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年轻夫妻,当初刚结婚的时候,都是他给她盛饭的。一小碗雪白的米饭,热气腾腾,轻轻地放在小饭桌上,伴着盘子里菜肴的香和新婚的甜蜜。这个过程有多长?几个月?还是一年?她现在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后来她慢慢成了厨房的主角,淘米,切菜,揉面,在抽油烟机的噪声和汤锅里冒出的蒸汽中忙活,然后,把一小碗雪白的米饭盛好了  相似文献   

2.
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 在精神赡养老人方面,日本有套独特的办法.许多日本老人选择与子女住在一起,因为日本有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使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为保证子女"常回家看看",日本提倡"一碗汤距离"原则,即父母和孩子两家之间的最佳距离是"煲好一碗汤送过去刚好不凉".新加坡:与父母同住有津贴 新加坡国会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了弘扬孝道,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不少明显带倾向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L流言冷空气来袭,又到了吃火锅的季节。但微信上近来有这样一篇爆文——营养专家含泪说出真相:吃一顿火锅的热量至少1700千卡,一碗米饭大约是174千卡,吃一顿火锅就等于吃10碗米饭;如果一顿火锅吃到饱,可吃下3900千卡,相当于20多碗米饭。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4.
一粒一香     
正不是"一粒香",不是"粒粒香",不是"每一粒都香",是"一粒一香"!初见这四个字,是在一次好友聚餐时。欢饮至微醺,一碗碗米饭热香袅袅摆至桌前。捧碗起筷,突然就看见那青花瓷碗上印着四个精巧的艺术字:一粒一香。  相似文献   

5.
我家隔壁陈老太,年近六十,儿女成群,孝敬的补品常年不断,早上吃西洋参,晚上喝汇肾宝。而她的三餐很简单:早上一碗白粥酱菜,中午二两阳春面,晚上一小碗米饭豆腐汤,天天如此。问她为何如此节俭?我天天吃补品,饭菜不用讲究了。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个朋友,身材魁梧,典型的东北大汉,却娶了一个娇小可爱的居家老婆。大家都以为他的妻子肯定顺服于他,但是后来才发现,他竟然很怕老婆。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他们家吃饭,但朋友只吃了一碗,就不吃了。我取笑说:“不是你家的米饭不够了吧?”朋友压低声音回答:“我不敢吃  相似文献   

7.
正一不小心煮多了饭就会有剩饭,做蛋炒饭?吃腻了!来试试下面这些翻新吃法吧!米饭饼。用打蛋器打好蛋液,加入一点食盐、花椒粉、黑胡椒颗粒,搅拌均匀,放入米饭和切好的蔬菜颗粒拌匀后备用。平底锅加少许油,小火加热,将一勺拌好的米饭入锅摊成圆饼,盖好锅盖焖一下,双面金黄后出锅。搅拌时加点奶酪丝味道会更好。米饭糕。在剩米饭中放入蛋黄、咸味芝士、少  相似文献   

8.
隆冬。一位皮肤黝黑却文质彬彬的老汉,拖着疲惫的身躯,踏着装载三百多份厚厚的《信息日报》的自行车,在南昌市东郊缓缓前行,逐家有序地向订户投送报纸……信报发行站负责人看这位老人做事踏实认真,心想让他投递这个地段的报纸,肯定不会出现错投漏投现象,劝他留下来。然而短短三天的试投,就把这位老人累得腰酸背痛、吃不消了。没了这份工作,接下来他该怎样生活呢?他是谁?有谁知道,他竟然是我国著名的汉字编码专家万仁芳!  相似文献   

9.
<正>我是谁?我叫什么?我几岁?我的父母是谁?这些3岁孩童都能回答的简单问题却成了他20多年的困惑。他该怎么办?如果这些问题注定无解,他又该如何生活?2013年5月2日,丁九龙出现在央视一套"一起聊聊"节目中。他和易中天及几位专家面对面,讲述了自己2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一波三折的离奇经历,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和叹息……  相似文献   

10.
竹均 《金色年华》2008,(10):37-37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一直在学校门口那家餐馆吃饭。因为家里穷,所以我的一日三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早晨一碗米粥,一碟咸菜:中午和晚上则是一碗米饭或两个馒头外加一碟咸菜。米粥五角钱一碗,米饭一元钱一碗,咸菜是免费的。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感觉非常奢侈。  相似文献   

