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舟 《老人天地》2008,(3):53-54
朱琳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她表演的《蔡文姬》家喻户晓,她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近70年,素有"话剧皇后"的美誉。而84岁的老艺术家耳聪目明、精神矍砾,谈到她的养生之道,老人爽朗地笑了:写凤字、看足球!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中国文联成立55周年的时候见到了严寄洲先生,他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电影艺术家,是出席第一届中国文联会议的资深导演,是一位在革命军队里成长起来的文化名人。他曾长期在贺龙领导的八路军一二0师战斗剧社担任编导和表演工作,参加过多部话剧的演出。  相似文献   

3.
明红 《老年人》2003,(11):54-55
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学贯中西,学识渊博,退休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翻译共两部8册《唐·吉诃德》)。杨绛经历的人世变故和波折可谓不知其数,但她总能处变不惊,以乐观心态度过难关。她1911年生于江苏省无锡,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1966年8月,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随后夫妻双双被“发配”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斗完又勒令我们脱去鞋袜,排成一队……押我的那个大姑娘拿一条杨柳枝作鞭子,抽得我…  相似文献   

4.
寿星们的养生经●连天雪浙江省老龄科研中心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全省有百岁老人264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两人达107岁。这批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经验有30条之多,如饮食清淡,起居有规律,性格开朗,喜食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等等。他们的共同经验主要表现在五个...  相似文献   

5.
史字敏 《老年世界》2008,(17):21-21
从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深感失落、孤独。去单位吧,一怕影响别人的工作,二怕人家说闲话;去街上和商场逛吧,又不能天天如此;看电视吧,既不是我的爱好,又不能常坐不动。所以,我就在自己的小院里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心里沉闷,情绪低落,白天无食欲,夜里睡不香,不久就得了失眠症。虽然天天吃药治疗,但由于情绪低落,失眠症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6.
小西 《当代老年》2010,(8):43-43
堵车不管两三分钟,还是十余分钟,都让人烦恼无穷。但如果你学会巧用堵车这段时间,定能变废为宝,不但可驱除烦恼、愉悦身心,还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奕茗 《老年世界》2013,(12):40-41
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金世元先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金老大半生都在和药材打交道,像人参、鹿茸等滋补佳品,对他来说自然是近水楼台。虽然和各种名贵药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是对于金老来说,倒是有两句话对他的健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虹 《老人天地》2008,(6):53-53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营养学专家郑集刚度过108岁生日,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教授,同时他口述的新书《鉴证长寿:百岁教授的养生经》也整理出版。此书一面世就得到很多老年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10.
很多人问国学大师季羡林有什么养生秘诀。他回答没有秘诀,只有一个“三不主义”,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相似文献   

11.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他的《养生无术是有术》中曾写道: 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有什么秘诀。我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三不主义,这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所谓不“嘀咕”就是。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从不无病幻想自己有病。  相似文献   

12.
谢容 《老人世界》2013,(3):53-53
一部《红楼梦》,几多中医情。该书通过对贾府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透露出贾府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养生保健方法。其中的养生保健方法,还真的值得现代人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上了年纪的人,就像用久了的机器,需要经常维修和涂油,不然就会时常发生故障。人老了会时不时的患这病那病,这并不为怪。关键是自己要重视,常常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诸如:视力模糊、听力不佳、膝盖疼痛等,必须时刻细心关注,及时治疗,避免由小病转成大病。  相似文献   

14.
潘保根老人已经103岁高龄了。他耳不聋,眼不花,与人谈话时口齿清楚,思路清晰;腰不弯,背不驼,腿脚利落,每天还坚持到房前屋后的菜园地里劳动,根本没有半点老态龙钟的样子。前不久,我们慕名专程前往,虚心向潘老讨教了一番“养生经”。胸怀宽广,达观处事潘保根老人介绍说,无论你想干成什么事,宽广的胸怀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健康长寿,同样需要宽广的胸怀,达观处事的心态,啥事都不往心里去。潘保根虽然早年生活很苦,但总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身心愉悦为他今天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楼宇烈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宗教、国学和昆曲等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实践者。一身棉麻衣服,脸上挂着笑,82岁高龄的楼宇烈先生,连续讲课四五个小时,仍精神十足。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养生的?  相似文献   

16.
马金凤,1922年出生,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现任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她6岁随父学艺并演出,非常受观众喜爱,很快获得“7岁红”的美誉。14岁正式登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罗焕跪楼》、  相似文献   

17.
时仲省 《老人天地》2008,(12):52-53
笔者曾在河南省神经学科的开拓者张静吾身边工作过,这位著名的医学家除了有传奇的人生经历,还是一位长寿老人,他身跨两个世纪,活了98岁,可谓养生有道。我根据对张老的笔记整理和日常生活观察,发现他的养生之道就是一个"淡"字。  相似文献   

18.
《万物简史》是一本有趣的书,或者说,至少是一本有趣的书。“人类充满了非验证性的前向思考,但缺乏自指性的相互约束以及对于外因性互动的非约束,并在自我偶发控制方面没有足够的外在逻辑联系。”像上面这样的文字,想必大家都在所谓科学家的文章中看过吧?这样的文字,让我们觉得科学是如此的遥不可及。事实  相似文献   

19.
不一 《公共关系》2001,(3):59-59
传媒的作用是万万不能小看的,它让一个人成为名人简直易如反掌,不过,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名人简直一文不值,而本来应成为名人的人却默默无闻,这里面有失公平。就拿早先某地那个小保姆来说,她只是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谎,说自己曾写过书,考上过研究生,于是乎,全国多家传媒一顿爆炒,这样一来,小保姆便一举成名天下知。类似的例子很多。还有那些歌星、舞星、影星、笑星及真真假假的大师们,更被一些传媒看中,使他们尽展风采。如果我们留心传媒,自然心知肚明。  相似文献   

20.
正李振华,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现中医教授、主任医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医学术精湛,60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李振华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