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位于布拉格城堡东北角一条狭而短的小巷,路的宽度还不到两米.他坐在小巷一间名叫雅卡的咖啡店里,一边品着茶,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桌子对面的椅子上放着他写好的草稿,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文字和着浓浓的咖啡味在空中袅娜曼舞.  相似文献   

2.
苏州小巷     
从前,有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他就走到苏州小巷这里来了。他站在小巷的这一头,朝着小巷的那一头张望。噢,这就是苏州小巷,是拿光滑灵透的鹅卵石砌出一条很狭窄很狭窄的街来,像古装戏里长长细细的水袖,柔柔的,也有的时候有点弯,这弯,就弯得很有韵味,叫你一眼望不到边,感觉很深,很深。  相似文献   

3.
于光远讲过两次挨打的经历。一次是在家中写大字,不知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在一旁观看的父亲一拳打在手臂上,正写着的字成了一个黑疙瘩。于光远~生气,就这样交给老师。老师问黑疙瘩是怎么回事,于光远说这是父亲弄的。另一次是在学校,教室里有一块打手心的板子,老师看谁不顺眼,并不亲自动手,而是让学生自己打自己。同学们受到这种惩罚,都是按老师规定的次数轻轻打几下了事。于光远却不然,因为对老师惩罚自己不满意,老师让打三下,他便重重打了自己三下手心,打完后顺手将板子从窗口扔到街上。从此,教室中没有了那块板子。两次挨打,表现出于光远的倔强,这种精神伴随他走过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4.
徐云 《职业》2006,(7):44-45
阿郎、走走和简单,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双面人。平时,他们出入高档办公楼,名片上写着职场白领的身份,私下里,他们奋笔疾书,写着这样或那样的文字。与网络写手不同,他们还将文字结集成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作为职场的另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5.
嫂嫂     
山,重峦造蟑,连绵不断。山道上,一辆板车正缓缓行进。推车的是一位青年妇女,躬着身一步一步地走着。她脸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干硬的山道上。板车颠簸一下,她就要望望车上的人:“爹,疼就吱声。”“又要拖累你了。”板车上的老人望着儿媳的身影,心里一阵酸楚。女人是我的堂嫂嫂,老人是我的伯父。我伯父叫钟颗章,是平江县梅仙镇小源村人。用迷信的话说伯父“八字”不好,是苦水中泡出来的。他结婚三次,第一次不到两年,妻子生第二个孩子时难产死了。第二次结婚不到三年,妻子又生病去世,留下~个患脑膜炎的聋哑女儿。悲痛欲绝…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的一个傍晚,江苏省仪征市西郊的一户普通民房里,刘新阳正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业,寂寥而清冷的房间里,只有身边的一小盒外卖散发着丝丝缕缕的热气。写着写着,刘新阳不禁愁眉紧锁,低落的情绪让他一次次放下手里的铅笔,发出一阵又一阵叹息。一个小小的男孩,为何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事?原来,就在不久前,他的亲生父母刚刚经历了一场官司。围绕着他的抚养问题,父母之间数度硝烟弥漫,小小年纪的他,也由此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  相似文献   

7.
米子 《现代妇女》2008,(2):60-60
时尚传记篇 <二三毛--三毛传记>辛唐米娜 著 珠海出版社 很多人因为爱上三毛的文字,而喜欢上这个女人.在中国文坛上,从来就不缺乏才女,但是,一直都没有既有侠女风骨又是贤妻的才女.她写做饭,写结婚,写看人洗澡,写沙漠邻居,写沙漠的娃娃新娘……她谨慎地挑选着生活里可以作为写作对象的人和事.一本"三毛传",只看名字,便是十分的吸引.  相似文献   

8.
唐大历五年(770)暮春,如丝的细雨飘洒在清冷的石阶上。历经了安史之乱漂泊在江南的诗人杜甫,走在潭州(长沙)的小巷中。岁月已染白了他的华发,皱纹爬满了他的双颊,不屈的背脊再也经不住家国破碎的伤悲,弯成了弓。他寂寥地走着,稍一抬头,却认出了一位故人。那是与他一般风烛残年的老人,眼中流露着如他一般  相似文献   

9.
王丽 《职业》2014,(19):43-45
张嘉佳是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他的一篇篇“治愈系晚安故事”在网上疯狂流传,几周内达到上百万次转发,200万粉丝视之为睡前必读文字。超4亿次的阅读量,引来了电影投资方的巨资抢购,转瞬便签下其中5个故事的电影版权。当故事汇集成书,读者的追捧同样热烈,预售一周已突破20万册,上市一个月即突破80万册,堪称出版界黑马!  相似文献   

