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宣 《金陵瞭望》2007,(18):23-24
和谐舆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那么在和谐南京的建设中,如何科学认识媒体的作用?如何提升媒体功能,为和谐舆论建设服务?近年来,秦淮区委宣传部在建设和谐舆论上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顾惠祥 《金陵瞭望》2005,(15):26-27
作为税务机关,如何在构建和谐南京中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就是要充分发挥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努力做到执法让人民放心、服务让纳税人满意,促进和谐南京建设。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7,(9):16-17
南京市农林局自新组建4年以来,通过打造“两创一满意”和“创和谐集体,让人民满意”工程,围绕南京农林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和谐”为定位的南京农林文化品牌。本文是《南京农林和谐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对南京农林和谐文化建设情况调研文章。本刊摘自文章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4.
吕东阳  方欣  石斌 《金陵瞭望》2005,(12):23-24
目前,构建和谐南京正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街道和社区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矛盾纠纷,是构建和谐南京的基础和重心。如何处理和协调好社区各阶层群众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夯实和谐南京的基础,是社区建设和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白下区瑞金路街道通过强化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以群众利益为重,巧妙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致力建设和谐社区,辖区内所有社区全部为充分就业社区,连续两年无上访,其中有不少做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安开根 《金陵瞭望》2006,(23):27-28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人文绿都”目标,凸显了全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市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打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建设节约型社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也对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课题.也是农业部门为建设和谐南京发挥作用的空间所在。发展都市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通过农民群体的和谐发展、和谐农业的产业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推进,为和谐南京的建设作出贡献。和谐的南京新农村.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从农林部门承担的职能看.我们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5,(4):4-4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构建和谐南京作为重要内容,以先进性教育推动和谐南京建设。  相似文献   

7.
孙绵琪 《金陵瞭望》2006,(18):83-84
法治、平安既是社会和谐的基本特征和目标,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市政法综治系统充分发其挥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创建“平安南京”、“法治南京”活动,法治、平安成为和谐南京的品牌。  相似文献   

8.
舒建平 《金陵瞭望》2006,(24):35-35
市第十二届党代会指出.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实施“跨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南京。这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体育工作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为民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跨江战略”.实施“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南京服务。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7,(16):9-9
今年以来.建邺区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指引下.进一步明确了“把建邺建设成为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实施跨江发展的先行区、打造人文绿都的示范区、建设和谐南京的模范区”的工作思路,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小康建设向着富裕和谐的高度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0.
戚鲁 《金陵瞭望》2006,(20):22-23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目标任务。就浦口区而言,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浦口是浦口区的发展目标,“两新”建设(江北新市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浦口区的发展举措。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提升江北新市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建设新南京的宏伟目标.对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努力增强各级机关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和整体合力,并通过“五力”建设达到各级机关及工作人员树正气、长才气、聚人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义生 《金陵瞭望》2007,(19):35-35
南京劳保和就业工作居全省领先水平。同时,南京还加大了对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通过着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大力提升了郊县公共事业,加速了农村和江北两区的发展。此外,南京的和谐社区建设始终居于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前列:2002年,南京成为全国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意见下发后,民政部贯彻落实意见的第一个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2007年,全国省会城市中,南京又第一个以市委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及评价细则…… 2007年2月,南京市统计局进行了一次“南京百姓眼中的和谐社会”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百姓对南京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感到满意。可见,把南京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家园,已成为600多万南京市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2.
李沅 《金陵瞭望》2008,(1):9-10
为南京全面达小康凝聚人心,为南京跨江发展凝聚力量,他们为南京建设“五个中心”凝聚智慧,为构建和谐南京凝聚合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印象,南京十三届人大、政协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以热情、扎实、创新、突破的姿态,为南京呈上一幅人民为本、发展为纲的立体画卷。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6,(1):11-14
感受’2005,感受南京,感受和谐! 2005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构建和谐南京的战略部署。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南京的社会经济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依法治市”战略顺利推进、“文化南京”“平安南京”成效斐然……这一年里,“和谐”成为最大主题。 2005年初,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接受了南京市委2005年领导命题项目——《构建和谐南京研究》,该报告对和谐南京构建现状作了总体评估,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南京,既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又是全市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体共产党员走在前列、共同努力,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上,体现在构建和谐南京上,共产党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方立新 《金陵瞭望》2006,(13):34-35
近年来,市国税局机关党委以南京国税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强基工程”,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群团工作,为促进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全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桂初民 《金陵瞭望》2008,(14):60-61
近年来,六合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狠抓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推进检察工作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关注社会民生、深化检务公开,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为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和谐南京作出了不懈努力。2007年度.检察院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警队”、全国“文明接待室”,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6,(18):60-60
南京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艺术创作与生产、基层文化建设、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和谐南京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8.
陈光辉 《金陵瞭望》2007,(16):26-26
全国首批、南京市首家楼幢党支部,南京市首家社区党委,第一家楼群党支部……近年来,中华门街道在打造和谐街区上一直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奏响了和谐进程的响亮交响曲,先后获市“信访三无街道”、“平安南京建设”先进集体、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省市区荣誉称号50多项。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南京的奋斗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本刊开辟了“奔全面小康,建和谐社会”专栏,刊发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和谐南京建设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探索,并刊发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感动社会的身边人、身边事。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6,(18):24-25
南京国税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以纳税人满意为标准,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切实解决损害纳税人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办事效率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质量,积极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