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什么玄机.这几天连续接到几个做公司的朋友的电话.而电话的“主题”几乎都是同一个:叫苦叫累。甚至一位网友半夜打来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说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公司里有那么多问题等着他去处理,就感到“害怕活着”。我告诉他.这已经是典型的抑郁症症状了.不赶紧设法放松自己.后果不堪设想——其实也不难设想.那后果很明确,就是“自杀”。  相似文献   

2.
炊烟的味道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我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因为她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3.
赵丽慧 《社区》2012,(24):62-62
一位朋友无意间和我聊起生孩子的事情,她说生了儿子之后,她得了产后抑郁症,有好长一段时间郁郁寡欢,整日以泪洗面,甚至动了想把儿子扔进垃圾桶的念头。在她的心里,她—直希望生个女儿。她说女儿多好啊,贴心。儿子小时候还行,长大了娶了媳妇之后就变了。很多老人为了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花掉一辈子的积蓄,到老了还要看儿媳妇的脸色,更有甚者还被遗弃…一怀孕时的惊喜和生产后的失望让原本身体虚弱的她不堪打击,抑郁了  相似文献   

4.
漂亮的女狼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上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们两个人……”小伙子见信,忍俊不禁,很有礼貌地写了回信,说:“狼姑娘.谢谢你的美意。非常遗憾,我不敢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我可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5.
平凡最难     
罗西 《社区》2013,(29):26-27
几位演员在一起聊天,谈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实在是比悲剧难呀!”  相似文献   

6.
那天,妹妹在电话里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姐,姐夫得了产后抑郁症,症状明显不愿意回家,和儿子争宠……男人也会得产后抑郁症?如果真的有人患了这种病,那个人也应该是我。难道我还没抑郁,他倒率先抑郁了?妹妹还要继续说下去,我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她的话。  相似文献   

7.
俞利娟 《社区》2012,(13):35-35
最初,对于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我的想法很简单——做好本职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但是主任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一次,我与主任和同事一起走访社区,和十几位居民促膝谈心。我们给每人发了一张意见表,让居民们写下希望社区可以改善的地方。几位老人来找我,因为老人们眼睛花了、手颤了,所以请我帮他们写。我问老人们对社区改善有什么要求。有位老人说希望能把路修一下,这样下雨天路就不会太难走了。有位老人说,  相似文献   

8.
小学五年级的夏天,我第一次见到严小禾。是和爸爸一起去的,一路上爸爸给我买了溜溜球,还有一种很奇怪的名字叫做爆炸的糖,他说要带我见一位阿姨,阿姨很漂亮、很温柔,会做很好的饭菜,他还说阿姨是爸爸的好朋友,你一定不要为难她。我拾起头,看到大片大片的云在天空绝望地飘。  相似文献   

9.
在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半个。在突然改行写作之後,一位同窗好友找上门来,指著我的鼻子说:“你疯了!”知道我的友人都说我是作家。但我每次听到“作家”二字,的确有著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不是自谦,因为在我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就说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作曲和作家仅一字之差,但就职业行当而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我相交素笃——或日知根知底的挚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中年之前在事业上曾经为自己绘制过不少蓝图…  相似文献   

10.
那毅 《山西老年》2011,(4):59-59
问:我的父亲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医生说要采用“无抽搐”的治疗方法。接受这种治疗,患者会痛苦吗? 答:电抽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短暂且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的大脑,引起脑细胞的同步放电,产生一次癫痫发作,使脑内的化学物质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书里书外     
仲利民 《社区》2014,(29):7-7
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忘年交,他是一位读书人,虽然不能说才高八斗,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担当得起的,他的作品写得深沉大气。好久不见,原来很闲散的他却是意志消沉,目光呆滞,他缩坐在一张旧椅子上,对我的到来近乎漠然。老先生原来很喜欢我去看望他,每次都是与我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而现在却变了模样。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11,(19):58-58
毛病 三位老妇人聊到了她们的生活,一位说:“我现在有一个毛病,有时打开冰箱后,忘记了自己到底是来拿东西,还是刚刚把东西放了进去。”  相似文献   

13.
恐喜症     
李国祥 《老友》2010,(5):52-52
夸耀一位农场主向人夸耀他的庄园很大。他说:"如果我开车绕我的庄园一圈,那得需要一星期的时间。"一位听众同情地说:"是啊,我也有过那么一辆破车。"  相似文献   

14.
有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前几天见面分外亲热。寒暄过后,他将他在单位遇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生活中的苦恼给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我几次想插上一句话都很难,只有倾听的份儿。事后他给我来电话,说那次倾诉之后,他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解脱。一扫过去精神之苦闷,感到格外痛快。经验告诉我们:当遇到不平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发泄的渴望,想找人倾诉一番。人们将令人烦恼、怨恨、悲伤或愤怒的事情发泄出来,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发泄和倾诉,是人们谋取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美国内战时期,林肯总统曾写信给他的一位…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位60岁的退休教师,但腰不痛,背不驼,能跑能跳,人们都说我身体结实。然而早在10年前,我的身体并不好,背有点驼,还患有慢性腰背痛。一个偶然机会,遇上一位行医的老同学,他向我讲述了颇有道理的关于腰背痛的见解和治疗方法。他说,慢性腰背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概括起来可分两类,即“器质性腰痛和功能性腰痛”。前者由脏器、神经系统和骨骼关节疾病引起,后者是由内在平衡(椎间关节)和外在平衡(腰腹部肌肉)失调所致。临床上大多数腰背痛都属于功能性腰痛。患者感到腰背部疼痛,时重时轻,上午轻下…  相似文献   

16.
母亲     
黄敏 《新少年》2009,(7):43-43
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却很有眼光。在有人说农村女孩儿读书无用的时候,她却仍旧一心一意地支持我读书。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2008,(7):8-8
不要急着投简历,要找出原因;不要猜测最坏的结果,而是支持晋升的人。 有一位经理说,他手下有一名员工非常适合会计主管这个职位,但是他没有升她,因为她没有提出来。这位经理说,“我需要她主动提出来需要这个这位。”这是知识型员工和领导者之间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18.
【记者手札】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人是一个矛盾的动物。”这句话,我现在有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仲文天 《社区》2009,(32):8-8
有一次,去看望一位忘年交,他是一位读书人,虽然不能说才高八斗,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担当得起的,他的作品写得深沉大气。好久不见,这次会晤,却发现原来很闲散的他有点儿意志消沉,目光呆板。他缩坐在一张旧椅子上,对我的到来近乎漠然。老先生原来很喜欢我去看望他。每次都与我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而现在却变了模样,让我大为纳闷又吃惊不小。  相似文献   

20.
惩罚的后果     
两位老师在在议论各自的学生,其中一位说:“昨天,有个学生不洗脸就来上学,我就把他撵回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