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他是乡里的小学教师,在冰冷的屋子里,没有暖气,只有很小很破的小蜂窝煤炉子。他为学生批改作业到深夜,慢慢地,脚就冻肿了,生了很多冻疮,疼得穿不上袜子。那时的她,在乡下种地,心疼自己的男人,于是一针一线织毛袜子,然后在他回来之后,把他的脚抱在怀里,一点点替他暖着,他说,臭。她说,不嫌。那时他们还年轻,不过三十多岁,生活的辛苦被爱情的温暖照耀,于是也不觉得多苦了。  相似文献   

2.
刚刚结婚时,他没有钱,带着她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她从北方城市来,习惯了北方冬天房子里的暖气,随他过渡到这里,房间冰冷,四处漏风,没几日,便病了一场。他守在她的病床前,心疼得说不出话来。她病好后,他就习惯了每天晚上睡觉前,为她端来洗脚水,热腾腾地冒着水气,然后拉着她的脚  相似文献   

3.
冬野素描     
王丽  王长武 《老年世界》2014,(22):33-34
美丽了一春,热闹了一夏,忙碌了一秋的田野,在冬天里终于可以歇下来喘口气了。冬天的田野极像卸去华丽的头饰、脱去多彩的衣衫、安详地搂着孩子睡觉的母亲,眉宇间还带着温和的笑意。母亲宽广的怀抱里有连她自己都数不清的种子宝宝和娇嫩的胚芽娃娃,还有不计其数的冬眠小虫。  相似文献   

4.
正都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对于双脚的健康来说,一双好袜子可能跟一双好鞋一样重要。美国《悦己》杂志最新载文指出,出现3种情况,说明你的袜子该淘汰了。出现三种情况袜子就该淘汰1.失去弹性袜子失去弹性,就会加大与双脚的摩擦,走路或运动时不跟脚。如果出汗,还会有滑腻的感觉,很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5.
正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在日常生活中对袜子非常讲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对鞋、袜子一点也不能委屈,稍微不合适就全身不舒服。她穿的袜子的布料是纯白软绸,由于绸子没有伸缩性,所以做起来要合脚难度极大,最困难的是当时的袜子在脚前脚后有两道合缝,前边的缝像脊梁一样,正在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知道冬天用热水泡泡脚,既安眠又舒适,但到了夏天就忽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亚健康中心主任王巧妹说,这是不正确的。泡脚应该每天做,一年四季坚持下来,各有功效,正所谓“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相似文献   

7.
母亲年过七十,最近几个月记忆力越来越差,常常丢三落四。有时忘记将袜子脱在哪儿了;有时忘记将钱放在哪儿了;有时出门买东西,到了商场却记不起来自己要买什么了;甚至有的时候煤气灶上烧着水,她竟然会心安理得地去睡觉,壶烧干了,差点引发一场火灾。因为记忆力差,母亲一天到晚忙着找东西,为自己因为健忘而制造的麻烦善后。  相似文献   

8.
安心 《老人世界》2008,(12):54-54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足部脂肪薄,保温能力差,所以很多中老年朋友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白天手脚冰凉,穿得再厚身上都暖和不起来;晚上睡觉,被子盖得再多,被窝也是通宵冰冷的。整个冬天都缩手缩脚,感冒不断,老病也易复发和加重。中医理论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肾阳虚。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房子     
母亲还是决定要把房子修建完成,即使她心里清楚,房子将可能在半年或者一年后被拆迁掉. 她说天气太闷,她说走得太累了,她说冬天干燥得太厉害.她问:“我能歇息吗?”然后就靠着路边的一座房子,头朝向里面,用手掩着脸不让我看见. 我知道不关天气,不关冬天,不关走路的事情.我知道她在那个角落拼命平复内心的波澜.  相似文献   

10.
小梦在冬天时崴了脚,当时被诊断为韧带撕裂,她觉得没啥大问题也没太重视,养了一段时阃就又正常活动了。可过了几个月,她发现脚还是有点肿,且一快走就疼,于是只好又来到医院。在医院她碰到了同样因脚崴了来就诊的小辉,小辉说他近一年来已经第六次崴脚了,这次伤的太重了就过来看看。医生询问了小辉前几次的情况,给他做了详细检查,最后确诊了小辉为习惯性踝关节扭伤。主要是因为他受伤后不重视和缺乏急救知识。导致踝关节位置的韧带松了。医生也告诉小梦,她的脚韧带撕裂后由于不重视长得也不好,变成了陈旧性的,而如果她再次崴脚且不加以重视及时妥当处理,以后也非常可能会形成习惯性扭伤。  相似文献   

11.
在东莞的一个大家庭里.一名40岁的女子某夜睡觉时忽然起身.操起利刃走向她大伯两个儿子睡觉的二楼房间.将一名幼童斩死.然后跳出楼外.坠入猪圈后继续睡觉。次日,家人发现幼童遇害,又发现在猪圈睡觉的女子身上有血迹,就将其唤醒。尽管女子浑然不知昨晚发生的事情.但沉浸于丧子之痛的大伯认为她嫉妒人家有儿子才行凶.于是报警将其拘捕。  相似文献   

