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再到卓越课堂,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都发生着质的飞跃。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在朝着构建卓越课堂的理想化方向发展。但是,在推进卓越课堂的过程中,由于不少学校地处农村,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卓越课堂建设可谓是问题突出,困难重重,任务艰巨。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真正让数学课堂卓越起来,已经成为教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新课题。下面我就农村小学数学卓越课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但是小学很多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低效甚至负效的现象。该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提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点化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新课改不仅注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还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理念。本文笔者就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赵邦富 《科学咨询》2010,(14):70-7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课堂的教学方法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笔者在深入关注教师、了解学生、感受最真实的“原生态”课堂中,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是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师生配合完美化的结晶。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薛国英 《决策与信息》2013,(11):131-132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需教师在课堂中要抓住有力时机,力求在师生间、生生闻建立平等与和谐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创设出多种多样的的学习情景,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大胆合作、大胆探究,这样能使学生更愉悦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敢于质疑、互相切磋、互相启迪,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提高一些,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一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回归教育的本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的生本课堂理念,逐步成为引导当前数学教学改革方向的一大趋势。“学导式教学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催生的新的教学法,它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对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呢?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供老师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课堂的教学方法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笔者在深入关注教师、了解学生、感受最真实的"原生态"课堂中,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以学定教"是小学新课改倡导的新教学理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是新的学习方式。该文主要从学习方式、课堂生成、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寻找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契合点,让课堂教学有趣、有效,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堂就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加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求变、求新、求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舂笋不断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剖析小学数学常态课堂,我们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寻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来.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渠道,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唤醒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充分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的整体价值,焕发数学课堂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都是根据教师事先做好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是,由于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基础不扎实,加之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习、心理等方面表现出的问题都相当突出,因而在课堂上的突发状况是层出不穷。这些课堂突发事件,不仅会打断教师的思路,还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教师不能迅速控制局面并加以妥善处理,势必给师生“教”“学”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它就会成为加深师生相互了解,增强师生感情交流,激发学生兴趣的契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是否达到这一步,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能否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活动流程,随机应变地驾驭课堂教学,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4.
何春梅 《科学咨询》2009,(22):22-22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广大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求变、求新、求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剖析小学数学常态课堂,我们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寻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法来。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已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创新数学教学是个重点。教师必须有创新课堂教学意识,让学生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之。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笔者针对“浅析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激发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开发认知潜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行意志培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上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学习的基础与能力,把握好提问的有效性原则,科学得当地运用好课堂提问艺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保证数学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素养、训练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其重要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呢?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平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习惯 1.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提问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要确立好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要做好有效的课堂引入,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课堂上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