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书面或口头语言中“进行”一词的使用频率特别高,该“进行”的“进行”,不该“进行”的也“进行”,让人甚感别扭。请看以下几例:以笔者浅见,上述几例中的“进行”一词有的如果去掉不但丝毫无损句意,还显得更简练;有的对词序稍加调整,会显得更顺畅。据吕叔湘《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2.
2005年见诸于媒体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怪论”。这些“怪论”有的是贪官们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的脱口而出,有的是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有感而发,有的是在忏悔书中的真情流露。别看这些贪官的话或令人捧腹,或让人作呕,甚至使人啼笑皆非。但是,这些“怪论”却折射出贪官们的心态和灵魂。  相似文献   

3.
中职生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比较浓。有的贪玩好耍,不思学习;有的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漫不经心,似睡非睡;有的好表现,搞笑课堂;有的很自卑,沉默寡言;有的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看到这些我惑然;听到学生在公共场所人群中对老师直呼“老张”、“张哥”等时我愕然;想到如何面对这些“虚弱的禾苗”,使他们能茁壮成长时我茫然。  相似文献   

4.
所谓“知识透支”,不过是一个比喻,指的是知识的补充赶不上知识的输出。眼下,领导干部中知识“入不敷出”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做工作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有的讲话缺乏新意,有的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讲一些“外行话”,等。面对知识上的“赤字”威胁.多数领导干部善于挤时间“充电”,认真学习。但也有的一味“吃老本”,结果出现“江郎才尽”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笔者在一些企业调研时发现,在一些厂长、经理当中,流行着“科技恐惧症”与“科技浮躁症”。 先说“科技恐惧症”。“患者”有的“谈科技色变”,不敢闯,不敢干;有的“叶公好龙”,很想靠科技兴企。就是老怕失败担风险;有的认为科技项目高深莫测,怕“钻进脑袋、卡住脖子”;有的怕“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远水难解近渴”;有的则怕“投入大、亏了老本”,把企业拖入困境;还有的怕“出来产品没市场,成了累赘”把企业压垮!如此等等,总之,是怕字当头。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被公认为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继两本大部头著作《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之后,在1999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三本力作《万民法》。在《万民法》中,罗尔斯提出要有区别地使用“政治家”和“政客”这两个术语。在我们的汉语中,“政治家”和“政客”是两个感情色彩十分鲜明的不同概念。在英语中,对政治领导人的称谓通常有三种:StateSm an,politician,political m an(w om an)。一般说来,statesm an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政治家”;politician兼有“政治家”和“政客”两种意思,但现在更多地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politic…  相似文献   

7.
抓“落实”是党政职场上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每逢工作任务和各类会议,“落实”是大小领导必须强调的,但究竟“落实”为何物,台上台下有无真正理解“落实”的内涵,是值得关注的。
  “落实”既成一词,必然有其意义。“落实”的英文是carry out,意思是完成,贯彻,实现,执行。而《辞海》将“落实”一词解释为:计划、措施、统计数字等通过周密的研究,达到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可以说“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没有落实,一切是空谈。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习近平同志在《关键在于落实》一文中对“落实”有过精辟的论述,指出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2014年10月召开的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批示说,“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8.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07,(11):109-111
有的地方之所以潜规则深深地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正式规则或“明规则”存在根本缺陷 自从吴思先生出版了他的《潜规则》以后,这个做了书名的词语也空前流行了。这个词流行以后,我心下曾将它等同于“非正式规则”这样一个术语,可仔细想一想后又以为不妥。另外注意到很多人把“潜规则”等同于“坏规则”,也觉得不是太对头。  相似文献   

9.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2):143-144
书,精神食粮也。既是食粮,当常“食”之,以防饥饿。物质食粮匮乏,影响身体健康,精神食粮匮乏,则影响身心健康。书常读,以弥补知识之不足、心智之缺陷。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书”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是食粮,就要讲究食物结构之平衡。书有不同类别,其功能也有所不同。有的“食”之以长“智”。有的“食”之以养“气”,有的“食”之以明“理”,有的“食”之以长“技”,读书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现在,在少数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领导干部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热衷于编织关系网,在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寻找所谓的“靠山”。有的干部不是扎扎实实工作,而是通过老乡介绍、朋友撮合、与领导干部子女套近乎等手段,想方设法与领导干部“零距离接触”;有的拐弯抹角认  相似文献   

11.
“商品”一词在英语中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式,但它们的用法有所不同。正确使用英语中的词,是提高外贸业务人员英语水平的关键。常见的“商品”一词的译法有:commodity;article;cargo;goods;item;material;merchandise;produce;product;production;stuff等,这些词在译成汉语时都可译作商品,但每个词所指的“商品”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逐个谈及: 1.commodity。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不时见到报刊和和公文中出现“法人”一词。《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市朝阳区200家网吧负责人在朝阳文化馆接受了有关网吧政策法规的免费培训。据了解,这是全市千家网吧法人接受培训的最后一期。这则新闻标题为《千余网吧法人受培训不合格者“从头再来”》,正文中也有“网吧  相似文献   

13.
丁乡 《经营管理者》1996,(12):28-28
<正> 市场如战场。两军交战,必有胜负。有的企业抢占了市场“空白点”和“制高点”,屡屡获胜,有的企业则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究其原因,除了有产品本身和市场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企业如何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现将众多成功企业所实施的正确经营战略,归纳总结为“十字经”,供企业和企业家参考。 “十字经”是: 低:以生产成本低取胜,新产品问世前企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刑事司法中的简易程序、“坦白从宽”政策与污点证人作证的交易豁免制度,都包含有与“辩诉交易”相类似的因素。这些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可以通过“辩诉交易”来弥补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到治国、治军,下到治企、治家,都离不开规矩和原则。然而,有的单位、有些人在坚持原则问题上,却把原则变成了“圆”则。有些人把很严肃的规章制度随意扭曲,拿原则做交易,说话办事看来头、瞅势头、测风头。尽管规章制度条文中引用了诸多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较多使用了“合理”一词,其并非是含糊其词,而正是该部法律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体现,本文探讨了《合同法》中使用“合理”一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国是”一词,最早出自西汉刘向所著《新序》一书。在该书卷二《杂事》中,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庄王与其宰相孙叔敖的一段对话,全文有210多字,其中4次用到了“国是”一词。对话的开场白为:“楚庄王问于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  相似文献   

18.
王德民 《决策探索》2014,(12):66-66
笔者对“有用”的理解,是指在我们工作中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在工作上能独当一面,让领导放心。“有用”的反意词就是“无用”,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同时还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无用”经过一定的量变发展到“有用”,“有用”用不到地方还不如“无用”,同时即使“有用”离开一定的条件也会变为“无用”。因此,两者是辩证统一体。下面笔者就对如何把“无用”变成“有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 “机制”,可算是近年来在新闻报刊、文件、材料、报告以至人们日常对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了。但有的人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机制”是怎么一回事,却也样样事情言“机制”,似乎“机制”是个硕大无边的“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对此“筐”论大有必要议论一番。  相似文献   

20.
领导活动的报道,一向是报纸的重头戏,篇篇必长,位置必醒目,遣词造句必讲究。比如遣词,这种报道用得最多的有“冒着”、“亲自”、“重要”几个词。冬天,自然是“冒着”严寒;夏日,无疑是“冒着”酷暑;不冷不热时,也要“冒着”大雨,“冒着”狂风。如果风和日丽,实没什么好“冒”了,就在“亲自”上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