12.
汪光瑞 《中外书摘》2010,(10):95-95
我好看书,缘自小时候吃不饱,家里不让过多的活动,说消化太快。母亲在学校工作,就借些书来稳定我们兄妹。冬天围炉夜读,夏天树荫展卷,后来就特喜看书,懂不懂的看了好些,及至“文革”时没书看,母亲发的《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也乱翻一气,虽然不懂,反正是书。有几件小事虽年代久远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丈夫做爱总不脱袜子,这让苏雯感到非常别扭。丈夫解释说这和他的工作有关。警察嘛,接到任务总是会马上离开。丈夫还说:全身的衣服中最不好穿的就是袜子,如果袜子穿的不舒服,整个人跑起来都难受,更别提什么执行任务了。所以不知从哪天起,苏雯发现高大的丈夫在做爱时,那一身健硕的肌肉下多了一双雪白的袜子,横在眼前着实碍  相似文献   

14.
深情     
早在十年前,母亲就离不开轮椅了,但她不是坐,而是推。父亲十年前患了脑中风,偏瘫了,母亲买回轮椅,除了晚上睡觉,她都让父亲坐在轮椅上。早上,儿女们上班,孙儿们上学,家里无人,母亲怕留下父亲独自在家有什么闪失,便推着父亲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下午,只要不下雨,她就推着轮椅上河堤、逛公园。母亲说这些地方空气清新,对父亲的健康有好处。晚上,儿孙们围着电视谈笑风生,母亲却还要推着轮椅上戏院,因为父亲喜欢看传统戏剧,母亲便带着他去看那些业余剧团演出的传统剧。有时,我看她太黑,便说:"妈,今天您歇着,我推爸出去散心  相似文献   

15.
廖医生对母亲说:"这些木槿花都是钱,一两木槿花值两元钱。木槿花是味好中药,能治病。"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眼里便蓄满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母亲的声音抖个不停,泪水也从眼里溢出来,爬满了她坑坑洼洼的脸,这里面有一个与我相关的故事。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母亲就驮着我去了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了休,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廖医生  相似文献   

16.
她说她结婚6年了,一个有点浪漫的女人,丈夫很好,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可她就是不喜欢他,有愿望时总说一句:咱们睡觉吧。可等她洗漱完毕,丈夫已经进入梦乡。咱们睡觉吧。这是一句广泛运用的性暗示语,没什么错处,只是它有时有点歧义,毕竟人总要睡觉的。如果有一个眼神或者手势会更好,最少也得声音有点变化。不然,就像那位读者抱怨的那样,影响两人感情。一般来说当夫妻中有一人有性要求时,一般是不会也不肯说出来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棉衣     
从记事起 ,我就没看到母亲穿过棉衣 ,哪怕在滴水成冰的冬天 ,她也总是穿着几件补巴叠补巴的单衣。岁月在艰难中匆匆流过。1960年 ,我已是20岁的男子汉 ,母亲也人到中年了 ,但母亲还是没有棉衣。一天晚上 ,父亲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你妈至今没得棉衣 ,我们把栏里的小猪喂大 ,冬天一定给你妈做件棉衣。”我满口赞成。不料 ,母亲却说 :“你们父子俩在外面走动多 ,应该穿得体面一点。只要这头猪长得快 ,到时先给你们每人做件新罩衣。”转眼就到了秋天。我经过自学 ,考取了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记得是一天傍晚 ,我正在河里捉鱼虾 ,乡邮员老…  相似文献   

18.
爱的偏方     
那年,还不到30岁的我,竟患上了偏头痛。曾有人告诉我:那是一种很难治疗的顽疾呀!偏头痛发作时,痛得让人难以忍受。从此,我整天精神不振,夜不能眠,每当病情发作时,总像是生命的最后时光即将来临。不久,我那远在家乡的母亲知道了。母亲急了,开始到处打听治疗偏头痛的偏方。她听一位老中医说,枕着野菊花睡觉能治偏头痛,于是,她就眼巴巴地盼着秋天快点到来。  相似文献   

19.
城市鸡叫     
韩翠杰 《老年人》2005,(5):23-23
凌晨,一声清脆的鸡鸣在楼群间响起。母亲早早起来,高兴地说她听见了鸡叫声,并且认为城里也是可以养鸡的。母亲养鸡的愿望由来已久。进城两年,她从来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鸡蛋,说养鸡场喂的是饲料,鸡下的是“饲料蛋”,没有鸡蛋味。她只喜欢乡下的鸡蛋,说乡下养的鸡吃粮食,吃虫子,满山满地跑,冬天还要歇一冬,春暖花开才开裆下蛋,蛋的味道又正又香。母亲的理论,让我9岁的儿子不得其解,他始终搞不懂,都是鸡生的蛋,味道能有啥区别?母亲要在阳台上养鸡。她甚至向全家人保证,不仅要把鸡养大,还要让鸡生蛋,跟乡下的鸡下的蛋一样好吃。可是,母亲再怎…  相似文献   

20.
那天早上,当我触摸到母亲冰凉的脚时,我还不知道母亲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父亲喊我和弟弟赶快下炕,说你娘死了,我和弟弟才哇哇大哭.那时我才五岁.那是1954年的冬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