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提法是指劳动者直接占有产品和消费资料,这可以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认真体味得到理解:马克思提出"个人所有制"的上下文大量论述了生活资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概念,并不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而是指以生产条件、生产和产品的占有为基本内容的财产所有制;马克思论述"个人所有制"的原文本身也看不出"个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但包含生活资料所有制;马克思多次提到过个人所有制,都不是指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要分清生活资料的两种占有,一种是产品的占有,是体现生产交换关系和分配权的、属于所有制内涵的占有,即"个人所有制"的占有;另一种是分配后在消费领域的占有,是不直接代表生产关系特点的占有."重新建立"的实质在于:否定劳动的他人占有或不劳而获的占有,重新实现自己的劳动自己占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共产主义所有制表述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人们在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上分歧很大:有些人认为它指的是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指的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提出了俄国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而在正式复信中则舍弃了这一提法。马克思之所以舍弃这一提法,似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这一提法使用了“通过卡夫丁峡谷”这一古罗马典故,容易让人揣测并引发歧义;其二,这一提法容易被人混同于民粹派所主张的关于俄国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其三,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这一提法在理论上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把“全民所有制”划分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或称为“不完全、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和“完全的、成熟的全民所有制”两种,而前者实际上就是指“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后者则是指“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这些同志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划分、就是因为这些同志已经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许多不同点.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尚未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对于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只能是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5.
迄今在论及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时,一般都以“无统一的组织形式”或“无固定 的组织形式”而定论。笔者认为,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共合作方式是 “一国两制”。 当然,“一国两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国之内允许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存 在。“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在形成这一科学构想时,先是用“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后 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较之‘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提法更 具有普遍意义。这一提法的变化,反映了邓小平把这一构想延伸到解决国际争端上的思考。” 既然可以把“一国两制”延伸到解决国际争端上去思考,那么,也可以把“一国两制”延伸到中国 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延伸到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国共两党的争端上去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共两党合作方式问题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国两制”的概念,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只要还保留商品制度和货币交换,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这是毛主席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告诫我们要搞清楚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并且对消费品的按劳分配,还设想采取“证书”即劳动券的形式来实现,不再采用货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根据同书另一地方讲到的是指占有“一切”、“全部”生产资料)。这就是说,一旦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即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条件下存不存在剩余价值范畴? 学术界的提法有:净余价值,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剩余产品的价值,等等。 我认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这一提法比较可行。因为“社会主义”这个修饰语,改变了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这一本质内容为社会主义国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本质内容所代替。“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反映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阶级关系,“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反映的则是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和人民当家作  相似文献   

8.
物质生产过程,是生产资料这一物的要素和劳动力这一人的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劳动力不能不和生产资料一样,也有它的不同的占有形式.但是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很少去研究劳动力占有形式问题,甚至根本否认劳动力存在归谁所有的问题.诚然,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起决定作用,这是没有疑义的.问  相似文献   

9.
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 “大庆人”、“大寨人”的亲切称呼又回到我们的报刊上。回顾在“四人帮”横行一时、不可一世的那几年,就连“大庆人”、“大寨人”这样的称呼都给他们枪毙了。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四人帮”在他们把持的《红旗》杂志上,抛出一封“读者来信”: 《对于一个提法的建议》,说什么:“大庆人”、“大寨人”这样的提法,从字面来看还包括着地富反坏分子,所以不是“贯穿阶级分析的科学概念。”“四人帮”借人之手,放的这一枪,是“形而上学猖獗”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篡改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必然要集中在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制上 。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不能“全民财产私有化”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与生产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与鲁迅一起被人誉为“周氏兄弟”而声震文坛。作为一个理论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他著述极丰,成就斐然。在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周作人同样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日本学者称他是“中国民俗学的先驱者”。这是很中肯的评价.本文拟介绍评价周作人早期(指1928年以前)歌谣活动及其理论主张,这是其民俗学活动和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国人的现有词汇中,“管理科学”一般是指以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科学门类,即关于管理的科学。 本文所说的“管理科学”,指“科学的管理”或“管理的科学化”问题;说得更具体些,是指“企业的科学管理”问题,或“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问题。随着对这个问题重视的加强,“管理科学”提法出现的频率将会大大提高。在此含意上使用,似应加上引号,与作为一门学问的管理科学相区别,以免出现歧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哲学界,“斗争性”这一概念,是与同一性这个概念相对应,作为矛盾的基本属性而使用的一个哲学用语。我以为“斗争性”这个提法是不确切的,应以“差异性”这一科学用语取代之。今提出如下粗浅看法,请哲学界同志们指教。(一)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差异和斗争这二个概念的涵义及其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情形。所谓差异,从广义来说是事物之间的区别,从狭义来说是事物内部存在着二个互相区别的方面或因素。这里讨论的“差异”是指后者而不是前者。那么,什么是斗争呢?所谓斗争,就是对立面的相互冲突,是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它是  相似文献   

