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晚期的意识形态,代表了宋明时期的时代精神,它的思维方式及其内容,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汉唐时期的意识,是中国古代最发达的形态。理学在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三晋学者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三晋学者的理学思想是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论隋唐五代在历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无论是隋朝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还是唐朝后期至五代十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转折,都在历史前进的途程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一个突出的断代进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 在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进,有时遭到挫折。有时发展相对顺利,不免呈现波浪式前进的轨迹,其中有过高潮,也有过低潮,而高潮时期一般地说,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丰富的实事求是思想,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汉唐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宋代的实事求是思想,明清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等等。明清时期的实事求是思想或实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发展的高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实事求是思想具有一贯性、丰富性和朴实性,它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实事求是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禅宗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几个高潮时期。第一个高潮在春秋战国时期,持续时间约三百年,第二个离潮在隋唐时期,持续时间约二百年。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出现文化高潮,主要原因是奴隶制解体,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即当时诸侯园之间的交往频繁,这些交往,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汉唐时期达到了高潮,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条主要的文化线路,即北方经辽西辽东到朝鲜半岛的陆路、从山东半岛出海的海路以及南方从长江口出海的海路。这三条主要文化线路的畅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熊铁基教授的新著《汉唐文化史》最近已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部近30万言的专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被称为中国古代盛世的汉朝和唐朝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书中对汉唐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看法及其所提出的若干文化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将有利于推动文化史学科研究的进展。汉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正是“经过从汉到唐长期的、连续的、有方向性的整合,以后才发展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文化”。(《汉唐文化史》第3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著者站在这样一种历史认识的高度,瞻前瞩后,弘纲挈领,着力阐发汉唐文化发展的特色,这就是统一与兼容、斗争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吸收与消化、高潮与低潮。在这些具有方向性发展趋势的导引下,经过哲  相似文献   

7.
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歌的发展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潮,这一高潮的出现,是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成熟,也由于中国古代以五七言为代表的诗歌经过长期的发展,而终于也趋于成熟。这两个发展成熟的过程都是长期的,曲折的。到了隋唐统一后,正好都步步进入了高潮。两个高潮的汇合当然要比一个高潮更有力量,这就使得唐诗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唐魁玉 《理论界》2008,(3):80-83
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生活史的总体特征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在对这30年社会史的深度描述和阐释中,人们将清楚地看到在毛泽东时代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国民生活史的面貌,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动力和历史表象背后的理想主义发展轨迹,有一种真实的体验。社会史不仅是"革命时代"发展轨迹的记录,而且也是生活方式演进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如河看待事物发展的螺旋式和波浪式及其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哲学界意见不一.传统的观点是把螺旋式与波浪式等同起来,认为人们无非是"用它们来比喻否定之否定规律"(林?《波浪式发展不是与辩证法三大规律并列的一条基本规律》,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2期),而有些同志则认为,波浪式曲折与螺旋式曲折有本质的区别,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条基本规律(杨超《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林圃、彭湾农《"波浪式"曲折与"螺旋式"曲折的区别》,载《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3期).我们认为,这两种相反的观点,尽管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各执一端,未免失之偏颇.因为事物发展的波浪式和螺旋式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混为一谈,也不能把它们的区别无限夸大,把波浪式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的另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我们的粗浅看法,就教于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中对意识形态的论述是不尽相同的,因而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是自相矛盾、充满“冲突”的.比如,从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来看,它是“虚假的观念体系”还是“客观的历史现象”?就意识形态的特征而言,它“没有历史、没有发展”怎么又“经过了独立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到底是“科学的世界观”还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看似“冲突”的观点实质上正体现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化生活以至意识形态诸方面能否象经济一样对外开放?3月11日—16日召开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宣传工作研讨会上有三种意见。有些同志认为:经济、技术可以开放,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不能开放。也有部分同志认为思想文化、意识形  相似文献   

12.
狐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是伴随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沉浮涨落而呈现出它的发展轨迹的.本文主要论述了文言小说发展中的三个时期,即魏晋南北时期、唐代时期和前清时期狐小说的发展状况、特点、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报刊名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报刊的名称具有一定的符号性和象征性,因此对中国近代出版的1000多家中文报刊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名称同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和报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无论什么人办的报刊,从它们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各个时期杜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也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报业自身进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汉唐西域道教美术史迹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高占盈 《西域研究》2008,1(1):112-114
汉唐时期中外艺术文化交往繁盛,在这种多样文化的交汇之中,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西域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材料及学界研究的状况来看,汉唐西域道教美术的主要类型包括书法、绘画、织物及墓葬艺术等,这些艺术遗存不仅是中国本土文化向西传播的见证,同时也在中国道教美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走过了60年的历程,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相比,它是独特的,因为从意识形态和制度安排来看,中国民主模式有自己确定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审视"中国式民主模式".一是它本身60年来的历史发展轨迹,虽然在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民主运行实践偏离了最初设计的制度框架,但总的来看,它还是为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合适的政治支持力.二是怎样看待中国民主制度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从制度设计来看,它已经与传统中国社会发生了决裂,但是我们用"路径依赖"的方法论来审视它的时候,它与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无法彻底决裂,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规避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和汲取它的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忠辉 《东岳论丛》2006,27(1):46-49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不断体系化的过程,这是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文化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整体大势下各门学科建构的共同特征。在对古代文论资料的整理日趋完善和对古代文论内容的研究日趋细化之上,时间进入到90年代,古代文论研究也同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成为又一次世纪转型时期文化反思的表征之一,价值/功能话题的讨论抢占了古代文论研究时间/体系话题的中心位置。通过对20世纪古代文论发展中的学科化过程和反思轨迹的简要描述,反思古代文论研究发展走向的若干问题,同时对思考古代文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略论古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是长期构建与积淀的结果。夏商周历经三代长达千年之久的文化积累,到了周公与孔子的时代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总结。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构成了古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基本点,这些精神的奠基是先秦时期完成并为后世长期所发展的。汉唐雄风展现了古代中国民族精神"外王"方面的开拓,而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则在"内圣"方面有了深入的进展。这些都为古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发扬蹈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到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前后约1100年,在中国历史上称做“汉唐时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确立到蓬勃发展的时期,是汉唐帝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方面空前强大的时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缔造出现崭新局面的时期。本文旨在对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状况、发展原因和历史局限性作个剖视,这对我们认识和掌握中华民族凝聚力运动和发展规律或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和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某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但是,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被另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时,旧的社会形态却会长时间的存在着,极力阻止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当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奴隶制的意识形态对封建制的抑制、阻止,甚至破坏,竟达几个世纪之久。而古代中国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旧的意识形态即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阻力一直是很大的。本文想重点谈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对…  相似文献   

20.
丁德科 《人文杂志》2001,(1):115-120
西周大一统思想,是在史前观念因素强化为夏商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并作用于社会的时期.由大一统思想在西周的形成,可见中国思想文化萌芽和产生的轨迹,也可见秦学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原创性特征.当然,秦学的原创性特征也由于它曾经处于中心文化、主体文化地位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