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死相守     
靠着一句关于做饭的诺言生死相守,这,就是爱情吧。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追到手的。如今看来,母亲真是小女人,从小,我就天天听母亲唠叨,说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天,就被迷住了,为了追到她,不顾扛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母亲。父亲最后还是为了母亲挨了处分,肩章上被捋掉了一颗星星。他们的生活不算幸福,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只喜欢读书写字,而父亲17岁就当了兵,读报纸都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从小,我就常见他们吵架,母亲总是为了芝麻大点的小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脸面     
正母亲老了,而作为孩子的我,是她在这个世界最后的体面和后盾。怕给我丢脸同事打电话要过来,母亲瞧瞧外面的天色说:"房间里闷,我出去走走吧!"几次带她参加同事婚礼,一出门母亲就肚子痛,回来时,她正抱着手机在刷《楚乔传》。暑假里去看房,她临出门拿起零钱嘟囔:"要不我不去了吧?你去,我在家给你做饭。"母亲总是这样,很怕给我丢脸。我理解她,做了一辈子农民,皮肤黝黑,衣着简单,在这座陌生光鲜的城市,她会感觉到手足无  相似文献   

3.
我上小学四年级那年,父亲的突然病故给我们这个原本美满的家庭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我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了忧伤的种子,母亲也陷入无限的感伤中。那段日子里,我几次从睡梦中醒来,看见母亲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大颗大颗的泪珠挂满脸颊。年少的我不知该对她说些什么,只有暗暗发誓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安慰母亲。  相似文献   

4.
刘仪 《伴侣(A版)》2011,(10):42-43
正一我打电话对母亲说,我要结婚了。母亲在电话那端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男孩叫什么名字呀?我说叫Rick,一个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执教的美国人。我解释了半天,母亲才明白Rick是个人名,她幽幽地说道,孩子,你出什么风头?好好的中国人不嫁,干嘛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咱祖祖辈辈都没做过这么"出格"的  相似文献   

5.
她一直觉得,她的不幸福,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是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母亲说父亲在外面有人了,虽然后来父亲净身出户,把房子和钱都留给了母亲,但在她幼小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母亲经常抱着她说,爸爸不要我们了,以后,只有我和你相依为命了.母亲还在她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这让她更加仇视父亲,以至于父亲跑到学校给她送生活费的时候,她接过钱,连声谢谢也没有说,扭头就走.  相似文献   

6.
世界     
正年轻的母亲与她的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去乡下的娘家团聚。突然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外。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她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也无法移动自己的双脚。她知道她在呼喊"我的宝贝",尽管婴儿就在她怀中,就被她紧紧地拥抱,她想要知道这世界发生了什么,她想要知道世界把她们母子驱赶到了什么地方。当一道闪电凌空划过,她看见了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发生在兰州的真实故事,一个纯真的少女因爱酿成大错,故意伤人而被劳改。绝望之极,设计种种自杀方式,想结束生命。忽然有一天她又因爱而感动,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这位爱她的“男友”竟然是她的母亲。一封封情书,犹如一颗颗灵丹妙药唤  相似文献   

8.
李力  雪洁  一鹤 《女性天地》2012,(1):28-30
迷茫母亲在拯救与放弃中挣扎2011年2月21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张勇正在翻阅一起故意杀人案,当她看到"吴嫒,女,14岁,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害人吴梅系其母"时,心里猛地一颤。是什么原因让14岁的女孩对其母亲痛下杀手?张勇正想了解案情时,电话响了起来。值班的法警告诉她,有位当事人要找庭里的领导反映情况。随后,她叫上书记员一起来到谈话室。谈话室里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她一看到张勇,急忙站起来说:"你好,  相似文献   

9.
婴儿     
正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你看她那遍体的筋络都在她薄嫩的皮肤底里暴涨着,可怕的青色与紫色,象受惊的水青蛇在田沟里急泅似的,汗珠站在她的前额上象一颗弹的黄豆。她的四肢与身体猛烈的抽搐着,畸  相似文献   

10.
军旅"百灵"苦水泡大董冬出生在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定远县站岗乡一个贫寒农家,上面有四个哥哥。董冬母亲是个戏迷,妈妈给了她最初的艺术启蒙。而令父母惊喜的是,小董冬嗓音非常温婉清亮,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较强悟性与天赋。3岁时,一首儿歌只要听过一两遍,她就能哼出完整旋律。10岁那年,董冬小荷初露尖尖角,斩获安徽滁州地区少儿歌曲比赛一等奖,一举成为了县里一颗冉冉升起的童星。1992年冬天,董冬刚上中学时最疼爱她的父亲不幸因病离世,董冬的天塌了。从此,兄妹几人在母亲的拉扯下相依为命。生活的重担很快压垮了母亲瘦弱的脊梁,妈妈由于积劳成  相似文献   