14.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时,有的同志提出这样的疑问:列宁认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全集}第3卷第843页)现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如果说不矛盾,这两个“第一”的关系又怎么处理?我们的看法;这两种提法不矛盾,可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游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的命题的深化。“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是就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和“物”的关系而言。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  相似文献   

15.
本书收集了 1 980年以来我在报刊上发表过的部分文章 ,也有少量是工作中的讲话。由于大部分内容与农村产权问题有关 ,故取名“农村产权问题研究”。回顾农村 5 0年走过来的“路” ,从产权角度看 ,从农民实际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角度看 ,从农民高兴不高兴的角度看 ,是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走了三种“路”。土地改革以后到合作化前为一个阶段 ,是一种“路” ;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为一个阶段 ,是一种“路” ;改革开放 2 0年为一个阶段 ,又是一种“路”。从土地改革以后合作化前这一阶段来看 ,这一阶段 ,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实现了从无产者…  相似文献   

16.
所有权可以从法律或经济关系两个角度来把握,所有制是从经济关系角度把握的所有权。公有制的经济学含义是指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并用来实现共同利益关系,每个人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特殊占有实现自身的利益,其利益的实现只能依据其主观努力——劳动。从根本上说,公有制强调的不是占有的共同性而是所实现利益的共同性,其反对的不是现实占有的不平等而是其引起的利益关系的不公平性,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平均’生产资料占有而是调节占有不平等引起的级差收益,其反对的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实现这一利益的手段——凭借生产资料特殊占有剥夺他人的劳动。私有制是公有制的对立物,但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我们所反对的不是私有制而是“私有化”,即产社的私有化。用邓小平生产力理论来分析社会主义公有制,则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必然与非公有制长期并存,在所有制结构中,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运行质量或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占优,而非“数量占优”。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凡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忡指出,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为此,必须采取积极对策,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实现共同富裕。(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在现阶段,为了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实行生产资料多种所有制形式,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不仅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标志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变”“常”的哲学思想,在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哲学范畴渊源与演变过程,充分地反映了古代哲学家们的继承关系。从先秦到近代,这些哲学家们一直围绕着这一课题展开争论,时断时续,从未停止过。关于“变”、“常”范畴的含义:我认为古代哲学家们讲的所谓“变”,即是指动,亦即是指变化、运动的意思。它主要是指时间的变化和物体在空间上的位移。其实“变”与“动”是相通的,当然也有“动”的含义。所谓“常”,即是不变的意思,也是静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这个提法,在近几年来国内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和通俗读物中,基本上是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采用这个提法,这可称为“采用方式”;另一种是回避这个提法,这可称为“回避方式”。“采用方式”以及一些论及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实质的文章,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的具体表述,大致有四种:第一,表述为“各民族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表述为“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有其它一些与以上两种表述字句不全一样但意思相同的);第三,表述为“是劳  相似文献   

20.
<正> 《指物论》是以主、客问辩的形式,以指、物关系为中心来阐述世界构成问题的一篇论文。它意在证明主方提出的“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论题的正确性。《指物论》中“指”和“物”是相关联而又相区别的两个范畴。“物”的含义,我们根据《名实论》的“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一句对“物”所作的规定,可以理解为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在《公孙龙子》书中,“物”,一方面可以作为万物的统称,另一方面又可指具体的物体。不论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物”,它都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指”在《公孙龙子》书中只见于《指物论》一篇,由于无法找出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