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它赋予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力,使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理论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社会治理和传统政治文化等方面深入剖析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在发展中存在的困境,积极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良好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2.
追求"善治"的实质就是公共生活领域由政府与公民进行合作治理.民主政治要求政府决策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吸纳公民政治参与,并让公民的政治参与贯彻到政府决策的全过程.为此,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创新在相当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为缓解外部压力的必然反应,但由于缺乏持续性的动力,导致地方政府创新不可持续.从广州市政府近年来的管理创新实践来看,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推动了地方政府创新,并呈现出参与式治理的发展趋向.这个过程中显现出的政府改革与公民社会成长之间的互动格局可能既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创新缺乏可持续性的难题,又可能在改善治理绩效的基础上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90-194
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公民社会有序政治参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建设性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在社会转型的新旧体制转换中,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原有体制的影响、新运行机制的缺失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已陷入体制性困境。培育和强化公众的公民参与意识,清晰认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的自主运作能力;取消社会组织的非竞争原则和跨地区限制原则,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创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法制体系,创新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将是提升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层民主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层,城市社区治理的多元结构为公民参与基层民主创新提供了制度平台,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价值,也推动着城市基层民主的实际运转,是现代民主在社区微观层面的实现。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公民利益与权利得到实现,理性协商的公民精神得以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性得到彰显,社区公民组织成长起来,民主不再抽象,不再陌生,而首先在社区范围内成为公民触手可及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民主创新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当前,基层民主实践中大量涌现的民主创新案例体现了基层民主发展的活力,也提出了深入阐释民主创新的社会结构背景、发展动力和具体行动策略的理论要求.作者研究认为,中国的基层民主创新是在既相互交织又相互分离的一系列作用机制和背景下推进的,创新的动力是治理危机、资源吸纳与公民维权等因素,其具体行动策略则是一种从实践可能性出发的民主行动哲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村民主治理模式的建立,必须壮大乡村公民社会,形成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合作互动、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并使之制度化,以使中国乡村治理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8.
方盛举 《晋阳学刊》2015,(2):110-117,132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跨越"现代化陷阱"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依靠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不良政府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公民社会成长、培育公民政治文化等手段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基本途径。公民参与的广泛展开在地方治理层面上是可行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民间组织的成长、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以及基层政治组织自治是我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三种主要实现机制。各地方政府应借鉴西方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创新公民参与方式,建立和完善参与的配套制度,拓展公民...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影  于芳 《北方论丛》2006,(2):152-156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公民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理念——合作、信任、互惠等无不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契合,公民社会是社会资本得到滋养和发展的温床。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会资本的形成。因此需要大力培育我国的公民社会,形成政府与公民合作治理的局面,从而提升我国社会资本的存量。  相似文献   

11.
公民资格发展是民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公民政治参与权是公民资格的核心要素,当代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立基于对"政治"概念本身的重新反思,将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新"政治条件"的一种回应,主张在范围和深度上拓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权,以推进民主的发展,这和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民主发展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反思中国未来民主发展的重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方政府体制创新与职能转变.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熟必然提到议事日程.城市社区的发展是公民社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社区的健康发展,一定意义上将推动与促进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目前,国内城市社区模式众多,有的从民主角度,有的侧重社区自治,有的强调地方政府服务.其中,苏州市平江区以体制创新为特色的社区建设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苏州平江社区"1 4"体制架构的设想与法理依据,其体制创新的内涵与价值.对于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路径、配合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尝试地方政府与社区合作共治的治理之道以及充分吸纳社会力量推进公民社会成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莹 《江淮论坛》2008,(2):86-95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政治参与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古典民主到张康之教授所言的"合作治理"的演变.而在信息化时代,媒体日益成为公民广泛政治参与的虚拟社区,它在传播政治知识和激发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其他中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借助媒体的政治参与机制中,公民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到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程度和效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南京市的实证调查,在实证层面上对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与其政治参与意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和制约公民对媒体信任的各种因素及其深层原因.本研究表明,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对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可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是其政治参与是否积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为了积极引导公民对公共事务有序的政治参与,政府应致力于提高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并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逐步促进"合作治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复兴之后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使我们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现代公共治理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协商民主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基层协商民主是民主发展的重要形式,对于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规制约束政府不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制度体系的协调不够、指令式行政行为惯性和协商文化发育不足等原因,使得协商民主在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时面临困境。为此,可以通过制度体系的健全、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协商民主形式的探索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6.
李茂平 《理论界》2007,(7):38-40
民间组织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其“助推”功能根源于民间组织的基本属性、“政府失灵”的客观要求、公民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并且培育民主价值文化、创建公民多元利益表达渠道、克服政府的合法性危机、制约政府权力、提供民主政治发展动力等是民间组织“助推”功能的主要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治理变革的主要方向,是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治理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生态平衡、社会公正、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官员廉洁、政府创新、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决定性地影响中国治理状况的主要变量,是社会经济的变化、政治发展的逻辑、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冲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探索,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特殊的治理模式,其治理改革的目标已经十分清楚,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责任、透明、廉洁、高效、和谐。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公共行政基于政治-行政二分法建构起来的价值中立原则,一方面受到来自理论界的强烈批评,另一方面受到政府改革实践的广泛审视。于是,许多学者沿着工业社会追求民主的思路,试图建立起民主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并将实现民主治理的途径寄托于公民参与方式。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使人类社会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陷入结构性危机当中,只有积极探索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才能走出民主治理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9.
自从党和国家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要务之一。创新人才既要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充满创新精神,同时还要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通过创新活动取得创新成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服务型政府是基于公民本位、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在民主秩序框架内依由法律和公民意志进行治理,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当今社会创新人才有三维生存空间,即自身空间、承载空间和社会空间,其开发有五重主体,即服务型政府、人才自身、教育机构、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创新人才开发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和五重主体作用下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服务型政府具有主导作用,应该形成政府主导、自身优化、教育机构先行、人才市场搭桥、用人单位激励的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20.
善治理念指导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现代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电子乌托邦的幻想、数字鸿沟的存在、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传统政治体制的限制。总的来说,目前的网络政治参与缺乏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善治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治理,通过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努力使整个社会实现广泛的民主。对此,我们应该在善治理念指导下,政府与公民合作努力共同消除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这样才能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