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家》2014,(4):33-33
传王石田朴珺已在纽约登记完婚 西陆网:3月15日凌晨,网传田朴珺已经在纽约市政厅同男友王石领证完婚,田朴珺母亲也在场见证了女儿嫁人。  相似文献   

2.
冯化 《金色年华》2008,(6):35-36
伟大是管理自己 伟大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我经常跟王石出去玩,爬山。他爬山大约只用了5年时间,就把七大洲最高峰都爬完了,加上南极点北极点,“7+2”。对于当时四十七八岁,而今五十六岁的人来说,做到这样很不简单。那他是怎样做到的呢?我们发现,在山上,我们和他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管理自己。比如他说几点进帐篷就几点进帐篷。  相似文献   

3.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其所著《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中提出,内地城市的人现在没有资格住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并认为房价下降已经没有空间,就算降也是非常有限。(据10月11日《现代快报》)  相似文献   

4.
叶灵凤(1905~1975),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算得上是中国的一位文化名人,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他的“历史问题”,也由于他早年(1938)移居香港,人们(特别是在内地)很少提到他。后人对他的定位是画家、作家和藏书家,但后两个身份显然更为人所知。作为作家,他很早就开始写小说,创办过文学刊物《戈壁》,柳亚子当年写过5首七言绝句,每首咏两人,在这10人中,叶灵凤和潘汉年为一组,与鲁迅、柔石、郭沫若、丁玲、胡也频等排列在一起,他在文学界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王刚  孙雁 《职业》2007,(31):19-21
三十创业,属于我们的大时代 主持人(全球商业总经理、台湾《商业周刊》副总编张毅君) 改革开放的30 年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创业者.但是大家回头看看这些创业者,他们的起点都比较低.比如王石,他是到了深圳后发现个机会去做销售,而任志强则从卖包子起步,这些都是比较特殊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房地产走进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沙漠,走进了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人说,"跟着王石走,你就能找到水在哪儿。"那么,王石是一匹好骆驼?  相似文献   

7.
王石这个人     
王石,中国最大房地产上市公司董事长,成功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四个华人之一。在风云变幻的房地产业,王石一直是媒体紧盯的焦点人物,前不久的房市拐点论更让他坐到了舆论的尖锋上。  相似文献   

8.
邢飞 《公关世界》2008,(7):12-13
一直以来,有“好公民”之称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中国地产界享有很高声誉.他领导的万科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然而,因为给地震灾区捐款事件,王石和万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声声质疑,步步回应,王石和万科完全处在被动境地。  相似文献   

9.
女大学生毕业离校后择偶难,这已渐为社会所注意。张敏杰同志在《社会》杂志84年5期上著文《从“征婚广告”这个窗口望去》统计到:《市场》报中缝刊登“征婚广告”共321则,其中女觅男56则。而在这56则中,竟有43位女性(工程师2人、助工4人、技术员5人、医生2人、教师11人、科室人员19人)受过高等教育。自然,人的文化修养越高,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他的爱情审美化程度也就越高,因而他的择偶条件也就越高。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状况是值得重视的。如果讲,女大学生在大学里择偶就常常出现“曲高寡和”的状  相似文献   

10.
A-Accept(接受)“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记着,你爱他/她,就必须接受他/她的一切,包括他/她的缺点。B-Believe(相信)不信任对方,经常以怀疑的语气盘问对方,这种互相猜度的爱情,就只有分手的下场。既然跟他/她在一起就应该完全信任对方才对。  相似文献   

