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确理解对方的有声语言并不一定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包括身势语、体触语面部表情等等。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如身势语 ,体触语 ,在不同的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涵义。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几种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比较频繁的非言语行为 ,比较不同国家的异同 ,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吉 《东南学术》2012,(2):267-274
在中西方文化中,由于感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往往会大相径庭。当代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时间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时间感知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并继而影响其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反过来,一定的言语表述及行为方式又反映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本文主要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体系,通过对跨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观念分析以及对文本当中时间隐喻的解读,探究中西文化的时间观念差异,以期为英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模式及实践素材。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能力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体现,非言语行为支持言语行为,更好地完成跨文化。它包括身势语,对时间及对空间的不同态度。本文从空间及时间对非言语行为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受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思维方式不同,在人际交往中的时间观念(如时间顺序排列、时间取向、遵守时间的态度)和空间观念(如对体距的认识、对个人领地的态度等)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而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自觉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和Hall的高—低情境模式为理论指导,以国际商务环境活动中的大量实例,论证分析了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多维度,认为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必须对全球文化的多元性和多维度有深刻的认识,对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的多元文化差异非常敏感,随时调整自身的商业决策、管理行为和交际方式,以适应国际商务环境中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由于各种因素差异较大,两方对交际行为中"礼貌"的理解上也不尽相同。只有正视这些差异和不同,才能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涉外英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人民警察应遵循"三认同"原则,即语言认同原则、文化认同原则和身份认同原则。涉外警务人员除了能规范得体地使用英语外,还能从文化的角度去拿捏语言的表达,妥善处理各类涉外案件,实现顺利通畅的跨文化交际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中美主流文化对比与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诸方面,包括语言体系方面存在差异,异质文化的冲突以及文化心理的碰撞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会对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带来许多障碍。本论文通过中美主流文化的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东西文化存在的明显差异,提出要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育,这对消除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语用失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的错误.主要从文化角度分析了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成因,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培养学生文化创造力的观点,以期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领域中的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蕙 《社会科学家》2000,(3):110-113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交际参与者的行为均受到他们各自社会文化的背景、经验和习惯的制约,以致于他们会将己方的文化行为导向模式系统带入跨文化经济交际中去,由此导致双方合作的失败,因而,跨文化经济交际研究应指明,各文化特有的感知形式对反馈信息的解释和思维定式以及其在各个话语的语言表达.跨文化经济交际的培训应明确,怎样才能通过语言现象来说明异域文化的举止和解释,从中引出文化的,而不是个人的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目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同于以往的那种简单的语言沟通、互通有无的特点:一是它的重要性、必要性日显突出;二是它的普遍性、渗透性更加明显.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极具活力的新兴学科,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跨文化交流也正在从一种不自觉的人类行为转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但是由于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感知度较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模式千差万别,往往导致交际双方产生心理对抗,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冲突和误区,使交际失败.研究跨文化交际的误区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增加跨文化交际的自觉性,消除跨文化交际的矛盾,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当前,跨文化交际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2.
张丹 《阴山学刊》2021,(2):107-112
跨文化交际同ISEC项目的外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然而在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角色传统与教学定位模糊、学生认识偏差与学习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与文化体验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提高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ISEC项目日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要从把握日语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构筑对异文化的认同感、构建适宜日语习得的体验式活动四个方面养成跨文化交际思维。  相似文献   

13.
文化定型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某群体或民族对他群体或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和行为的概括性表达,或叫固化的、简单化的看法.一旦文化定型与客观实际相吻合,它就对跨文化交际起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认知环境的限制,文化定型不一定和真实的情况相符,这就容易给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就文化定型的概念、形成原因和特点、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超越文化定型以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略  蒲志鸿 《学术研究》2008,(2):143-145
本文通过对误解案例的分析,探讨跨文化交际误解的主要起因、特征以及误解与交际主体、隐含义等要素的关系.误会的成因可能是语言能力问题、推理能力问题或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我们着重指出:对于言语行为的潜在含义、交际对象的意图的正确理解是有效交流的关键,涉及文化的无意识隐含义的差异构成了一个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成为误会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5.
姚春雨 《兰州学刊》2008,(Z1):148-15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高度发展,空间距离大大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但是空间距离的缩小并不意味着人们之间文化距离或心理距离可以瞬间缩短,反而会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等使人们的心理距离加大。因此,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也就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历史、内容以及它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三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跨文化交际产生和发展,希望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已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活动之一,但由于不同地域的人之间存在各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障碍仍然存在,交际失败经常产生。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跨文化交际语境和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语用原因,试图对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与语用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或多或少地无意识地总要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这就是发生了语用迁移。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几种差异引起的: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念系统差异和言语行为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英语专业,文科和理工科本科生在跨文化交际愿意度的差异,试图找出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如兴趣、内部动机)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意愿度——这一跨文化交际特征。本研究为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力求进一步完善跨文化交际理论。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还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有典型的民族特色。认真探讨跨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内容、特点以及不同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敏感性 ,增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礼貌是成功交际的一条重要原则。由于英汉文化存在差异,人们表达礼貌要考虑跨文化语用视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所遵循的礼貌原则的侧重点不同。文化价值的差异导致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