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丹尼尔·狄隆达》是一部由神话意象丰富叙述表层的作品。通过借用民间故事及《圣经》中关于蛇的神话典故,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蛇之间建立了互为隐喻的关系。神话原型对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有着提示和铺垫作用。蛇与女性互为隐喻的关系对探幽乔治·爱略特复杂的女性观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人性中彰显独立--乔治·爱略特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治·爱略特在创作中一直努力弱化两性间的差异.在她看来,人性的问题是第一位的,性别的问题是第二位的.只有在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两性和谐共处时,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种观点在她那个时代是超前的.这正是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4.
蛇是中西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本文在神话、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墓碣文》里蛇隐喻的由来,并探讨了蛇意象从神话和民间文学进入现代文学的有趣转折,试图为解读鲁迅文本提供一种新的语言学视角,并积极尝试为文学语篇研究拓展出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乔治.爱略特与托马斯.哈代作品中自然的功能和特点各不相同,分别代表着19世纪两种典型的自然观。乔治.爱略特所描绘的自然背景真实而又充满想象;托马斯.哈代则将自然背景有机地融入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当中。乔治.爱略特的自然世界是平静的,现实的。托马斯.哈代的自然世界是主观的,充满情感的。两位作家对达尔文理论的不同理解是产生两种不同的自然观的深层原因。而对二人作品中自然观的透视能帮助我们理解19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发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英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爱略特在女性历史上取得了无人可比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因其观点及创作主题,特别是其女性主义主题,其生前身后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这使得爱略特在西方文艺评论界的地位相当令人困惑.本文旨在澄清一些爱略特与许多女性读者之间的误解及其女性主义观在其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盘古开天辟地》和《圣经·旧约·创世纪》 ,分析创世神话与写作规律之间的关系 ,从新的角度探索写作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自由,试图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属人文主义文学。因其文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精神是水乳交融的,又称作宗教人文主义文学。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生当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矛盾日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作品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爱略特被看做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先驱,但她笔下的女性又往往无法逃脱回归家庭的命运,无法像她本人一样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这又令一些女权主义者视她为女性的叛徒。这些毁誉参半的评价使得她成为女性批评领域难于定义的人物。本文试聚焦爱略特创作后期力作《米德尔马  相似文献   

10.
卢仙娥 《理论界》2014,(10):130-133
《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女性小说。作者曹雪芹不仅描写了许多女性人物,为她们创作了这部小说,而且以"女娲补天"神话开头,男主人公贾宝玉还具有女性化的色彩。《红楼梦》基本上维持着"女尊男卑"的思想,但是对女性却又有否定的视角。本文根据贾宝玉的"女儿观",对《红楼梦》女性的对立视角以及其原因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爱情祭坛上的供品--潘金莲与海丝特语言和形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这两个文学人物的语言入手,剖析她们的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其形象特征,认为潘金莲的邪恶、海丝特·白兰的善良与她们的不同的感情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作为揭示女性内心世界并且找寻女性道路的探索,一中一外的<金瓶梅>和<红字>,一正一反,前者用现实的笔触铺叙,表明象潘金莲这样的女性不能去爱,因为她不具备被爱的资格;后者用浪漫的设想展现,海丝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终于彻底洗刷了自身的罪恶,赢得了被爱的资质,作者不约而同地表现了他们对女性的关注以及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2.
《史记·高祖本纪》和《赵世家》融入了很多神话材料 ,即使是从允许人神合一、历史与神话结合的帝王天命神话的角度看 ,这些材料也不成体统 :材料支离破碎 ,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 ;缺乏大胆的想象和幻想 ,而只靠宗教观念的推演 ,从根本上缺乏神话的精神和光彩 ,人物的内心世界已经功利化。因此 ,尽管在观念和框架上 ,这些故事还属于帝王天命神话 ,但却根本不能与先秦时代的帝王天命神话同日而语。这说明 ,由于时代的发展 ,帝王天命神话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着重刻画了三位女性形象,一个是被美国南方传统妇道观扭曲的代表人物康普生太太,一个是因南方妇道而受害且堕落的凯蒂,还有一个是象征人性复活理想人物迪尔西。作者在塑造三位女性人物时,鲜明地折射出福克纳爱憎分明、善恶是非的思想感情。他鞭鞑、嘲笑的是康普生太太,同情的是凯蒂,满怀激情歌颂的是地位卑微的黑人女佣迪尔西。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与疾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如果从性别差异出发,我们会发现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疾病主题与男作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患者的角色、自我意识发生关系。在女作家笔下,女性的疾病成了受害的隐喻,女性的疾病与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女性性别紧密联系了起来。新时期女性文学对疾病主题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女性的生理疾病方面,病妇形象更多地患有生理意义上的疾病,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在这些作品中,疾病变成了一个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思考生存方式的隐喻。  相似文献   

15.
小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 ,主人公与作家本人的生活与艺术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带有明显的自传性 ,同时也是对作家自身诸多方面的一种深刻反省。主人公马丁·伊登与罗丝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伦敦初恋的翻版 ,伦敦借助马丁·伊登这一人物 ,对成功、对人生哲学等方面都作了深刻的自省。  相似文献   

16.
《楚辞&#183;九章&#183;哀郢》中的“陵阳”究系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荣 《云梦学刊》2001,22(5):9-12
神话中的江神奇相,就是大波之神阳侯,即大波之神陵阳国侯,亦即湖湘之神湘君.通过对历史文献中的神话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楚辞·九章·哀郢》中的"陵阳",就是当今的"岳阳".  相似文献   

17.
杨科 《学术界》2005,(1):238-241
美狄亚人物原型源于古希腊神话 ,是欧里庇得斯在著名悲剧《美狄亚》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以她来关照当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地位的不平等 ,价值的失落和角色的物化  相似文献   

18.
南宋学者郑樵的《通志·二十略》为一家名学.其中《天文略》二卷,以《步天歌》为本,兼采诸家史志,所记三宫、二十八宿等星座及星官所司等内容十分详尽,在天文学研究领域有较重要的承先启后的作用.自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象纬考》至《古今图书集成·乾象典》(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二书评价甚高),皆步其后尘,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推廓,可见其影响之大.但是,象这样一部重要的典籍,在流传和翻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讹误.以下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些错误之处,现整理成文,以就正于方家、同好.  相似文献   

19.
梁海艳 《理论界》2009,(12):133-134
《简&#183;爱》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通过主人公简&#183;爱坎坷的一生,尤其是她爱情上的悲欢离合,阐释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本文对简&#183;爱独立自尊、自由平等的爱情观进行分析,无论对当时社会还是现今社会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乔治.爱略特以其独特的道德关怀被誉为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发展者。针对当时功利主义思想对人的影响,她在作品中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表明了仁爱与宽容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两种人物行为与结局的对比,宣扬了自己以“爱”为核心的人本宗教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