专访了五棵松篮球馆志愿者新闻运行团队中的三位成员,虽然他们来自不同领域,承担不同工作,有着各异的成长体验,但志愿者经历都在他们的职业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为社区服务的层面上.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于1989年诞生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一个街道社区;19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我们国内最大的两支志愿队伍,"爱心妈妈"便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爱心妈妈",也被称为"慈善妈妈",并不是某个志愿团队的名称,而是全国各地社区志愿者中一支特殊的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爱心妈妈"已由个体慈善行为向多元公益活动转变.最初,"爱心妈妈"只是作为个体,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尤其是对社区特殊人群的关心和照顾中.  相似文献   

18.
12月5日,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将迎来属于他们的节日——国际志愿者日。2013年,以“年轻、全球、活跃”为关键词,国际志愿者日特别关注青年志愿者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近些年来,很多外国友人旅居中国,将志愿服务的理念带到这片土地上,无私、真诚、热情地帮助这里的人们。在他们看来,“志愿在中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唐冠华和邢振夫妻俩,职业截然不同,理想却惊人一致。短短一年间,他们和一群年轻的朋友,在青岛崂山,用双手建造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社区",从日用品到食物、能源、房屋,全部亲手打造。他们用原始的劳动加现代的技术,过上了一种尊重自然、近乎原生态的"低成本生活"。他们的"家园理念"感染了大批志愿者云集崂山,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国的网友纷至沓来观摩。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是向世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形象的一个契机,世博会中广大志愿者的辛劳与付出为这样的展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小白菜"、"蓝精灵"为代表的大学生志愿者更是广泛分布于园区内外为游客排忧解难,他们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志愿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类型,从而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以期为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