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瑞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40-41
余华作为当代作家,其创作不论是80年代的先锋小说,还是后来转为民间语境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前期作品以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内容,后期作品以充满温情的叙写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本文试从人物、叙事等角度来探讨余华小说的悲剧特征. 相似文献
2.
余华小说中罪恶、血腥、暴力等等成分为大多论者高度关注。然而,其小说中的兄弟间关系的表现方式与成因如何,它们又是如何随着余华小说创作不断发展成熟?它与余华的创作思维和人生观有何关系?一直被人忽略,故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3.
余华小说《兄弟》的接受情况复杂,国内外专业批评领域争议较大,普通读者意见相对趋同。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基于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存的多重时间性,叙事手法的极端夸张;另一方面,受道德观念、媒介承载、学术立场、审美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专业批评歧异与读者评论类同形成对照,反映“无功利阅读”的回归,呼唤文学批评视野重视“表层阅读”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人物塑造艺术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宜学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2):65-69
<兄弟>是余华小说的一个新高峰.体现了余华创作风格的新突破,尤其体现在小说的人物创造方面.余华突破了以往小说中对人性暴力的偏爱,而更多关注暴力下人性的温暖与温情,使小说充满了人性回归和张扬的快乐.本文通过分析<兄弟>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特点,阐释余华小说在创作上的发展,以及他赋予人物的时代寓意,即对时代的深深思索和对人性未采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李倩倩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2-65
80年代曾以先锋姿态叱咤文坛的余华,新世纪以来,因《兄弟》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颇多的骂名。它是一部用“身体”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品,运用身体学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结合时代背景,从两个并列的层面阐发余华《兄弟》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兄弟》看余华小说主题的承袭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篇小说《兄弟》体现出余华作品主题对以往的承袭与超越。在《兄弟》中,依然承袭了余华对人类悲剧性尴尬状态及荒谬的人生困境的揭示,关注着苦难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而在对人性的理解上,余华已经不再一味地强调人性恶,而是在人性美的迷失瓦解中对人性欲望进行追问。《兄弟》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也是余华内心的产物,不变的是他的怀乡之旅,而变化的是他对灵魂的救赎。 相似文献
7.
王学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2):1-5
余华作为小说家的最突出特色是对生命悲剧的深切领悟。他是一个激进的怀疑主义者,能够将现代主义文学范式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之中,穿透世界的繁华、庄重,揭示生存的阴郁、黑暗和苦难是他的擅长。《十八岁出门远行》呈现了余华小说的典型结构:世界的暴力本质及人的生命悲剧。起初,这种结构以血腥、暴力为轴心,从《活着》到《兄弟》却将这种结构表现得更丰富、复杂。余华的意义就在于把这种现代主义文学结构融人中国新文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余华早期创作中显示出先锋叙事、启蒙叙事的话语模式,并大都具有陌生化的语言、重视形式技巧的营造。余华在《兄弟》中完成了对"两个时代"的否定,同时否定了由浮躁纵欲而颠覆的传统伦理规范。《兄弟》以欲望作为故事线索展开叙述,事件发生过程中欲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欲望是文中的潜流并且控制与制约着人物的行为和命运。作者用近乎宏大的历史叙事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兄弟》中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众生万象。 相似文献
9.
郑积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64-66
余华的《兄弟》中李光头、宋刚俩兄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谊,作者以兄弟二人几十年的情谊,来凸显从文革到当下的几十年中国史。兄弟二人因为林红而纠缠不清。经过天翻地覆,生离死别,林红经历容易害羞的纯情少女、恋爱时的甜蜜姑娘、心里只有宋刚的贤惠妻子、和李光头做爱三个月的疯狂情人、生者戚戚的寡妇等诸种身份之后,最终走向了操皮肉生意的美发厅。余华通过林红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女性生存的长恨歌。《兄弟》既是李光头和宋刚的人生长恨歌,也是林红的人生长恨歌,他们共同折射出了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余华作为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历年来评论界对其的研究一直呈稳定攀升的态势,2006、2007年则达到了一个高潮。其间的关键原因在于《兄弟》的出版问世。2005年,《兄弟》(上)引爆了学界的骚动,2006年的《兄弟》(下)更是一枚重磅,激浪千层,而学术界所渐现的“褒”、“抑”两种观念和态度的对立,也使余华及其《兄弟》陷入较为尴尬的境遇,在经历了“重创”与“荣誉”前所未有的冲撞,更显现了一种纷扰与暧昧的状态。本文旨在将2007年度余华的研究进行理性的梳理、分析、阐释,并着重从《兄弟》研究、比较视野中的余华作品研究及余华前期作品研究三部分入手加以述评,以期能够客观详实地展现2007年余华研究状况.同时也希冀能为学界的余华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块“骨头”所牵出的款款浓情——论《可爱的骨头》的叙事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堃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1)
美国女作家艾丽斯.西伯德的《可爱的骨头》是颂扬亲情淡化仇恨的佳作,这种风格在近些年的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中独树一帜。小说中所采用的大胆的叙述技巧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本文试从叙事的人称机制入手,重点阐释显性"第一人称"与隐性"第三人称"的运用与小说艺术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倩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4):62-65
80年代曾以先锋姿态叱咤文坛的余华,新世纪以来,因<兄弟>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颇多的骂名.它是一部用"身体"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品,运用身体学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结合时代背景,从两个并列的层面阐发余华<兄弟>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海明威的小说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仁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8-85
海明威作为一个悲剧小说家,这一身份不论是从以往论者的评价中,还是从其自身的作品中,都可以得到确认。从荷马时代至今,悲剧形式不断有变化,悲剧因素成了一种观察历史的方法。海明威的小说悲剧大体可分为五类:身心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伤残或亲人死亡的悲剧,受到厄运打击的悲剧,大萧条背景下民不聊生、铤而走险的悲剧,为正义事业献身的悲剧,与大自然顽强拼搏失败的悲剧。海明威的小说悲剧写的都是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通人遭遇的不幸,这与他的悲剧意识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其悲剧意识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对大萧条现实的反思,对世界危机的思考,以及对战后重建时期的期待。海明威从古典悲剧里吸取了有益的东西,融入自己创新的元素,创作了从内容到形式焕然一新的现代悲剧,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开创了美国的新现代悲剧。 相似文献
14.