11.
正朋友圈流行的绝大部分"食物相克"都是假的,那到底有没有不能一起吃的东西呢?快速想一想,确实啊,胡说八道的"不能吃",一抓一大把,正儿八经的不能吃,真的难寻。不过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发现了这么几样东西——最好不要一起吃的东西。不要只用土豆配米饭只要有一盘酸辣土豆丝,能多吃两碗饭。不过知道真相后很多人震惊了,原来这样相当于……吃了三碗饭!米饭主要成分是淀粉,土豆丝更是淀粉大户,主要的营养物质就是糖,而蛋白质、维生  相似文献   

12.
她自小父母双亡,惟外婆非常宠爱她,总在她的碗里盛满米饭,再层层叠叠铺上香浓的肉片蔬菜,堆得像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但是她的饭量一向不大,总是剩下半碗,而外婆每次都会笑着帮她吃掉剩饭。有次他请她吃饭,她习惯性地剩了饭。结果他不假思索将她的饭碗端起来,从容吃掉,吃得那么  相似文献   

13.
外公的形象     
外公年过古稀,家里收入也不差,但过日子却十分节俭。他一把牙刷用了又用,一条毛巾洗出了窟窿还舍不得扔掉,对吃的穿的全不讲究。别人说我外公小气,我倒觉得他了不起。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家里只有我和外公一起吃饭,桌上摆着一碗冬瓜,一碗炒红椒,再加一小碟榨菜。我噘起小嘴,问:我们就吃这些菜吗?”外公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说:“就这些,营养丰富着呢。”我心里不高兴,故意把饭撒在桌子上。外公见了,好像丢了宝贝,用手一粒一粒把米饭捡起来,然后塞进了自己的嘴里。我不以为然,对外公说:“现在生活富裕了,还用得着这样节省吗?”外公眉头一皱,说…  相似文献   

14.
笑话     
正抠门同事单位一哥们太抠门,我问:"宿舍离公司只有300米,你干吗每天骑自行车?"他反问:"皮鞋多少钱一双?单车内胎多少钱一条?"我无言以对。又问他:"你这么节俭,为啥午餐总吃6元一碗的饺子,不吃5元一碗的面条?"他眉毛一挑,反问:"饺子上面有时会挂着一两根面条,可是面条上能挂着饺子吗?"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2014,(12):21-21
正"早稻快要收割了,要不要再打一次农药?我怕出现稻飞虱,影响村里的粮食产量。"2014年7月1日一早,茶陵县马江镇等坪村村委会主任朱满来就给一位老人打去电话。"不用担心,你们村实行了‘统防统治’,不需要再打农药了。"老人回答说。这位老人名叫王定国,今年73岁,是茶陵县的一名退休高级农艺师。因为一辈子献身农业,他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2001年退休后,他仍时常深入农村,了解"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解  相似文献   

16.
怎么看书法家丁力夫都不似年至九旬,鹤发童颜、声如洪钟、思维敏捷、走笔龙蛇……可谁又知道出生于1918年的他,曾在"文革"批斗中,右耳失聪。从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离休后,丁力夫坚持锻炼身体和练习书法一文一武两种活动,不但活到90岁,还在2005年被评选为"北京市健康老人"。  相似文献   

17.
李玉 《伴侣(A版)》2010,(3):42-43
正婚后的幸福就是跟我的"秀逗"老婆斗智,尽管每次都让人啼笑皆非,但是却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调味剂。1.刷碗两人吃完饭都不想刷碗,所以决定用猜拳方式决胜负,谁输谁刷碗。但老婆好耍赖,出拳时总比我慢一拍,我也不去揭穿她的诡  相似文献   

18.
三九 《当代老年》2010,(3):56-56
豆浆蒸米饭 用黄豆打制豆浆,去渣,用豆浆替代白水加入电饭锅中煮米饭。味清香,米饭可口,能充分发挥豆和米的营养互补作用。夏天吃这种米饭清爽、滋养而健康。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新村老年公寓和住宅小区相距不过百米,儿女为父母送一碗汤刚好不会凉掉。“子女既能照顾到老人,又不会产生矛盾。”75岁的李文明说,“一碗汤的距离”让他的晚年生活过得美滋滋的。  相似文献   

20.
刘中满 《老年人》2014,(6):24-25
正2013年12月的一天,李延老人收到一封来自国家信访局的回信,信中说:"您近期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我局已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参阅。感谢您对国家海洋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继续就您所关注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一位居住在长沙的古稀老人,为何对国家的海洋事业如此关注?他对所要实现的"海洋强国梦"为何总是那样魂牵梦绕?寻根溯源,还得从头说起。李延1943年出生于延安,1946年跟随父母来到哈尔滨生活。时间长了,他对大马哈鱼在黑龙江流域产卵却执意游向太平洋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