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的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主要在于: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健康保障;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中国的协商民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具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机制的程序性,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
民主制度与民主机制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制度与民主机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民主制度规定民主的本质属性、基本原则,限定民主机制的发展空间、实现程度和运行状况。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民主制度是基于基本国情、社会结构建立起来的,它不可能被简单地复制和移植,并以此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民主机制作为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服从、服务于民主制度,为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途径和方法。无论何种性质的民主制度,都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民主机制,以此体现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内容。同时任何民主机制并不是毫无价值的摆设和纯粹操作性的器物性工具,从积极的意义上讲,以实现民主制度为宗旨而开辟各种途径,影响民主发挥作用的实际效果,超越其产生、作用的具体时空,服务于不同的民主制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既要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也应当建立和健全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3.
民族与民主的冲突源于多民族社会的文化异质性与民主社会所需要的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其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制度设计层面上,民主制度的多数原则同民族利益之间的冲突;在文化心理层面上,民主的沟通机制同民族文化认同的冲突;在国家制度层面上,政治一体与文化多元的冲突。而要是实现其整合,超越“民族宰治民主”与“民主游离民族”,则需要从削弱民族属性与倾斜民主制度两个方面着手,并依靠政治经验与政治智慧解决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提出了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以扩大公共投资和拉动消费为核心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对于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存在不同的看法。以法律制度分析为框架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8%增长目标有合法性基础、有法律机制和民主机制的保障,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从经济民主和法治的角度提出政府为保持经济增长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农村社会组织发育的历史逻辑、核心目标以及社会组织建设与基层民主深化之闽的联动机制等问题.文章认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的历史逻辑和根本动力在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对社会整合的需要;社会组织发育的核心目标是建构社会自治能力,形成农村社会的自我规则化机制;社会组织是农村民主制度深化的重要力量,应该形成与基层民主制度之间的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政府存在诚信缺失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政府诚信缺失的危害性,提出通过健全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建立政府权责机制、加强社会的监督力度等途径,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7.
  政佟   《社会科学研究》2012,(1):26-33
在区域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形成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进程的不同阶段,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是否会表现出门限特征是理论研究方面一个被忽视的问题。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作用发挥的各制度性变量纳入模型,并首次运用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之后,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区域人均GDP发展水平的变化会使企业家人力资本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门限特性;在正反馈和自我强化机制以及示范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家的集聚效应也会使企业家人力资本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具有明显门限效应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民主巩固:理论模式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制度在建立之后如何巩固是比较政治学的一个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课题。拉斯托、亨廷顿等人的理论模式试图从宏观与中观两个层次上对西方政治学界提出的理论分析模式进行系统的评析。然而他们的分析模式或者由于过于笼统 ,或者由于局限于某一视点 ,只是孤立地、单一地来看待民主巩固过程 ,因而并不是很完善。  相似文献   

9.
与制造业相比,制度对服务部门的影响更大。转轨国家自经济转轨以来,在服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制度变革。从理论上来说,这些举措应该带来对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但是在实践中,转轨国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制度变革是否真的降低了服务部门的协调成本、润滑了服务交易摩擦?新确立的规则对其服务贸易发展与增长的拉动作用究竟又有多大?文章基于Panel Data模型,定量分析了CEEC与CIS转轨国家经济转型对服务贸易产生的影响,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通过比较分析计量结果,得出若干借鉴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工业民主理论产生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解决工厂内部劳工问题的需要。作为一条主要线索,民主价值与管理价值之间的互动关系贯穿于整个工业民主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从工业民主理论的早期发展历程来看,工业民主是对以资本利益为导向的管理价值的纠正和补充;在当代,由资本强势地位的加强所导致的工业民主制度的衰微,使民主价值与管理价值产生了冲突,进而使工业民主理论面临如下困境:工业民主能否挑战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工业民主能否平衡经济平等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针对所面临的困境,工业民主理论必须通过变革才能获得生命力。民主与管理的价值整合是当代工业民主理论的变革趋势,具体体现在:通过强调员工对企业的产权参与,使参与管理的内容发生变革;通过强调员工对企业的综合参与,使参与管理的形式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关键是看多党合作的制度建构与价值诉求是否匹配.由此出发可以看出,当前,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还处在“量”的扩张阶段,民主监督还没走出参政议政的制度范畴,已不能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解决上述问题,核心是超越资源配置的革命逻辑,回归国家治理的制度建构.为此,需要创新党派干部选用机制,建构党派监督的制度平台.同时,拓宽渠道,让民主党派参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2.
民主巩固学:民主化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尧 《社会科学》2007,(7):77-85
20世纪后期开始的全球民主转型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转型后的新生政权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稳定的民主政治,许多国家出现了政局动荡、民主失范、经济停滞,少数国家甚至还出现了民主的回溯,回到非民主状态。转型后的国家面临着民主建设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民主转型的现实在理论上的表现就是民主化研究从民主转型向民主巩固的转变,学者们集中关注民主巩固的概念、前提和条件、进程、测量等问题。由此,一些学者认为,比较政治领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即民主巩固学。  相似文献   