11.
找母亲     
报纸在显著的位置报道了一则新闻,说是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小区里流浪着一位老母亲,她说自己有一个叫芬的女儿。记者问她住所、姓名,她却一无所知。现在她患病了,宿在一幢楼房下的自行车棚里。 报道刊出后,新闻部的电话响个不停。先是有一位女士在电话里说,那个老人肯定是自己的母亲,她患老年痴呆症在三个月前走失了,家人四处寻找,已经花了不少钱了。说着她就在电话里哭了。记者便安慰她,让她赶快去认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男士打进电话,说那位老人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年前在火车站走失了,她患有轻度的记忆障碍症,家人已经寻…  相似文献   

12.
<正>不知为何,我和妈妈的隔阂,似乎与生俱来。她太过严厉要强,她的话就是我的律法,而我偏偏不听,一直到上大学前,我常常会怀疑我不是她亲生的。大二时我恋爱了,急切地想找个人来分享。在电话里告诉母亲:"我有了男朋友……"母亲没有马上接话,而  相似文献   

13.
我终于明白,母亲原来是那样地深爱着父亲,依赖着父亲,只不过她爱的方式与众不同罢了……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费尽心机才追到手的。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唠叨,说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天,就要求住在她家,借口是天黑路远,回不去了;说父亲为了追她,不惜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她;说父亲最后还是为她挨了处分,肩章上被捋掉了一颗星……  相似文献   

14.
干芝麻叶     
周建道 《老年世界》2014,(16):26-26
又到了芝麻开花、绿意盎然的季节,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童年时母亲和婶婶们带着我们采摘、焯洗、加工、晾晒、收藏储备干芝麻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伴侣(A版)》2010,(1):15-15
正原来一辈子的幸福,不在于是否有一个完美的爱人,而是,两颗心,在让与不让组合成的圆里,能否用自己的爱与温柔,宽容地将对方的棱角,环住,永不松手。她一直对母亲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给父亲的活法,颇有微辞的。她不怎么喜欢父亲,过半百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任性顽固。脾气暴躁不说,对母亲讨好他做的一切事,向来都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发几句评论。每每母亲都温顺地站在一旁,洗  相似文献   

16.
一从小,她对母亲就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漂亮不温柔,嗓门粗大,身材肥胖而她,偏偏遗传了母亲的这些缺点,从小学一年级起,她便是班上最胖的女生。母亲又懒得给她扎小辫,硬是把她一头乌黑的发剪成了短短的娃娃头。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她满头大汗跑去上厕所,结果把厕所里的女生吓得集体尖叫——她们把她当成了男生。  相似文献   

17.
<正>母亲问他几点了?他答:"时间好像都不对啊。"母亲说:"不是时间不对,是人不对。"在特护病房里,母亲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动。小时候他哭,母亲再忙都会停下来,要么把他搂起来抱在怀里;要么蹲下来,抹干他的泪水。现在,好像她要撒手不管了。妻子守在特护病房外,等护士吩咐。没湿纸巾了、没有纸尿裤了、没爽身粉了,她随时递上去。妻子要他回家睡会儿,说不然母亲醒来,看他红通通的眼睛又要难过了。  相似文献   

18.
孙德清,吉林省梅河口市一位普通的母亲。她在5年里女扮男装,蹬车10万公里,实现了三个女儿上大学的梦想。同时,她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承担着爹娘的双重人生角色。她要求三个女儿在外要叫她"爹",回家再叫她娘。做"爹",她做得铁骨铮铮:做娘,她做得柔情似水。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当地报纸的报道中尊称她为"天下第一母亲"。沉重的荣耀,在三个女儿考上大学之后今年53岁的孙德清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坐营镇。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在念初中的她赶上了"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9.
我生孩子时,母亲千里迢迢来照顾我。孩子出生的当天及以后在医院的几天里,母亲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给"月婆子"做饭的任务。饭很简单,就是农村里坐月子的妇女常吃的"既富营养,又性热暖胃"的小米粥。与小时候印象中妈妈坐月子时吃的小米粥不同的是,里面多了好几个荷包蛋。生完孩子的第一顿最多,大概不下五六颗,但都被"刚  相似文献   

20.
《金色年华》2009,(8):60-61
从小,她对母亲就是有距离的。母亲不漂亮不温柔,嗓门粗大,身材肥胖。而她,偏偏遗传了母亲的这些缺点。从小学一年级起,她便是班上最胖的女生。母亲又懒得给她扎小辫,硬是把她一头乌黑的发剪成了短短的娃娃头。有一次上完体育课,她满头大汗跑去上厕所,结果把厕所里的女生吓得集体尖叫——她们把她当成了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