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思亮 《现代交际》2007,(11):25-26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学术价值不大,没有人愿意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那名穷学生在少有其他书读的情况下,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  相似文献   

2.
《儒林外史》可谓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讽刺文学的扛鼎之作。它采用"短篇连缀"的形式,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人物或情节。"匡超人"作为书中唯一花费近六回篇幅全程被描写的人物,也是书中前后变化最大的一个典型。而通过截取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前后变化——即从"人间至孝"到"孝悌尚存"、从"附庸风雅"到"利欲熏心"、从"装腔作势"到"衣冠禽兽"这三个重大转变,我们不难发现本书隐含的"反对八股科举"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3.
王碧元 《老年人》2013,(6):50-51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何先绪老的《鳞爪集》,通过读这本书,了解了他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何老年轻时曾为政一方,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过放,教过书,直至1979年才被改正"右派"并调入当时的郴州地区检察分院工作。他从检14载,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为检察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老检察"荣誉称号,退休后又执业律师10年。何老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这本《鳞爪集》汇集了  相似文献   

4.
罗雅尔:美貌与智慧并存据法国《巴黎人报》报道:法国女人"受到了全世界的嫉妒"。当这句恭维话被一名英国女人在一本揭示"法式风格"的秘密的畅销书中提到时,它尤其令人受用。这本书已经像小点心一样销至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它将极度振奋法国女人的精神。这本充满幽默、书名叫做《多么时尚!》的书被说成是"对法国女性和她们的小秘密进行的一份不可抗拒的调查"。法国女人真那么时尚、那么与众不同吗?在法国居住了7年的英国女子、书的作者海伦娜·弗里里·鲍威尔的微笑中绝无奉承之意。身为《星期日泰晤士报》驻法国记者的她透露说:"刚到法国时,我以为法国女人的名声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不,这不是陈词滥调!法国女人比英国女人优雅得多,更有女人味儿。"  相似文献   

5.
《沉思录》就其本身的内容而言并不构成一本书,因为它都是一段段的文字,被随意地分成几个话题,偶尔放在书中的各个部分。即使如此,一想到作者是在当年的鞍马劳顿中写下的这本书,你依然会非常兴奋!马可·奥勒留,这位统治罗马的最后五位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像其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兰亭书社",看到它的橱窗里贴着一大幅王羲之的"兰亭序",纷纷猜测:在它的店堂里,肯定是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学究,捧着书坐在那儿,以书会友……一批喜爱读书弄画的人情不自  相似文献   

7.
离《菊与刀》出版已经59年了,离它被译成中文也15年了,但现在这本书依然畅销着。书本身当然写得不错,本尼迪克特就是依借这本书,开启了文化人类学“文化类型理论”的新天地。然而,也正是这本书的所谓“科学”性,使得大多数人阅读这本书时,被引入其中而忘了跳出来看了。《菊与刀》是一度流行日本学界的“日本人论”(即日本文化·社会独特性的言说)的滥觞,不过,就笔者看来,“某某民族具有某某特质”这类“特质说”,从逻辑类型上讲是很难获得实证支持的。因为“某某民族有之”这一论断其实是排他性的,它潜藏了另一个否定形式的全称判断:“其他一切民族均无之。”证实前一论断或许不难,但证实后一论断在逻辑上几乎是不可能(证伪它却不难)。  相似文献   

8.
《伴侣(A版)》2011,(2):3-3
正日前,著名娱乐策划人及明星推手陈琪,推出了个人的第一本书籍《娱乐这圈儿:琪实很幸福》,并打出"混娱乐圈必看"的宣传语,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书中最大的看点就是明星云集,趣事成群。同时,这部书讲述了陈琪这个17岁混娱乐圈必看的书对于这本书的主旨,陈琪认为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坚持的精神。自己写这本书也希望能对人们起到一种励志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梦想进入娱乐圈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岛上书店》提醒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付出与接受的意愿,能拯救陷于孤独绝境中的我们。这是一本讲述关于人生的救赎与转化的书,读过此书,它带给人的不仅仅只是一则美妙、动人的故事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它会在人的胸中回荡良久。  相似文献   

10.
西方人始终认可一种不可感知、不可经验的东西——自由意志,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批判并延续关于自身的道德行为,这也正是康德著写《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时的思想起点,就好比"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一样,自由意志亦是作为一种理念,先天根植于人自身之中。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本书中,自由意志即是康德反复强调、反复省察、反复说明的那个"隐秘的动机",它也是我们理解康德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2,(7):82
一本讲述职场那些事的书,一眼望去:寥寥几字,区区几图,还将《论语》搬来,何以解释复杂的人事关系与变动?然而细看,却发现这本书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你一口气从头读到尾:翻看书目,映入眼帘的是既有深度又很"潮"的题目,如"一纸婚约与心灵契约",又如"志同道合与不相为谋"等。再看内容,所配的卡通插图形式简单,却寓意深刻;深刻之余,老少皆懂,既完美地展  相似文献   