杨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6):736-739
《鸡蛋》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它讲述了"父亲"两次奋斗却都惨遭失败的悲惨命运。从小人物角度入手,探讨了"父亲"的小人物典型性,从"父亲"小人物性格、西西弗斯神话与存在主义对小人物命运的影射,剖析了"父亲"这一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篇优秀的短片小说。 相似文献
15.
《耕耘骨头》是海地裔美国作家埃德薇奇·丹迪卡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对1937年多米尼加共和国境内的海地人的文学书写。小说从大屠杀的幸存者女仆阿玛贝尔的角度叙述这一历史事件,让读者重返历史现场,关注大屠杀施加给幸存者、受害者及其亲友的灾难性影响,思考大屠杀带来的个人身份和民族身份问题,讨论对大屠杀进行文学再现的必要性。文章着眼于历史事件的后果,从人物身份与叙事视角出发,就“失孤”“大屠杀”与“身份”等问题进行细查,讨论作品对大屠杀进行文学书写的历史意义。幸存者拼缀破碎身份的努力既是为了求索自身存在的价值,也隐喻了对民族身份界定的公共思考的必要性;与自然灾害导致失孤后果相比,施暴者的刻意遮瞒掩盖使大屠杀导致的创伤更为深重,使受害者难以举证申讨,施暴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和谴责。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文学书写在警示后代和预防类似灾难重现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玉文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75-76
小说<美国的悲剧>是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德莱塞的代表作.它既不是写当时流行的那种犯罪或谋杀的主题,也不是写向上爬者的成功小说,而是通过主人公一生故事阐明当时的美国社会制度毒害了一代新人,这不单单是这代人的悲剧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刘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713-715
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小说一直向人们展示着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长篇小说《兄弟》是余华的新作,它继承了早期先锋小说的某些特征,但抛弃了其中的简单,具有丰富而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关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3-67
作为产生广泛影响的代表性作品,《兄弟》的研究是作家余华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重点是在2个人物上的塑造和对照,哥哥宋钢沉稳、和顺,带有梦一般的日神美;弟弟李光头却张扬、强硬,仿佛是醉的酒神世界。余华选择性的浓墨重彩的手法也许容易留下把柄和口实,但却替巨变中的中国记录和保存下真实而生动的档案性文本。刘镇是社会和国民性批判的编码。在巴赫金复调理论基础上,运用比较法,指出余华借身体隐喻社会,借狂欢说狂欢,结果反而不再狂欢。 相似文献
19.
李一清乡土小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呈现西南巴蜀地区的乡土景色与风土人情,展现农村底层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世界。最核心的是李一清始终专注于现代与传统的较量,刻画现代人处于一种传统文明被现代文明取代的焦虑中,揭示出人类所处的困境,镌刻人类在此种困境中的反抗与挣扎,这种反抗精神本身就蕴含深刻的悲剧意识。以他的《山杠爷》、《农民》以及《木铎》三部长篇小说为主,从悲剧人物的形象塑造、悲剧人物的悲剧指向以及悲剧意识的意义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颜小留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6)
本文从张爱玲《传奇》里有代表性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和《留情》入手,就张爱玲在这些作品中赋予的悲剧意识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留情》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见出这种意识的;《倾城之恋》则主要是在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交叉点上显示男女主人公的遭际所暗含的悲剧意义;《金锁记》则更以社会学、伦理学甚至精神分析学的立体视角,用仿佛免疫处理的文字,来发挥小说的悲剧意识,由于文字上异乎寻常的冷色调和在这些文字下滚烫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小说的审美意味变得更加醇正而深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