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夏日游泳既锻炼身体,又清凉避暑,如果在游泳时出现小腿抽筋,就非常危险。专家提醒,在下水前点按穴位,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很好地预防腿抽筋。在小腿肚上,有一个穴位叫"承山穴",它是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疼痛的常用穴。在游泳前按揉一下左右承山穴各3分钟,就能很好地预防腿抽筋。承山穴非常好找,微微用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就是。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怕冷老人多是体质虚弱,因此会表现出"阳虚"症状。在日常调理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摩腰阳关穴来改善。腰阳关穴隶属于人体的督脉,是阳气通行的关隘。刺激腰阳关穴可以起到驱寒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是专门治疗腰部疾病的穴位。临床中,该穴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腰阳关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老人刺激腰阳关穴,可一手握拳绕于腰后,再用掌指关节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工作压力大,不少人经常有情绪压抑、失眠多梦、消化不良、腰膝酸软等问题。中医从人体经络角度分析,我们的体内藏着五扇"门",守住它们,可以解决不少健康问题。心之门:郄门穴。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对应了人体的心之门,位于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致相当于腕横纹和肘横纹中点,两条肌腱中间。郄是空隙的意思,门就是门户,在人体气血深藏的地方,郄门穴  相似文献   

4.
正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风与人体气血瘀滞、经络痹阻有关,肝肾阴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脾虚痰湿阻络是中风的几种典型证型。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为原则,对神智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均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在我们的足部,有一个理气、活血、泄热的穴位——大敦穴。选取该穴进行按摩,可以疏通全身血气,从而起到强筋填髓的作用,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大敦穴位于足大趾靠近足次趾一侧的趾甲根旁约2毫米处,用食指和拇指在大敦穴处掐  相似文献   

5.
人站着时,小腿肚子会感紧张.而承山穴所处位置,正是筋、骨、肉的一个纽结,是最直接受力点。我们平时要承受很多压力,这些压力“压”久了.会产生疲劳感。承山穴是一个可帮助我们缓解疲劳的穴位。同时,经常按摩承山穴,还具有祛除体内湿气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乍暖还寒,为预防外感风寒,可以尝试"电吹风疗法"。其原理类似于艾灸,通过热疗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首先选取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大椎穴(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太阳穴这几个跟风寒外感有关的穴位。将电吹风除去前面的扁嘴,选择弱  相似文献   

7.
正有的人很容易上火,其症状是牙龈肿痛、长痘痘、大便干结。怎么办呢?用中医方法按摩穴位,可以有效下火。少府穴这是心经的荥穴,荥穴主身热,可以滋阴降火,掐掐它就相当于吃了很好的泻心火的药物,安全有效,还不花钱,对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夜不能寐、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少府穴特别好找,大家把手指轻轻地合拢,小指按着的地方就是少府穴,这个穴位也正好位于被称作"感情线"的掌心横纹上。用于保健的时候,用大拇指在少府穴上点揉  相似文献   

8.
正除了依靠药品来降低血糖外,糖尿病患者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做套按摩保健操,辅助降糖。第一招:蹬地机穴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按揉地机等穴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可以脚后跟沿对侧胫骨内侧左右各蹬10下。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认为,甘味食物可滋补脾胃,温补人体阳气,促其生发。但很多人简单地把甘味理解为甜味,这其实是错误的。中医所说的"甘"包括淡味和甜味,其中,淡味是甘的正味,甜味则是辅助。淡味能利尿渗湿,所以面部或小腿浮肿的人平时常可喝薏米粥,有助消除水肿;甜味能缓解疼痛和痉挛,虚寒腹痛、胃痛、头痛时,冲一杯白糖水往往可以缓解疼痛。甘味多有补益、和中的作用,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例如山  相似文献   

