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中国海油气资源因其战略价值和资源的有限性成为南海周边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多年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围绕着油气资源进行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并不断引入国际大型石油公司介入合作开发,使南海油气开发逐步走向国际化,由此表现出共同开发、国际化等特点,并朝向大型油气企业占主导的趋势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应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促进海洋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
南海争议油气资源共同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争议当事方数量众多、争议海域界限模糊、争议海域的法律属性不明确、争议海域涉及众多岛屿等.但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仍然存在共同开发的可能性,一方面,争端各方存在共同开发的意愿,另一方面,争议各方对共同开发模式具有广泛共识,单独开发面临一定的障碍.但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不宜采用多边共同开发的模式,应在双边谈判的基础上,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达成共同开发协议.  相似文献   

3.
从油气资源特点看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并且探明程度低,资源潜力大;但资源分布不均,剩余油气资源进一步勘探难度大、成本高。从油气供求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石油工业将长期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制定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1.处理好经济效益、国家经济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2.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勘探开发兼顾;3.石油资源与天然气资源兼顾;4.加快石油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区处在欧亚、印-澳和太平洋-菲律宾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拉张裂陷的基本属性和典型断拗双层或三层盆地结构及沉积充填特征,与相邻的北部陆架浅水区一样具备基本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南海北部准被动陆缘深水盆地油气运聚成藏地质条件与世界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气富集区基本类似,但亦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殊性。南海北部深水油气运聚成藏及其空间分布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纵向上的共生组合关系及烃源供给上的成因联系,其油气地质意义在于其浅层油气及海底水合物显示可以指示深部油气藏的存在或作为深部油气藏勘探的指向和示踪,而这种空间上的共生叠置关系,亦拓宽了资源勘探领域,扩大了其资源规模及潜力。  相似文献   

5.
油气生产活动的目的在于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由于油气生产活动的特殊性和油气资产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开发或正在开发油气生产活动的计量与揭示准则。我国正在进行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油气会计准则是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SFAS No.69规定了从事重要油气生产活动的上市公司需要揭示的补充信息。我国不应照搬美国的揭示要求。构建我国的油气生产揭示要求,应考虑我国油气生产活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南海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海洋划界问题,由于地理、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与南海各邻国至今未能妥善解决南海划界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各国在海洋划界前尽一切努力作出实际性的临时安排,而共同开发作为临时安排在南海实施共同开发油气资源时同样陷入多重困境。文章对目前共同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所面临的困局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破解目前面临的困境,对我国解决南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培养和国际接轨、能够胜任涉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石油院校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油气资源勘查专业基础知识,又懂经营管理、国际经济贸易和外语,能够进行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满足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与国际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竞争与合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下,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和建设对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
义。中国与东盟加强油气合作,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开发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的油气合作已经有一定的历史,
当前双方对马六甲海峡和南海油气通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加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东盟国家油气产量下降
及消费量上升、中国政府重视与周边国家油气合作等,都为未来双方的油气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中国与东
盟开展深度油气合作的挑战主要源自双方政治互信不够、领土争端以及美日对亚太事务的干预。为了推进中国与东
盟的油气合作,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保持高层密切交往,扩大政府合作;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大对东盟国
家的油气投资;继续探索南海油气合作新途径、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非常规油气资源因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在国内一直未形成规模生产。中国目前在煤层气开发方面制定了完整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扶持政策,但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划分不清晰。美国、加拿大具有成熟的开发经验和辅助性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了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中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和中国煤层气开发方面的财税政策,健全其他类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财税优惠政策并加大优惠力度,降低企业开发非常规资源的负担。  相似文献   

10.
陕西油气资源开发中国家与地方利益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油气资源开发中国家与地方利益关系 ,对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油气资源政策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油气矿权制度及矿权收益进行一般分析并结合他国经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陕西油气资源开发中国家与地方利益的冲突与协调的问题 ,认为有效解决陕西乃至中国油气资源开发中国家与地方利益冲突的关键 ,是改革原有的行政性的油气资源开发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的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渔业资源是南海海域的主要经济资源之一,由于其具有洄游和可再生的特点,构成南海纠纷的焦点之一.在南海纠纷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南海海域渔业资源因合理养护和管理的缺位呈现出不断衰竭的态势,伴随而来的还有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失衡.鉴于此,本文以功能主义为研究视角,在对现有南海地区渔业合作与管理机制的现状、不足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南海地区渔业合作与管理机制的“外溢效应”与渔业资源“共同开发”作为地区信任机制建设途径的可能性,认为南海渔业资源“共同开发”可使在油气资源“共同开发”陷入窘境的状况下或可为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打开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英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为西欧重要的油气资源国和生产国。本文对英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了概述,阐述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的立法及其特点,探讨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并指出了英国石油天然气监管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使用者成本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出发,采用使用者成本法在不同的折现率下计算了我国1990-2007年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发中的使用者成本,并将其与我国对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征收的资源费和资源税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对煤炭开发征收的资源税费能补偿5%~10%折现率下的使用者成本,对石油天然气开发征收的资源税费只能部分补偿10%折现率下的使用者成本.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量的限制及技术的制约,与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相比,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油气资源量的限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技术的制约、天然气的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替代能源的出现和后石油时代的来临等。  相似文献   

15.
海洋公园具备海洋保护和面向公众开展生态旅游的特性。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等海洋产业是南海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论题从介绍海洋公园的概念、特征出发,论述建立南海海洋公园的意义。通过分析南海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提出南海旅游共同合作的展望。以"海洋公园模式"的南海旅游共同合作,不影响南海争端国在争端中的各自立场,是南海共同合作由"务虚"到"务实"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6.
南海海洋设施渔业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国非法抢占中国南海岛礁资源和对资源的掠夺式破坏眭捕捞,致使中国南海渔业发展空间受限,严重影响了中国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邻国对南海主权的恶意挑衅,又严重威胁了我国南海渔业生产的安全。中国政府要进行南海维权,必须突出在南海的岛礁存在,发展海洋设施渔业,并探讨适应南海维权要求的海洋设施渔业的组织模式。本文设计的模式为:基于公共服务的国有公司模式,基于产业内的企业集团模式,基于产业间的战略联盟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对国际公约关于大陆架划界适用上立场不同,加之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可观,中日两国在东海大陆架划界上存在着分歧。海洋划界需要有关国家通过协议实现公平解决,一国单方面确定国际海洋边界并将之强加于对方的行为是国际法所不许可的。日本所主张的“中间线”方法不构成划界的国际法规范,不具备约束力;中国所主张的“公平原则”,不仅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文规定的最基本的客观标准,也是国际司法实践确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