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0 前言随着体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也在逐步深入,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体育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对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它不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要求,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体育兴趣是从事某种体育运动的心理趋向,它是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之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它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农村中学生的体育兴趣及特征对进一步改革农村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及特征的研究,探讨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为农村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但要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余暇体育作为校园生活方式迅速兴起,是21世纪高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它与教学合拍,以其自由度和项目兼容量构成了学生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展余暇体育应以自发组织的小型活动为主,以学生参与为宗旨。  相似文献   

4.
前言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青少年学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的实施体育计划,是体育改革中战略性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全面推行健身计划,已成为我国体育近期发展战略研究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我院在实施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分析,以供大家为完成此项工程提供参考。一、取得的成绩通过对我院本专科150名学生的调查,我们认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比以前有了提高,理论上的认识也有了很大进步。在开展体…  相似文献   

5.
以校园为活动空间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它的参与主体为学生与教师。高校体育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以学校为范围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步入后奥运时期后,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更是融合了后奥运文化理念,并以此作为发展契机大力完善体育文化。后奥运精神主张以人为本、以需求为目标,大力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根据这一精神,寻求自身所处的地位,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体系,展现高校特有的文化特色,成为各高校构建体育文化系统的特色,展现出了更多的人文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为旨归,既反映了社会发展需要,也满足了大学生发展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是一种体现"有效教学"和"因需施教"理念的体育教学模式。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在课程目标、资源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新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研讨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提供了机遇与空间.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管理"四三三"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它以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为出发点,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和科学管理课余体育为归宿,搭建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平台,特色突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真义。学校体育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和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中,应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学校体育着眼于学生一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快乐全育即在快乐中进行体育教学与练习 ,在体育学习与练习中满足身心需求 ,陶冶情操 ,并寓教于乐。在学校教学中 ,体育教学的效果应体现在增强学生健康的基础上 ,使学生对体育有较深的感悟与情感 ,在快乐中接受体育教学。1 快乐体育在教学思想上的进步快乐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从事学校体育教学的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探究和学习、引进外国先进的体育教学观念 ,结合我国的实情而发展起来的。快乐体育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为教学的归宿…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至今,从生命的角度思考教育的问题,一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以生命为本的思想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线.高校体育教育遵循"以生命为本"的发展理念,它是未来发展中的基本原则.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应该主动适应这种社会变化,从以生命为本的角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新的体育课程体系,突出海洋特色,适应全民健身发展的需要,学校以学生需求为主导,汲取国内外优秀的体育教学成果,努力做到现代体育项目和海洋项目相结合、竞技体育项目和大众体育项目相结合、时尚新型体育项目和传统教学体育项目相结合,创立了“1+4主副项制”体育选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经过近6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它促进了学生主动、健康、生动、奋发的学习和锻炼,实现了体育教育教学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发展个性为目的的现代化教育 ,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这需要用多种教育形式来完成。高校体育教学之所以在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 ,不仅因为它同其他教育形式在教育目的上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及相互联合 ,协同进行 ,还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 ,以特有的方式和途径处处在影响学生。它所具有的全面性、持久性以及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动性 ,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比及的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览及发展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仍囿于“以传授技术为主”,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高校体育的六种教学模式各有优长,以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以发展非智力因素为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中心,将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学是党的教育方针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学生运动实践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当前,体育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它将对体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它在改革的形势下,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中担负起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程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的共同点:一是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二是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三是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和运用知识于实践。它的不同点是:文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其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虽也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但主要是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动作,通过身体练习的本体感觉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知道动作名称、技术结构,并使之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们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要培养的,而且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很大,它能充分发掘人的大脑潜力,加速学生智能的发展;它能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它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加大对学生体育参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性与使用性要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体育学习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是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就学生体育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策略展开了研究.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做出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1.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学校体育要提倡开展能终身进行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使体育生活化。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将确立以全面育人的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为现代社会培养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追求体育教学的综合性。  2.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不再是一种手段,其教学目标既对“教育型”的目标有承继性,同时又要有所发展和更新。  (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水平。(3)增强学…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问题的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给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改进原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建立以便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提高技术技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是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和迫切解决的问题.全民健身计划要想有效地、有序地健康发展,取得最佳效益,则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后盾,以学校体育为支柱,大学是教育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将走上社会的最后几年,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体育教学不再单纯指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而应贯穿于每个公民生命的全过程,而高校体育教学正是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国民的体育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是与全民健身相接最为密切的体育教育环节.体育教学改革涉及面广,影响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探讨.2、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端正教育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的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是体育现象的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受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对人们的社会体育行为产生影响.人们站在不同角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