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陈固在香港的姑姑送给了他一些世界各国的硬币留念。没想到这一把硬币竟使陈固从此与收藏世界硬币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研究硬币上的图案和文字,陈固对当地的历史,风俗和人物等知识的了解渐渐增多,从而引发他浓厚的收藏兴趣。在种类繁多的收藏品中,他对各国发行的女性主题纪念币和带有女性头像的流通硬币最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
生命和石头     
夏天,一个孩子看到一枚闪亮的硬币躺在路边。他把硬币拾起来,紧紧握在手里,心里充满自豪和兴奋:“这枚硬币是我的了!而我什么代价也不用付出!!!”从此,这个孩子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喜欢低着头,眼睛盯着地面,希望发现更多的珍宝。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生中他捡到了302枚一分硬币、24枚5分硬币、41枚一角  相似文献   

3.
空心爱     
每次他来,她都会偷偷地在那只胖胖的小猪扑满里投一枚硬币。她用这种方式,记录她的爱情。最初几次,因为扑满是空的,投进的硬币落下时发出好听的叮当声,很清脆。后来慢慢,他去的次数多了,扑满里的硬币也渐渐多起来,空间小了,硬币落下去,即使和其他硬币相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开奥运会的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发迹的媒体大亨默多克当然会去捧场。 在现场,默多克发现座位底下散落着一枚硬币,他站起身来,然后蹲下,捡起了那枚硬币,脸上带着微笑。 这则细节被媒体爆炒,但我只记住了默多克的微笑,拥有亿万资产的他却为捡到一枚硬币而微笑。  相似文献   

5.
一个财主的儿子浪费成性。他喜欢到饭馆里吃饺子,但只吃肉馅,把饺子皮全都扔掉。后来,由于家遭败落,财主的儿子成了乞丐。饭馆老板用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触动,意识到从前的自己太过浪费。从此他勤奋劳动,生活上十分节险,家里又渐渐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喜欢收集硬币,特别是那些在背面的两边印着优雅的麦秆图案的1分硬币。这种硬币在爱荷华州的经济大萧条期间陪件着他成长,天知道他并没有很多硬币。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和我经常会一起远足。他有着1米93的运动员体魄,我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他。有时我们会沿途寻找硬币——有1分的,也有1角的。每当我捡到1美分,他就会问:"是麦子图案的吗?"要是我们找到了在1909到1958年期间制造的特殊的硬币,父亲就会十分高兴。我正好出生于1958年。有次  相似文献   

7.
章法 《老年人》2006,(7):9-9
2002年,湖南南县农村青年刘运来在益阳市的城郊开了一家小饭馆。家住附近的退休老人吴鉴清,闲来无事,时常到饭馆坐坐,久而久之,与刘运来成了熟人。饭馆刚开张那会儿,生意红火。刘运来清点着花花绿绿的钞票,心里好不高兴。他暗自盘算,若把饭馆的规模扩大,提高档次,利润岂不成倍增长?于是,刘运来拿出积蓄,又借了10余万元,将饭馆里外装修一新。然后,高价请来两名厨师,从家乡招来几个人靓嘴甜的女服务员,新饭馆就开张了。一时间,新老顾客纷至沓来,饭馆生意格外火爆。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菜肴品种少,更新慢,客人日见稀疏。没两年,饭馆便开始走下坡…  相似文献   

8.
王纯 《老年世界》2014,(4):21-21
我的家乡有过年包饺子放硬币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吉利。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他这一年会有好运。母亲每年包饺子都会包一枚硬币,可是不知为什么,她从没吃到过包着硬币的饺子。那只“幸运饺”不是被父亲吃到,就是被我和妹妹吃到。  相似文献   

9.
五枚金币     
《中国社会导刊》2010,(27):31-31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  相似文献   

10.
技术含量     
宋朝费衮所著《梁溪漫志》中讲了两个跟贼有关的故事。 其一,高邮有个叫尉九的贼。脚下功夫了得,一夜可行数百里,跑起来仿佛刹不住闸的摩托车,非得撞到树上才能停住。尉九晚上偷盗,白天开饭馆,兢兢业业地挣钱养家。这天,一个道人找到尉九的饭馆,对他说,楚州城里有个富户,家财万贯。我已经踩好了点儿,跟我一起做一票怎么样?尉九沉思片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很多饭馆可供选择,中国菜又是如此的美妙,因此中国人比丹麦人更经常下饭馆。在中式饭馆用餐,要比去绝大多数西式饭馆便宜得多。  相似文献   