10.
卢一萍 《中外书摘》2009,(12):55-56
那位坐在毛驴背上的老人从小巷深处走出来时,一举一动及面部的表情都像动画片中的阿凡提。他穿着整洁,戴着一副多少显得有些滑稽的黑边老花镜。他任凭那毛驴走着,自己在驴背上读着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西安有一条小巷叫五味十字,某天我在巷口买肉夹馍,贾平凹推着一辆嘎啦啦响的小偷都不看的旧自行车。埋头犬嚼着肉夹馍。我隔着马路看他,五短身材,眼泡有点肿。不是他是谁?我目光一直追随着他,兵马俑、古城墙、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月1日,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起,在伦敦欧维尔地铁站出口,出现了一块醒目的记事白板,白板上秀丽的文字吸引了无数路过的行人。白板上写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的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名言的下面,还有一段精辟的注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再  相似文献   

13.
宽容已被人炒得很烫了,想起我也有几句话要说。有一次,我与又松同赴一个饭局,不巧,迎面遇上了老姚。老姚已别过脸去了,又松还是跨上一步叫响了他的名字。姚猝不及防,转脸调整出笑容,两人交谈问候起来。过去他们在一个单位,又松曾是老姚的头头,两人有些疙瘩。这是因为老姚整过他的材料,写过他的诬告信。错过身后,我对又松说,人家像在回避你,还寒暄个啥?又松说,嘿,他说我妻子单位上  相似文献   

14.
曲线就职     
表弟中专毕业后,在家乡小县城的一家药厂上了一年班。因为几个月拿不上工资,他便辞职来南京打工。 表弟性格内向,不爱讲话。平时特爱看书,经常还写一些文章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表弟说他喜欢的是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来南京就希望找一份文秘、广告文案之类的工作。可是,他跑了多  相似文献   

15.
无疆 《老人天地》2010,(3):22-23
西子湖畔定终身 1926年3月,谷超豪出生在浙江温州市一个叫高盈里的僻静小巷里。他从小聪明好学,显示出超众的对数学的兴趣与天赋。上小学时,一次老师课堂上发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谷超豪想了想,站起来朗声回答:“不一定,四边形一压就成了直线,面积就成了0。”  相似文献   

16.
他上小学时不会写作文.四年级那年的暑假,父亲买回两本稿纸,对他说:"这个暑假,每天认真写一篇作文,一天也不能落." 于是,整个暑假,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写作文.开始时很痛苦,老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语句不通,结构混乱.可是,写着写着,一篇比一篇终究是有进步了.写到四五十篇时,下笔竟然就流畅自然了.他觉得自己似乎在一个黑暗的洞里挖隧道,一锄一铲,一铲一锄,一点点纵深前行,突然有一天,就挖穿了黑暗中深不见底的厚障壁,光亮射进来,豁然明朗;再挖,洞口变大,别有洞天,好一片桃花源!  相似文献   

17.
斯蒂诺维奇从小就想成为作家,而他也一直都在努力,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这些伟大作家的名字,始终在鞭策着他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然而,成功总是迟迟不肯眷顾这位勤奋的年轻人,这不,他的第三部小说稿又被出版社退了回来。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萨米耶·德梅斯特写过一本书——《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他在写这本书时还是一位年轻的贵族军官,因为年少气盛去私斗,被判禁足42天.军令、屋墙虽然可以禁锢身体的移动,却无法禁止心灵的旅行.他把这段日子看作是一次美妙的旅行,在为期42天的禁足生活里,他写下了42篇随感.在小小的房间里,凡目所能及便心有所动,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心灵旅行,他在文学、艺术、哲学、医学、生命意义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那些在孤独中产生的智慧,被记录成文字后,竟弥足珍贵.这次小小的旅行,让他原本麻木的思想变得敏锐,让原本狂妄自大的他变得谦卑自抑,让原本郁闷不堪的禁足,脱胎成了一场轻松而富有哲理的心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本上,他工工整整地写着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为人民服务是一次长跑,唯有生命终结才能到达终点说起人生之路,他连遭厄运,历尽沧桑,一生清贫,但他始终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诺言,几十年如一日,像老黄牛一样在偏僻的山区默默耕耘,作着无私的奉献。他,就是衡东县杨桥镇东烟村退休干部向运生。向运生今年93岁,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当他迎着共和国的灿烂朝阳,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却因直言进谏而被错划为“右派”,后来又被迫离开党组织。在长达20年挨整的日子里,他受尽凌辱和痛苦,全凭对党的忠诚支撑着他人生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陈磊 《现代交际》2006,(6):48-49
飞机呼啸着穿越云层,向大洋彼岸的美国飞去。周文重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飞越重洋了,但这一次不同,这是他第3次出使华盛顿,身份是特命全权大使。在周的同学们看来,他的仕途已经算是比较顺畅的了:没有任何背景,从外交人员服务局的—名普通翻译,扎实地,一步一步地做到了外交部副部长。花甲之年出任中国第8任驻美大使,“这不是达到了一个外交工作者所能达到的‘巅峰’吗?”周的同事过家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