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传媒时代.它的兴起和发展给我们的交流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与此同时,国外资本主义思潮、腐朽文化的传播,给我国意识形态的构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确理解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冷静应对挑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理论创新,实现意识形态的人本化转向,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在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综合现实和学术界的研究,目前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一定挑战的错误观念主要有新自由主义观念、民主社会主义观念、三权分立思想、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盛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错误理解、老左派观念等六种。积极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使我国的意识形态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公共领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领域的讨论中认识我国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规律,有效引导新媒体的舆论。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与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根本是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减少多元文化中错误思潮的不利影响。在新媒体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着眼于新媒体管理的立法、意识形态安全各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及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思想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4.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2):234-239
新媒体及其传播的自由、开放、大众、平等、即时、海量等特性,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起挑战和冲击,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性回应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挑战,关键是找到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路径,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媒体相融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媒体文化,坚持辩证施治,确保新媒体空间长久清朗。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科学的意识形态传播理论,体现了意识作用于实践的必然需求,实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其社会化、聚集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坚持“灌输”理论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新背景下“灌输”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路晓锋  刘鹏茹 《河北学刊》2020,40(1):222-226
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由民粹主义思潮与网络技术融合衍化而成,是现实社会因素和网络技术赋权交互作用的结果。如任其发展,将可能带来弱化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约和谐网络生态建设,甚至销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风险。应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挑战,需要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理支撑,强化对重点对象的思想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不断完善网络社会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8.
来自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使得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大学生共同思想基础,用科学制度和先进技术管控意识形态传播权,增强教育主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意识、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是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王新颖 《南方论刊》2021,(9):103-106
当代中国已经步入新媒体时代,移动网络的普及扩展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和优越性.但是新媒体信息的庞杂性与即时性,削弱了国家对社会舆论的管控力度,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边缘化,给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治理增加了难度.随着新媒体技术升级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工具,网络上逐渐形成了西强...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特点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在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舆论控制能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网络时代有效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必须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牢牢把握互联网上的舆论控制权;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特点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在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以及舆论控制能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网络时代有效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必须加强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牢牢把握互联网上的舆论控制权;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对我国网民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网络“非理性”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理性”所操纵.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资产阶级文化殖民的需要及其意识形态上的傲慢,互联网的文化包容性以及活动主体的技术性隐身,“去意识形态化”成为互联网娱乐精神的主旨.维护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安全,既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和抗颠覆力,又要在技术操作上主动应对,建立全方位意识形态战争的防御体系.网络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需要在内涵与技术两个层面树立新的理念,发动新的防御,开拓新的路径.占领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是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建构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面对网络社会发展新态势,由于未能充分顾及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载体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过程互动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传播受众在信息传导中地位的空前提升,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却效力,进而严重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对空前变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亟需通过加强对传播主体的思想教育提升其认识水平、以严格监管来规范传播载体建设、建立多元立体审查机制对传播内容严加甄别以及增强全体网民的媒介素养与净化网络空间等手段,切实提升传播实效,进而完善互联网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效力,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16.
余喜 《理论界》2010,(7):32-34
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中的灵魂。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与发展、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的多重影响,我国原有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遭遇了诸多挑战。针对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从运行原则、运行动力、运行途径和保障环境等几个方面完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数字科技和新媒体平台为依托,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具体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科学转换。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为代表的中国新媒体发展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技术及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意识形态主体的自主性、改变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影响了意识形态发展的格局、强化了意识形态的功能,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应进一步探索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创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格局,强化新媒体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多渠道提升公众新媒介素养,注重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新媒体安全,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网络已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做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预防和化解工作。一是统领全局,加强思想引领与意识形态把控,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二是综合发展,提高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三是主动出击,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郭磊 《南方论刊》2022,(3):10-12,20
意识形态安全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安全稳定和积极发展的态势,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发挥着积极的效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入侵和渗透、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干扰和考验、网络和平演变和网络传播方式的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