12.
粒粒 《职业》2010,(34)
这是一所别出心裁的"图书馆",没有一本书,陈列的都是气味:甜甜的蛋糕味、湿湿的雨水味、清新的泥土味、冷冽的雪花味……甚至还有调皮鬼灵动的活泼味,它贩卖的是香水,是气息,更是一种记忆,一种回味,就像一个情感图书馆,里面藏着的是一本本精致的香水组成的嗅觉记忆.这就是"气味图书馆",一个由80后海归打造的嗅觉与情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3.
怀念二哥     
今年4月,我收到一本“百战将星丛书”《吴效闵少将》的书。书是作者吴森——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吴效闵将军的儿子寄给我的。吴森在网上看到一篇对我的专访,得知我是烈士田涯的妹妹,而田涯是他父亲的好友,在这本纪念他父亲的书中,有40多处谈到了田涯。他特地打听到我的住址和电话,并寄给我这本书。翻看着这本书,我心灵的琴弦不禁再一次被拨动,思绪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相似文献   

14.
偷书自报家门上世纪80年代,王府井新华书店是读书人的梦想之地,店堂大,书多,我们常去。那时,大多数学生囊中羞涩,爱书,却无钱买书,偷书者屡现。不过偷的没有防的精,总有落网者。广播学院学生一旦被抓,问及姓名时,男生总是"常振铮",女生总是"刘继南"。后来,这招不好使了,因为人家书店向学校一打听,广播学院院长叫常振铮,副书记叫刘继南。毕业20年大聚会时,常振铮院长到场,我们集体用掌声和跺脚声来表达对当年"盗用"常院长名字的感激之情。在校期间,我组织过一届书市,本班一名同学来到现场,趁大家不注意,将几本书装入包中,被抓了个现行,他理直气壮地说:"还要钱吗?那我不要了!"多年后,他成了京城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反腐     
有人说,"安徽砀山房产局长被妻儿举报"是一场"中国式反腐",也有人说这是"大义灭亲"的义举。可实际上,它不过是一出幻想破灭后的"闹剧"……  相似文献   

16.
执着的魅力     
有位出版商,为使一批滞销书尽快脱手,特意给总统送去1本,并多次去征求总统的意见。忙于事务的总统为了摆脱纠缠,随便应付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得了这句话,出版商喜出望外,随即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由于名人效应,其广告很有号召力,很快,这批书就销售一空。不久,又有一批书不好卖,这位出版商又给总统送去了1本,这回,总统想彻底断绝再纠缠,就故意说:“这本书糟透了。”谁知,出版商闻之,如获至宝,又大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  相似文献   

17.
"书,心画也",这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一句名言,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书为心话,宇如其人".字,是书者的自然流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书者人品的写真.从龚德清身上,记者再次印证了这两者的关系. 采访龚德清之前,记者从他的个人官方网站上先睹了其部分书法作品,立即就被其宇的点画间渗透出的飘逸洒脱、骨力遒劲所撼动.待见到本人时,他的清新儒雅,平易近人,言谈间透出的一股大气,再次让记者震动:真是字如其人!  相似文献   

18.
许宝强在《限富扶贫:富裕中的贫乏》这本书里,谈及在全球财富暴涨、贫富差距扩大的年代,单单扶贫已失去意义,限富已经刻不容缓.归根究底,"贫穷与富裕正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贫穷社群之所以陷入困境,往往因富裕阶层成功地积累财富所造成.所以在欧美"富人税"的讨论中,主导了这一两年的政党争议. 然而,书中论述"限富",指向的不单是针对"富人",更要针对贫穷作为一种文化所反映的现象.因此,关心贫穷问题不应只放眼于个别的贫穷人,或是贫穷人的辛酸苦困生活,因为这不是事实的全部;我们应该探究富裕的演化,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如何产生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权力,从而导致绝对和相对贫穷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据说鳄鱼可以潜在水下一个小时而不被淹死,一旦咬住猎物,它会在水里不停地翻滚。如此,再凶猛的猎物也会被它折腾得没气了。这一"杀招",让鳄  相似文献   

20.
买书不为阅读只为观赏的,恐怕只有两种人,要么是附庸风雅的暴发户,要么是家境殷实的藏书家.这两种人我都不是,却也有过一番类似的经历.汉译<埃及古代史>不过10万字,买回一两年至今尚未读毕,可它又是我从书架上取出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不时拿在手中把玩欣赏.对一本书产生这样的"感情",在我是从未有过的.当时在旧书摊上发现它后的喜悦,仿佛现在还能感觉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