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谢!"校长这样叫他. "老谢!"同事这样叫他. "老谢!"学生也这样叫他. "老谢!"几乎是学校所有人对谢连喜的称呼. 其实,"老谢"不老.到他离开的那天,他还没满55岁;"老谢"职务也不高,只是学校的一名普通老师,兼任学校校企合作处的副主任.但校长、同事、学生叫他"老谢"的历史,却过去了20多年.  相似文献   

2.
正曾经有一位北大学生对成功充满着渴望和憧憬,可他在生活中却屡屡碰壁,鲜有所获。沮丧的他便给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指点。蔡元培先生在百忙中回了信,并约了一个时间让那位学生到办公室面谈。学生激动地来到校长的办公室。没等他开口,蔡元培先生就笑着招呼道:"来,快坐下,我给你泡杯茶。"说完便起身,从抽屉中拿出茶叶,放进杯子里,倒上开水,放到学生面前的桌子上。"这可是极品的绿茶,是朋友  相似文献   

3.
正视卑微     
卢素玉 《老年人》2007,(12):49-49
20世纪30年代.一个10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来到意大利北部小城莫迪纳一家为贵族子弟开办的音乐学校学音乐。小男孩有着独特明亮的嗓音.他期盼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歌唱家.然而.遗憾的是,他出生卑微,一家人靠父亲卖面包为生.不可能让他入读这所学校。但他又十分幸运,这所学校的校长慧眼识珠.看中了男孩的音乐潜质,破格让他在自己的学校学习。作为回报.男孩必须每天清早到校为学生们烧好开水.下午打扫完全校的卫生后才能离开。  相似文献   

4.
年初读到一条消息,说英国某大学聘请我国一位退休校长出任它的校长,令人心头为之一振,有的报纸还就此发表专文,豪情跃然纸上。后来从《南方周末》上得知,这个校长原来是个虚职,既无工资,又无办公室,只是一年到校一次颁发学位证书,是英国为向中国拓展其教育市场而采取的一项“前瞻之举”。  相似文献   

5.
正萧琼曾说:"结婚前,我是爱蒋先生的画;结婚后,我是爱蒋先生的人。相遇世间的相遇都是缘分,只是,有的成了风景,有的,则在心里生根发芽。仅仅是眼角余光中的一瞥,蒋兆和的心,已停止漂泊。1939年寒冬的一天,他受邀为京城名医、书法大家萧龙友画像,萧老坐定后,他凝视片刻开始运笔,落在纸上的第一笔是一点干  相似文献   

6.
骆潇  王雪娇 《职业》2014,(8):14-15
十年前,当田继恒走马上任一校之长的时候,他所面临的是招生困难、教职工人心涣散、发展举步维艰的局面。十年后,他坐在办公室里,与记者侃侃而谈,满怀信心地勾勒出学校中职示范校建设的美丽蓝图。在全校教职工眼里,田继恒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校长,他笑言自己当校长这么多年,没有一次和教职工红过脸。但也就是这样一位"好脾气"的校长,管理起学校来却是企业家的"铁腕"作风:抢抓发展机遇,严格内部管理,积极推行改革,让辽宁煤炭技师学院面貌一新,逐渐形成了自己"小而精"的特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中国社会导刊》2011,(2):60-61
某大学校长针对学生恋爱成风现象,召集全校男生训话:“某大是培养成功人士和精英的地方。据统计,成功人士平均比配偶大12岁,精英比配偶大17岁。如果获得诺贝尔奖,就可能比配偶大54岁。你们未来的老婆现在还在小学和幼儿园玩呢,或者根本没有出生。你们现在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养的那是别人的老婆!”  相似文献   

8.
他,时任山西冶金技师学院院长.三十年前,他是一名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钢铁工人:如今,他是一名孜孜树人, "万人技校"的校长. 在他还是钢铁工人时,曾因一个疏忽酿成了整条流水线的停工,从而改变了性格.  相似文献   

9.
张奉连 《伴侣(A版)》2010,(11):37-37
正迈克在求学方面一直遭遇失败与打击,高中毕业前,校长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或许并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  相似文献   