12.
怀念分币     
万文昌 《当代老年》2007,(12):26-27
前不久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乡下的家被盗了。由于父母在城里买了房,他很少去老家,老家房子由他叔叔照看着,屋里虽没有什么贵重物品,但令朋友沮丧的是他从小学到中学十多年间收藏的一百多元近四千枚硬币没了。我揶揄道,小偷说不定就是朝着那些硬币来的呢!算了吧,一两顿饭而已。朋友说,怎能以现在的价值计算呢,那时糖一分钱三个,炒胡豆才两分钱一两呢!再说,收藏了那么多年呢,那里面,装满了我的整个童年。我慢慢的收敛了笑,是啊,那里面写满了我们这代人的整个童年。  相似文献   

13.
学会笑里藏“幽” 幽默是情趣与哲理的统一。 有一个乞丐在街边乞讨,他坐在街道边上,左右手各自拿着一只空碗,等着行人往里面投钱。一个行人路过此处,停下来往一只空碗里投了一枚硬币,然后奇怪地问道:“另一只空碗是做什么用的?”乞丐回答说:“最近我的生意做得比较大,我决定再开家分公司。”行人听了,不禁又往另一只空碗里扔了一枚硬币。  相似文献   

14.
正那一年,她病了,他用板车拉着她去镇上找诊所看病。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掏出口袋里所有的硬币,大夫终于给她打了针,塞给了她两服黄竹纸包着的中药。他拉着板车往回走,她依旧坐在板车上。穿过一条小街,向右拐,再穿过一条街,好香好香的气味儿飘了过来。他狠狠咽了口唾沫,迟疑几秒,止了步,回头":你想吃油条不?"板车上的她本来也在偷偷咽唾沫,忽然听到他的问话,愣了愣,摇头":不吃,不想吃。"她摁摁布包里那几个煮熟的红薯":这有红薯呢,我要是饿了,会吃红薯的。"她清楚,他的兜里连一个硬币都没了,哪来钱去买油条。他静静地看着她,就像一下子看到她的心底里去了。她不好  相似文献   

15.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没有人比阿伯特·戴维森的谋生方式更奇异了。这得从他拒绝向乞丐施舍一个硬币说起。赏个小钱吧,先生。一天,一个流浪汉向他乞讨。当时的戴维森是个演员,已经休息了很长时间。因此他没好气地说:别纠缠我,我也是身无分文。在乞丐转身走开时,戴维森发现他失去了左臂,但是脸色红润,衣着一点也不破烂。  相似文献   

16.
我外孙大林子(乳名)属蛇,12岁,五年级。他说最近一跟他爸上街吃饭,他爸就总有破事,把他一个人留在饭馆里,然后就有生人问小孩你多大了在哪上学等等,弄得他有些紧张。他姥姥——我老伴听了勃然大怒,说你那狗爹太不像话,下回他走你也走!大林子说对,月亮走我也走。咋不说太阳?大林子说我家我妈是一把手,是太阳,最近太阳有点忙,顾不上给我们做饭。  相似文献   

17.
《中外书摘》2014,(12):24-25
一好像在北京金台路附近,有一家小饭馆,门口挂满了串串的红辣椒。我(邵华)是从那里经过时不经意看见的。辣椒是那么多,那么红,在繁华的都市形成独特的风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望了望门口的红辣椒,未加思索,便走进了这家饭馆。当时饭馆里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吧台那里看书。那本书我再熟悉不过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我闲暇之时的随笔。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本土化难离中国文化看过一部电视剧,其中有一段描述吃文化的片段:一个归隐的"金刀"(皇帝赐予这位御厨的奖赏和封号)御厨和他的民间徒弟打算在一个民间村落中开一家饭馆,师徒二人就采用怎样的菜式起了争论。师傅说:"我是皇帝御赐的‘金刀’御厨,当  相似文献   

19.
小气男人     
周云芳 《现代交际》2004,(11):44-44
同事老克,三十不到,二十有余;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却不得人缘,评先晋级,总没他的份。细说起来,老克这人,有一毛病太不好:小气。不是一般小气,是滑头加吝啬的那种。 说到他的吝啬,在单位可是有口皆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饭的事。 民以食为天。同事免不了同下饭馆,每当这口,老克总人前人后,  相似文献   

20.
美松 《职业》2012,(31):38-39
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人说"吃亏是福",但却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表面吃亏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吃了亏。有一个故事说,大人有时会拿出几枚硬币来逗试小孩,有5角的,有1元的,让小孩选一枚拿走。聪明的小孩都知道选1元的,愚钝的小孩在被人提示后也知道选1元的,还有更聪明的小孩甚至想办法将几枚都拿走。但有一个孩子却每次都选择5角的,多少人逗过他、教他或者讥笑过他,他都不曾改变。终于有一天,小孩被妈妈怀疑智力有问题时才说出了真相:"我知道1元比5角多,但是如果我拿了1元的,还会有人再不停地拿出硬币来试试我到底有多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