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是荆楚十大漂亮妈妈之一,她是著名的情感记者,她写了一本情感畅销书《谁的婚姻没虫眼》。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肺部也长了虫眼,不是一处,而是一串、一片,用医生的话说就是“满天星”——晚期肺癌。这样的“满天星”要是挂在夜空中该多美啊,但它竟残忍地密布在人的肺叶上……  相似文献   

2.
吕斌 《老人世界》2014,(11):46-47
如君不久前回家小住,总觉得妈妈烧的菜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淡,每次都咸得她猛喝水,但妈妈却吃得津津有味。当她告诉妈妈菜做得太咸时,妈妈却回答:“没有啊,我吃着刚刚好,再淡的话就没有味道了。”妈妈的身体一向很好,前段时间刚做过体检,基本都“合格”,而前几年妈妈还不喜欢成食呢。如君奇怪了,莫非人越老口味越重了?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在外吃饭,点菜可以说是一门学问,哪些菜该点,哪些菜不该点,往往通过菜名就能判断。比如,菜名中带这几个字的菜,早进了医生黑名单,但我们却很爱吃!带这几个字的菜,医生从来都不点带"水煮"的菜:最常见的菜就是"水煮鱼"和"水煮肉片",听起来是水煮,但其实点过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油煮。水煮鱼、水煮肉里用了大量的油并且反复加热,很容易让人摄入过多的油脂、脂肪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16岁那年,爸爸脑溢血去世。我和妈妈的天一下子塌了。尤其是妈妈,她一个连饭都做不好的人,如何带我继续生活?安葬爸爸后的第一顿晚餐,有麻婆豆腐、西芹肉片和香煎午餐肉。一切都是爸爸在时的样子。可是妈妈明明不会做饭,偶尔下次厨房,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还把粥熬成了干饭。看到我的疑问,妈妈特别坦然地说:"你爸做了那么多年饭,我就是看也看会了,只是有他在,不想干而已。"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30日,江城武汉浸淫在细雨纷飞的天幕下,那些新鲜嫩绿的草芽儿,如烟如雾,朦朦胧胧,但却表达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妙诗意。春天来了,然而,有个时尚精致的才女却选择了这个最让人心动的季节远行。她叫樊南方,她的女儿刚上高中,她的读者不计其数,她是2006年荆楚十大漂亮妈妈,她也是一个曾经单亲6年的母亲,她是媒体著名情感记者,她是本刊骨干作者,她写了一本情感畅销书《谁的婚姻没虫眼》,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肺部也长了大片大片的虫眼……2008年4月1日,武汉蔡甸区玉笋山陵园,樊南方化作一缕轻烟,袅袅地,袅袅地,飘入天堂……  相似文献   

6.
相相 《现代妇女》2008,(11):58-58
到了冬天,人们捂着被子,外面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暖气把屋子烤得热乎乎的。这时候再端来一盆萝卜炖肉,连汤带菜呼噜呼噜吃下去,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萝卜是四季餐桌上都离不了的美味。可是冬天吃起来格外的美味呢。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不论生吃还是炒煮,萝卜都透着一股子家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郭秀云 《老人世界》2014,(11):28-28
去外市出差,文友带我到当地一家小龙虾做得最好的饭店吃饭。蒜蓉的大量使用,让本来香辣鲜美的小龙虾更具浓郁鲜香,令人垂涎,吃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席间,我显摆自己最擅长做的菜是小龙虾。我平时忙碌得很,不常进厨房,但每到暑假,我会安静地待在火热的厨房,为女儿为家人精心准备饭菜。小女儿最喜爱的便是豇豆瘦肉焖饭,配上鲜香的小龙虾,用女儿话说:吃到嘴里,一巴掌也扇不下来。  相似文献   

8.
卉儿的爸爸是一位法官,妈妈是一家商业公司的会计。卉儿童年的天空纯净而蔚蓝。 但随着卉儿的成长,卉儿爸爸妈妈的关系却开始冷漠,卉儿十六岁的花季开始在家庭的清冷中日渐枯萎。她无奈于爸爸的常年在外奔波执行案子,她更恨妈妈只顾自己的感情出轨。  相似文献   

9.
洋洋 《现代交际》2006,(4):35-35
当你和朋友或其他人到一家饭店用餐,你点菜时通常是? A.不管别人,只点自己想吃的菜。 B.点和别人同样的菜。 c.先说出自己想吃的东西。 D.先点好,再视周围情形而变动。 E.犹犹豫豫,点菜慢吞吞的。 F.先请店员说明菜的情况后再点菜。  相似文献   

10.
天下第一菜     
安鹏翔 《老年世界》2007,(16):27-27
去了一趟苏州,在一家酒楼,品尝了“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说白了,就是锅巴开汤而已。朋友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到苏州不吃“天下第一菜”当然遗憾,吃了,也遗憾。  相似文献   