11.
正读者来信我跟我老公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觉得他是个老实可靠的人就决定在一起了,至今已结婚十几年。但是从结婚以后我们的性生活就一直在减少,五年前开始就基本没有了,他说一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另一个原因是他对我前几次流产(我们一直没有孩子)有愧疚。我建议他换个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先说“一哭二闹”。这是婴幼儿最常用的手段。出生不久的婴儿,饿了哭,表示要吃;冷了哭。表示要加衣被;疼了哭,请求看护。再大一些,就会闹,从打滚到摔东西,表示抗议。小孩的哭闹,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请不要忽视我的存在和我的愿望。他(她)没有别的办法呀。若监护人心疼,由此关爱他,他便开颜一笑。若监护人烦他,打他的屁股或任他哭哑,他就只有屈服,从此变得阴郁,留下心灵创伤。一般的家长是哄与打两手交替使用,双方在博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形成一种亲子互动模式,影响一个人终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那3个字     
从恋爱到现在,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从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但纵使在最拮据的日子里,他也一直坚持把外出时花剩的最后一块钱换成一件归途中始终拥抱于怀的东西,他说那样东西叫“我爱你”。大学一毕业我就嫁给了这个穷书生。因为我们都是小职员,他一心想考托福。当时最近的考点设在邻省的西安,考点附近云集过大批应试学生的旅馆墙上有条用笔刻画上去的标语:“让一部分人先记起来(托福考试单词)”,这条标语让他乐不可支。买了返程的火车票后,他用168元买了一件鹅黄色的立领棉褛给我。他一共带了200元,往返有五天时间。“如果钱再多些,就可以买…  相似文献   

14.
我家Jeffrey能吃肯吃,更难能可贵的是,一到吃的时候,他愿意老老实实地坐在餐桌上和我们一起吃,很多人说这是"奇迹"。但如果你从孩子接触食物的第一天起就培养他良好的进食习惯,这一切就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学生性成熟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性冲动”。他(她)们渴望得到异性的亲昵和抚爱,就如肚子饿了要吃饭,口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生理本能。从性基本成熟到性的满足,在现代社会中只有通过婚姻才是合法的,合乎道德的。其间大约要经过十多年时间,值得指出的是,青少年学生性能量在性成熟较前期即16~17岁左右达到高潮,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男女的性能量消耗进行补充的生理能力最强,而处于这个年龄的绝大多数青少年都在校求学。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尖锐的矛盾;男女学生强烈性欲望得不到合乎道德的满足,身体内积累的能量无法释放。在这个时期如果他(她)本人意志控制力弱,或是受了外界某种刺激,他(她)们就如饥饿的人寻找食物一样,到处寻找性刺激,企图得到性的满足。有人把处在这一段时期称之为“青少年性饥饿期”。  相似文献   

16.
为民 《女性天地》2006,(1):32-32,33
两个人在恋爱时,总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心里总在问:“他(她)会怎么看我?”而当这两个人成了一家人后,就越来越少想到“他(她)会怎么看我”了。不是不在乎,而是彼此太熟悉了。可是,他究竟是怎么看你的,和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吗?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刘美兰、唐秀容;陕西省张燕、徐小凤;湖南省周立堂等诸位诗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首短诗——有些人作者/黄淮有些人比神还神神办不到的他都能办有些人比鬼还鬼鬼不想干的事他也敢干(摘自《诗刊》2010年9月号上半月版)什么叫做诗?诗从哪里来?谁都明白:从凝聚生活里抽象出精炼内核,从精炼内核展现哲学的真谛,这就是诗——诗自然是从生活的底层中来。黄  相似文献   

18.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告诫,交谈不要从讨论分歧开始,要从双方都同意的事谈起,使对方立即就说:“是、是。”他多说一次是,就增多一次接受以后论点的机会。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沟通技巧,英文叫“yes—yes”法(连续肯定法)。心理学给出了论证: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些核心的固有立场或观念,当沟通信息同既有核心相抵触,对方不是回避就是抵制。但在那核心的外围,却有一个变动不定的“可接受范围”。在这范围内,沟通信息是能够产  相似文献   

19.
为谁当兵为谁打仗,这是个老问题。早年间每有农民加入解放军,或土匪或国民党兵转投共产党,这是第一课。给谁打工给谁挣钱,这是个新问题。下岗没工作着急,但有工作一天忙到黑也着急;没准哪天就被老板踹了。要想法儿当老板,至少也在闹些股权揣起来。想这事的人挺多,想得脑瓜子都痛。万科的王石觉悟挺高,不急赤白脸地要当老板,只想当职业经理人,更进一步也不过是房地产业职业经理人学校校  相似文献   

20.
想必每个人最初恋爱的时候都曾这样想过,“我是和他(她)谈恋爱,又不是和他(她)的爸妈谈恋爱。只要他对我好就行了。”爱情的确是两个人的事情,此时此地两个人相亲相爱就OK了,可是婚姻却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了,婚姻意味着从此以后,你要和他(她)生活在一起,和他(她)生活圈子里所有的人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