10.
孟红梅 《职业》2012,(21):128
机械制图是技工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技术交流的语言,语言不通,学生将无法工作。学生要学好机械制图,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本文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技校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会技能,找个好工作。我们学校是一个厂办技校,许多学生到校学习的目的就是能进厂工作。故先让学生自问:进厂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自己现在是否具备这条件?经过两年学习能否达到这个条件?使学生明白:掌握机械制  相似文献   

11.
江苏电视台有一档很受欢迎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一次,一位拥有博士学历的男嘉宾对女方的学历很纠结,评委乐嘉十分感慨,说:"一位博士在找对象时用文凭的高低作为取舍的标准,真的很好笑。"主持人孟非也有同感,他说:"我就是乐嘉说的那种没念过几天正经书的,更别说文凭了。"某学校调进一位年轻教师,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考100分的学生,以后可能成为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以后可能和你做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以后可能捐钱给学校;中途退学的学生,将来也可能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有人说:"班主任就像一所学校的小校长",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一盏明灯"。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学习毫无兴趣。作为班主任要学会赏识、关爱学生。  相似文献   

13.
蒋连根 《老年世界》2013,(16):16-17
2012年2月5日,92岁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在北京逝世。蒋英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女儿,是我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她还是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的表姐。  相似文献   

14.
"徐蒋体系"如何形成?蒋兆和曾回忆: 他们都出身在一个贫寒家庭,在他离开上海,远赴欧洲的第二年,他来到了上海,8年后,他从国外回来,他慕名相见,这一次的见面,成就了一段佳话并改变着中国画坛,他们就是影响着中国画现代进程的"徐蒋体系"的主人公:徐悲鸿与蒋兆和,蒋兆和后来回忆说:"由于徐悲鸿的指点,这个艺术的根本问题才在我的思想上更加明确起来."蒋兆和的儿子更直言:"没有徐悲鸿就没有蒋兆和."  相似文献   

15.
正"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这是1941年3月重庆《新华日报》送给马寅初先生六十寿辰的贺幛寿联,这寿联概括了他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唯名、不唯上,而唯实的高风亮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马寅初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他当过蒋介石的老师,但当蒋介石叛变革命,与人民为敌后,马寅初就和蒋介石断绝了师生之谊。仅1940年一年之内,马寅初就在"中国经济学年会"等大会上,骂了蒋介石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骂得尖锐深刻。马寅初在11月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有人说他蒋委员长是民族英雄,我马寅初认为他不够格,他只是家庭英雄。他若要做民族英雄,必  相似文献   

16.
双眼井     
张洋 《中外书摘》2010,(9):60-61
井是水之源。 为此,我常常想起幼年时的那口井。 那时我在一个乡间小学念高小,校长是位身穿长袍布鞋布袜的老先生,都叫他惠校长。惠校长在这所亲仁小学教书多年了,就连学生的家长也是他教过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潇风 《老年人》2012,(12):22-24
"我们的学者和教授,就是珞珈山上的神仙;广大莘莘学子,就是游弋在东湖这一弯水域的蛟龙。"数年前,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的一番话,让师生们热血沸腾。作为一名湘籍院士,刘经南不仅是杰出的教育家,还是成果丰硕的科学家,他在大地测量、卫星定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经南的学习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杜思达 《职业》2010,(6Z):4-6
他,温文尔雅,却让人心生敬畏;他,无欲无求,却承担起一校之长的大任;他总说"试试看",却固执得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他说"分管校长个个都是强人,我反倒成了一闲人"。殊不知,他才是坐镇大营,决胜千里的大帅。  相似文献   

19.
生猛的女生     
他很生气,讲话的时候,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其实这事跟他无关,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他的朋友在某高考补习学校当校长,校长告诉他,现在的学生很生猛。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学生进出都需出示证件。但是,有些学生常常半夜从窗户钻出来,跳墙出去,到网吧玩个通宵,天亮时再跳回来。于  相似文献   

20.
如果还健在,大姨家的大表哥应该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了。他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在我恍惚的记忆中,他好像从来就没有年轻过。每个春节的初二或者初三,他都会推着独轮车,走上近百里路,在午饭前赶到我家。他穿着黑糊糊的厚棉衣,戴着棉帽子,笑起来满脸皱纹。他大踏步走进门来,不坐也不说话,身上依稀冒着袅袅寒气,但没有丝毫的疲惫。等我爸妈走出来,他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嘴里深情地念叨着:"给小姨、小姨父拜个年,磕个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