13.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荣盛 《社会科学》2007,(11):34-42
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现实环境下的产物,粗放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追求本位利益的个体"理性"集体无意识的选择,看起来不可思议,却有其存在的客观性。旧体制不清除,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转变。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政治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政府职能难以转变,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经济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场。因此,必须加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首要的是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把政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以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生产要素真正市场化。在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做好公共购买工作,是高等学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的公共购买制度是在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起步的。高校公共购买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是高校公共购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从改革采购管理体制,拓展民主参与和监督的途径、形式,加强有关监督主体自身建设,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等方面,完善高校公共购买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主借由国家主权所确保的宪政秩序和优良公共文化而获得繁荣。但当前,现代民主之发展已显现出了危机状态。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群体利益的产生,由此导致权力腐败与政治公共领域的颓废,使得现代民主的社会基础发生了不利于民主的变化,也使得公民运动的民主参与程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来临,使得全球社会的兴起,国际组织力量的壮大及其内部固有的问题和全球风险的加剧,导致国内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改变上述危机的途径乃在于重申国家主权和在此基础上加强全球合作,增进国际民主。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平台促进了"网络民主"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但是,在民主政治信息化的新趋势中,也应高度警惕民粹主义倾向。民粹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且对"网络民主"发展十分有害。而要限制民粹主义在网络中恣意蔓延和生长,就要从根本上铲除民粹主义滋生、蔓延的社会土壤,加强意识形态的网络监管,避免其错误理论无限制地传播。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施正面引导和教育,使网民认清民粹主义的本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民粹主义的观念和舆论所左右。  相似文献   

17.
林尚立 《社会科学》2006,1(11):29-42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治生活的核心原则,决定着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所以,有效运行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运行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与国家财政体制有直接的关系。改革前,计划经济及其相应的高度集中财政体制,严重阻碍民主集中制的运行。但是,改革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尤其是公共财政的确立与发展,在国家机构层面运行民主集中制,从财政体制变化中获得了相当丰富的制度基础与财政动力,并由此开始了以实现制度化的民主与制度化的集中有机统一为取向的新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发展将同时贡献于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毛泽东领导的科学制宪过程和体现在宪法中的毛泽东宪政思想 ,并对这部宪法的历史命运进行了理论上的省思 ;认为毛泽东探索宪政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推进我国的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进程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民主主义宪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伟大创举。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是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才逐步形成的。民主联合战线的“革命的民众政权”的构想和苏维埃工农民主政权的实践 ,是中共早期对政权模式的探索 ;“人民共和国”及“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是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萌芽 ;基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权模式构成了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雏形 ;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提出和建立是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形成的标志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和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制定是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更臻完善的体现。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与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相因相成。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是特定地方的政府和群众对村民自治制度所做的创造性变革,是当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具有地方性、有限公共性、自治性、区域性等特点。日益扩大的民主参与需求与相对短缺的民主参与制度、不断增长的民主发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民主发展环境、逐渐提升的服务需求与相对薄弱的农村社区服务等村民自治的内在矛盾是当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根本原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上级政府的号召与要求是引发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