11.
姜昆 《老人天地》2014,(4):15-17
善良老妈:
  “把林奶奶接来,我们一起住吧!”
  我家住东四的时候,曾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房客林奶奶,因为守寡多年性格有点孤僻,和别人都和不来,单单只相信我妈妈。老家来的信,只找我妈妈念给她听。家里有什么事,也只找我妈妈商量。我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也经常让我们给林奶奶送去,两家处得好像一家人,林奶奶就像我妈妈的亲姐妹。林奶奶特别喜欢我妹妹,记得有一次去长安大戏院看戏,票上写着不许带小孩,她就自己去了。可到那儿一看,有带小孩儿的,林奶奶立马坐车返回家,把我妹妹带上再回去看戏。等她们到那儿都演半场了,那也高兴得不得了。后来林奶奶又找了个老伴,也和我家关系特好。他们平常没事就来我家,也不用人陪,就在院里坐着,说在这待着心里踏实。再后来我们先后搬了两次家,林奶奶年岁大了,自己又孤单一人了。我们还陪着妈妈经常去看看她,逢年过节,就把老人接来,热闹几天。老妈曾和我商量:“把林奶奶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吧!”可林奶奶坚决不肯。最后林奶奶被她哥哥的女儿接回山东老家度晚年,我们一家也才算安了心。  相似文献   

12.
做好父母     
<正>不知道如何做未婚妈妈我是一个即将生子的未婚妈妈,不畏惧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但对于如何照顾生活在残缺家庭里的孩子,我的确有些畏惧。因为我不打算结婚,想一辈子一个人带孩子。现在,我应该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做哪些心理准备呢?你有没有问过你自己:要孩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因为被伤害了,想生下孩子给伤害你的人以报复和惩罚?还是根本不想结婚,但却需要一个孩子陪伴自己?如果是前  相似文献   

13.
婆婆妈妈     
婆婆是老公的妈妈,也是我的妈妈; 妈妈是我的妈妈,也是老公的妈妈。似乎是绕口令,可生活不是简单的绕口令,当生活具体到每天的柴米油盐洗洗涮涮带孩子时,需要婆婆和妈妈的大力支持。有时不用多说,自然会有两双温暖的手伸过来为我的家庭分担许多家务。婆婆和妈妈用粗糙的手扶持着我们的小家。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家     
张正阳 《华夏少年》2007,(11):76-77
我的一家很幸福,有爸爸、妈妈,还有机灵鬼——我。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有个规矩,官员赴任,得独身。要求不带老婆娃儿,不带仆人厨子,不带超过80斤的行李。还有个变态要求,不准骑马,不准吃鹅。这在吃货眼里,无比悲摧。因为鹅是明朝的一道豪华菜、身份菜。  相似文献   

16.
创新德育     
陈忠华 《职业》2012,(24):13-14
央视有一则公益广告,与"德育生活化"内涵极为契合。广告中,一个小女孩,静静地盯着母亲打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水,十分虔诚地给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泡脚。接着的画面是这名稚嫩的女孩给刚刚回家的年轻母亲端来了一盆热水,甜甜地叫道:"妈妈泡泡脚!"。这一场景令人感  相似文献   

17.
笑话     
正打招呼儿子尽管两岁多了,可就是不爱跟人打招呼。为了培养他礼貌待人,昨天我带他去市场买菜时嘱咐他:"小宝,你见了人一定要打招呼,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来到一家熟悉的摊位,我便启发儿子说:"你想想,妈妈平时都是怎么和大家打招呼的。"儿子听后突然对摊主说:"便宜点吧!"  相似文献   

18.
正△:我和男友已经恋爱3年了,感情一直不错,可现在却因为他的家人几乎要分手了。▲: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男友的姐姐和姐夫经营着一家杂货店,他姐夫喜欢赌,所以生意和家里都不怎么管。我男朋友就经常免费帮他姐姐看店,而他妈妈也免费帮她带孩子。当初我还觉得他挺有责任感的,也很同情他姐姐,所以从没有阻止他去帮忙。▲:看得出不论是你男朋友还是他妈妈,都习惯了帮助生活不如意的姐姐,而你当初明知这种情况,却还愿意与他在一起,至少说明你很懂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妇女》2009,(10):32-32
她在上海最好的大学读书.毕业后,她去深圳看望妈妈.她从未和妈妈一起生活过,只知道妈妈在深圳一家公司. 那天,她穿着白衬衫花裙子,手中的大箱子里装着满满的期待.当她到达妈妈的落脚地时,她惊呆了:妈妈口中的公司其实是那种皮包公司,在郊区一间破旧的农民房里办公,而员工也只是几个揣着发财梦去深圳的亲戚.  相似文献   

20.
我随父母移居到丹麦的哥本哈根,父母在哥本哈根经营一家小公司,而我则进入了当地的一所中学读书。有一个周末,我的父母正带着我郊游,突然,妈妈的电话响了,有位客户急需她提早交付一笔业务款,没办法,妈妈只能带着我来到当地的一家银行,给对方汇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