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大力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9,(7)
正我不差劲,我很好,不是最好,但还不错。一个人很容易觉得自己"还不错",只要不跟身边的人比较。一比较,人就不那么爱自己了。对自己的不喜欢常给我带来焦虑。其实,不只是我这种在自媒体圈收入普通的人焦虑,刚写完畅销书的人会焦虑,做电商收入很高的人会焦虑,公司开得风生水起的人也会焦虑。经常有读者问我:大力,我的大学不如别人,公司转正名额很少,25岁了还没有多少存款……觉得很焦虑, 相似文献
3.
4.
盛文沁 《社会观察(上海)》2013,(9):74-75
近年来,海内外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强调中国主体性的论争十分热烈.这种论争的背景其实是: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向世界解释中国的发展.胡键研究员的新书《不要误读中国》适时出版.在众多同类书籍中,其特点是什么?在笔者看来,作为国际问题研究专家,作者非常善于在全球格局下分析中国问题.在广阔视野下形成的中西对比,以及寻求在国际社会中给中国准确定位,使得本书的分析深刻全面,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5.
6.
中午一点多,邵慧坐在餐桌前没精打采、坐立不安,她对面的男人也一样苦瓜着脸.刚才刘姐介绍过,他好像叫什么峰.这是个相亲现场,对方的模样气质,离邵慧心中的标准差远了.媒人刘姐怕冷场喋喋不休,邵慧和阿峰不吭气.他们谁也没看上谁.唱了一会儿独角戏,刘姐说:“你们单独聊会儿,姐是过来人,看人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接触才了解.”她回头看墙上的钟表:“现在是正午2点,你们再怎么想,也要留下一小时时间了解一下彼此,到3点再决定好吗?” 相似文献
7.
8.
9.
10.
叶眉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2,(12):24-24
如果你想碰到好男人,请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清理好,用一颗清明的心,去迎接爱情。小友找我进行友情咨询,就知道她又碰到状况了。果然,这次找的男子,不但条件一般,而且撒谎成性。她提出分手,对方死缠烂打,隔三差五地到她经常出没的地 相似文献
11.
有人因漂亮而美丽,有人因气质而美丽,有人因智慧而美丽,有人因善良而美丽,有人因坚忍不拔的意志而美丽,有人因丰富的经历而美丽,有人因创造巨大财富而美丽,有人因纯朴简单而美丽,有人因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而美丽……你因什么而美丽?因为美丽,所以会吸引人。美的因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十多年前的一幕,还记在我心里。我因写了一些文章,吸引了一位女孩。女孩打电话来说:"今晚是周末,你请我看电影吧!"她不是我心仪的女孩,但有个人陪看电影聊聊天也是一桩美事。女孩下了一番功夫打扮,可见我在她心中还有一定的魅力。我们靠得很近,极像一对情侣,谈着笑着向电影院走去。半路,遇到一位大家都熟悉的朋友。我开玩笑对女孩说:"这位朋友已是单位中层干部了!"女孩立即兴奋起来,赶紧凑过去,瞪 相似文献
12.
13.
日程一改再改,工作一拖再拖,计划总是无法如期完成。到处都能听见有人大喊“忙、忙、忙”,难道真的只是时间不够?检查一下吧,忙碌的我们到底把多少心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了。 相似文献
14.
15.
知,然后行。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永远不做爱情输家。不少女性明白自己失恋时,已为时太晚.于是哭闹、不甘、寻死觅活、报复、给心理医生打电话,还有就是破口大骂:这个时代没一个好男人!而那些当事男人则可能一脸无辜地摊开双手,耸耸肩膀说:她傻,我有什么办法?歌中总是唱:相爱是简单的。可是,爱一巳遇上问题,为什么就有这么一个问题:男人坏还是女人傻?贪小便宜的男人一个20岁的女孩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与比她大9岁的男友正处于一个困难时期。具体表现就是,她打无数个传呼,约他出去,他都不回......我问她,这是…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吃、穿、住、行哪个方面,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物价的上涨.物价涨得比头发还快,工资涨得比眉毛还慢,通货膨胀在一点点侵蚀着你的财富.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支出,面对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面对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职场人最关心的是薪酬什么时候涨.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中看到某个“防止电信诈骗”的宣传短片,以一个中年妇女相信手机中奖为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上当受骗。但是短片并没有直接讲述这个被欺骗的故事,而是首先讲述了这个中年妇女被公司辞退的故事。画面一开始就是该女士拿着对讲机“现场”指挥工人检修设备,随后这个忙碌的下层管理人员突然被经理叫到办公室。经理在肯定她工作成绩的同时,交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 相似文献
19.
雪丽在爱情江湖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她的前任男友有口袋空空的艺术家、只爱呆在家里看电视没上进心的宅男,也有跟父母不和闹离家出走的妈宝,但她至今还是寂寥一人。雪丽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总是碰上不对的男人,真的是运气使然吗? 相似文献
20.
愤青在今天是贬义词,主要用来骂人.和他一同遭殃的还有文青.他们刚出道时名声并不差,还曾受过礼遇,但在当下中国诡异的语境中,他们一一落马,双双堕落了.我能理解人们对愤青的不屑.愤怒往往代表幼稚,尤其当一个青年愤怒时.老人发火,恐怕多数人就心服口服,立刻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愤青往往止步于愤怒,只有破坏性没有建设性,因此容易与怨天尤人、眼高手低乃至青春期压抑挂上钩,为人不齿;愤青还常常容易失控,喜欢扎堆,于是打砸抢烧,非理性爱国,有损和谐,这就更加落人口实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