10.
正疾病的发生与"正气"和"邪气"关系密切,正气充足则抗病能力强盛。而艾灸自古以来就是"扶助正气、防病保健"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增强免疫力的穴位很多,为了大家简单、有效地体验艾灸,在此重点推荐以肚脐(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艾灸。该区域内的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天枢穴(如右图),都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抵御病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狐臭是许多人的难言之隐。那么如何用穴可以缓解治疗狐臭呢?揉揉液门与曲池穴两个穴位吧。液门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因有降浊升清、清火散热的特殊功能,常被称为人体随身携带的“牛黄解毒片”。它在人体的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取穴时可以正坐,伸手屈肘,虎口朝着自己的胸前,  相似文献   

12.
这个穴位是传统中医针灸经络的八大会穴之一,有“筋会阳陵”之说。长期筋骨僵硬、酸痛,容易抽筋的人,只要平时多多按压这个穴位,就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人的双手穴位很多,有一组“双关穴”——内关穴和外关穴,既好找,功效也广泛,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大。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上2寸,在两条肌腱之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外关穴与内关穴相对,位于手腕背侧横纹上2寸,尺骨与挠骨之间,属于手三阳三焦经。心包经和三焦经是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所以内关和外关一阴一阳,在治疗疾病时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胸闷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慌时,可将拇指置  相似文献   

14.
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可促使气血畅通、滋补元气、延缓衰老。中医认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占全身穴位总数的10%,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许多通往全身各处的穴位,大都交会在足部。双足的活动对脑部输送一定量的信息的刺激,是调  相似文献   

15.
一、洗澡:凡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可通过洗澡改善病情。一般洗41-42℃的热水,可提高新陈代谢,降低血糖,促进脏腑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洗澡时间长短,可按各人的体质、病情决定,一般每天一次,每次以15-20分钟为宜。空腹或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洗澡。二、按摩:中医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症”,又分三类:烦渴多饮者为上消,多食善饥为主者为中消,尿量多者为下消。(一)糖尿病按摩疗法的主穴是胰俞穴,该穴有调节胰腺功能的作用,用大拇指逆时针方向按摩5分钟。配合穴位分别是:上消─—逆时针揉摩肺俞穴、鱼际穴、廉泉穴、合谷穴各30次,…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人体数百个穴位当中,有一些穴位除了治病之外,经常按摩还有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作用。关元穴是小肠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关元穴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其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归经:任脉。穴义:小腹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入膀胱经。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  相似文献   

17.
冬春时节,天气寒冷,老年朋友小腹受凉容易引起泌尿道炎症,出现尿痛、尿不尽等症状。此时,按揉大腿内侧可有效缓解。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亏虚,气化失司所致,大腿内侧的箕门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重要穴位,有健脾渗湿,清热利尿之功效,经常刺激此穴对防治尿不尽及炎症导致的腹股沟疼痛作用较佳。箕门穴位于大腿肉侧,血海穴直上6寸处,左右各一。  相似文献   

18.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目不暝",此症可由气血亏虚、劳倦过度、情志受损、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失眠与心肾关系最密切,比如心火旺使人心烦,心肾阴虚致使水火失济、心肾不交,都容易扰动神经而失眠。因此,滋阴降火、养心安神是治疗失眠的原则。介绍一个方法——踩豆安神。按中医观点,足为人之根,是人体精气汇集之地,脚底上穴位甚多,这些穴位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相联,踩豆正  相似文献   

19.
蝴飞 《当代老年》2014,(2):42-42
1、消除心烦,开四关穴 中医认为人体的情绪,与肝的功能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肝火较盛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的情绪。更年期心烦易怒,是因为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而导致肝阳亢盛,肝火扰动。这个时候,就要疏理肝气,清泻肝火,四关穴就是一对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的穴位。  相似文献   

20.
崔键 《当代老年》2014,(12):48-49
拔火罐治病主要是通过借助罐体内压,依靠火罐边缘吸附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了经络、穴位,以达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拔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两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3个穴位交替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